黃而彬
【摘 要】如今在藝術界,無人不曉17世紀荷蘭現實主義畫家倫勃朗的鼎鼎大名,但屬于倫勃朗的時代,對他而言,卻遲到了整整兩個世紀。他就像一個孤獨的暗夜追光者,在不屬于他的時代黑夜里默默承受了所有的苦難,卻依然固執地追尋畫中的光影藝術。本文從人物時代背景出發,著重論述倫勃朗的繪畫技法、風格范式,尤其是以自畫像為代表的肖像畫這一重要作品類別。
【關鍵詞】倫勃朗;現實主義畫家;光影;自畫像
中圖分類號:J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132-01
一、倫勃朗和他的時代
倫勃朗(1606-1669)出生于荷蘭萊頓的一個平民家庭,自幼便展露出對繪畫的癡迷,他不顧磨坊主父親的反對,毅然從萊頓大學退學,從此踏上了他傳奇而坎坷的藝術人生旅途。這一時期的荷蘭剛剛完成世界上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社會中處處充斥著民主進步的氣息,年輕而才華橫溢的倫勃朗,很快迎來了他人生的黃金時期。但好景不長,命運就對這位天才施以了各樣的磨難,世人的不認同、妻兒的相繼離世、債主的逼迫,一點一點將他推入絕境。而荷蘭也正走向自己的黃昏,尼德蘭殖民地在縮小,航海業被英國人削減,陰影正在來臨。倫勃朗始終對這個變幻的世界充滿了困惑,他一生只對繪畫和收藏古物感興趣,在孤獨和潦倒中,執著地尋找自己的藝術之光。
時代和境遇的發展變化也以一種隱晦的方式在倫勃朗的作品中得以體現,在他人生中那段短暫而幸福的時光里,他的畫由最初對城市流浪者滿懷同情的描繪,到資本主義經濟繁榮時期的富麗華美,都有著時代的印記。但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擺脫這些桎梏,追尋真正的藝術。
二、繪畫技法及風格范式
倫勃朗最高超的藝術創造,就是他對光線對比和明暗色調的表達。他的“倫勃朗式布光法”“紫金色黑暗”的運用以及獨特的空間造型法,都為后世所驚嘆不已。倫勃朗借鑒了卡拉瓦喬的藝術手法“黑影強光”并發展到極致,他對光與色的特殊處理往往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在倫勃朗的繪畫作品中,來自畫面外的光照將形象的重要部位強烈凸顯出來,而畫面的其余部分則表現得十分暗,用瞬間變化的明暗來尋求空間的距離感。倫勃朗的獨到之處就在于,雖然畫面中的明暗對比被推到極致,但整體畫面依然給人以十分和諧的感受。
倫勃朗的繪畫風格極具個性,與當時風行的巴洛克風格有相仿之處——強調光線明暗對比、表情的激烈夸張、畫面空間的開闊深遠等。倫勃朗還喜歡用各樣的服飾來裝點畫中的人物,并通過對人物表情的細致刻畫,賦予他們豐富的人性內涵,其他細節則湮沒在微弱的陰影中。他的作品風格神秘幽暗,著力塑造光影的空間,這種神秘的光感使人們自然沉浸在畫面所蘊含的氣氛中。
三、倫勃朗的肖像畫
倫勃朗的作品題材多來自《圣經》,作為一名勤奮多產的畫家,他創作的肖像畫、風俗畫、歷史畫、風景畫和宗教畫都取得了遠超同時代畫家的成就,在版畫領域也有著超前的貢獻,其中,最為世人所矚目的便是他的肖像畫。
《杜普教授的解剖學課》是倫勃朗的成名之作,他改變了以往團體肖像平排構圖的生硬方式,采用金字塔形式,創造性地將人物安排在情節中,并巧妙地安排一位畫中人物手拿寫有人名的紙張,滿足了被畫者的需求。自此,他開啟了人生中的輝煌時光,《花神》等一系列作品相繼問世,這一時期他的肖像畫更講究技巧,風格華美精致。
然而,《夜巡》的創作則成為了他一生的轉折點,倫勃朗試圖用大膽的創新賦予畫作更大的戲劇性和震撼力,卻不被市民們所理解。他對藝術的寸步不讓使他名望大跌,在遭遇了各種各樣的不幸后,他的藝術創作逐漸從取悅大眾轉為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思索與觀照,繪畫對象也轉向社會底層,更多地體現出現實主義風格。他潛心研究畫藝的改革與創新,讓色彩表達思想,讓光線表達情感,創作出《大衛與押沙龍》等不朽名作,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力量。
自畫像一直是倫勃朗進行藝術實驗的重要場所,他一生創作了眾多的自畫像,用以研究人物神情的繪畫技巧,同時進行一種深刻的自我審視。在倫勃朗人生的不同時期,他的自畫像也不盡相同,質量也隨著自身藝術水平的進步而不斷提高。年少得意時,畫中的倫勃朗容光煥發、充滿自信,畫面效果富麗堂皇,而在他后半生的自畫像中,注重刻畫面部細節以展現內在氣質,表現出鮮明的個性。他誠實地描繪自己的寒酸、蒼老和憔悴,這些自畫像是倫勃朗命運多舛的鏡子,他的精神世界在悄然變化,而那幅大到驚人的畫則被公認為是“他最冷靜又最偉大的一幅自畫像”。但在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時,他留給世間的是一幅張嘴笑著的自畫像,也許在這個從來沒有理解過他的世界里,他最終完成了一場自我救贖。
四、結語
倫勃朗的畫在幽暗中有對光影的不停追尋,他的畫筆能勾勒出人類最深沉的情感,他因為自己的苦難而對一切痛苦感同身受,直到最后,他的畫描述著人間的一切苦難,以及憐憫和諒解。命運待他不公,但最終,他在自己所創造的藝術中理解了這個世界,并與這個世界握手言和。
參考文獻:
[1]閆雪峰.風格范式的建立——倫勃朗及其黃金時代的肖像畫[J].美術觀察,2017,(12):135-141+158
[2]唐子韜.倫勃朗關鍵詞[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
[3]張佳瑋.倫勃朗1642[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