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永嘉
【摘 要】劇作課在戲劇影視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占據核心地位,劇作課的質量直接決定本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歷,詳細闡述劇作課教學改革的過程,希望對高校同行有所啟示。
【關鍵詞】劇作課;改革;電影劇本;小組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139-03
近年來,眾多寫作研究者熱衷于新的理論概念的提倡和新的理論體系的建構, 而忽視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中介——寫作教學的關注,所以在寫作學研究中出現了“理論建設熱鬧、教學研究冷靜”的兩極化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和繼續蔓延,一方面影響了新理論成果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從而直接影響了理論研究的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寫作教學長期缺乏新理論的激活,而淪為中學作文教學的翻版,被學生冷落,從而直接導致寫作課在高校課程設置中的邊緣地位。[1]根據戲劇影視文學人才培養的內在要求,劇作課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占核心地位,是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核心必修課程??梢哉f劇作課教學的效果,直接關乎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教學質量,關乎本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所以,深入研究劇作課的教學改革,非常有必要。
近年來,創意寫作課開始越來越多地被本人國高校所接受,成為高校劇作課改革的一個方向。香港浸會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設置有創意寫作相關專業的本科及碩士點,一些高校開始逐漸將目光轉向對創意寫作的探索和研究,以期推進對傳統寫作教學的改革。所謂的創意寫作是指以文字作為形式,以作品為載體的創造性活動,它是文化創意產業鏈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環節。[2]筆者結合傳統劇作理論和創意寫作的一些方法,探索出一套適合校情、班情的教學方法,下面進行具體闡述。
一、教學改革基礎
(一)改革方向。教學改革不能脫離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教學改革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才培養方案。所以談劇作課具體的教學改革之前,先看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培養目標上的規定:“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戲劇影視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熟悉戲劇影視策劃、創作、編排、評論、制作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在戲劇演藝、影視傳媒以及政府機關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戲劇影視創作和評論工作的綜合性、應用型專業人才?!?/p>
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培養方案的重要要求是掌握劇作的理論及具體的寫作技巧,培養的是綜合性、應用性人才。以前只注重劇作理論的講授,顯然不符合人才培養的目標,劇作課改革的方向應該是綜合素質的培養和劇作寫作的具體實踐及相應的方法、技巧,也就是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寫。在明確改革方向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改革才會有的放矢,才不會走樣。
根據劇作課教學改革的方向,筆者制定了如下具體課程目標,一是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課程《劇作理論與技巧III》的創作技巧,培養學生對影視劇作的鑒賞和分析能力,并運用到自己的具體創作實踐中;從學科概論的視角,對本課程所涉及領域的內容、方法、成就等作相應的了解,構建扎實的專業基礎;二是將學生們由“聽”電影劇本寫作的層次上升到自己動手“寫”電影劇本的層次,同時通過拉片、寫作訓練等方式,提高學生實際寫作的能力及綜合素質。通過具體課程目標的設定,進而推進教學改革。
(二)考核方式。在目前的大學寫作課程中,學生課業評價普遍較為單一,評價往往僅限于一種類型,即期末終結性評價;僅采用一種手段,即卷面考試;考核目標大多集中在認知領域,大多是寫作理論知識的機械記憶、復述和基本理解,較少涉及分析、應用、綜合與評價等高級認知目標;對寫作實踐的考查也僅憑借一篇考場作文,較為簡單。[3] 課程的改革首先是考核方式的改革。只有明確了如何考核,才能通過設計具體的課堂教學環節來完成相應的教學改革目標。為此,改革之初,筆者就定下考核目標,即電影劇本的創作,具體考核如下。
第一部分是日??己耍饕槍Φ氖强记?、平時作業、練習等完成的情況;第二部分是期末劇本創作,包括故事梗概、劇本大綱、人物小傳、人物關系圖,電影劇本等,這是考核的核心部分。最后一部分是創作的闡述。主要包括自己創作的構思,創作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學的知識等,是對整個創作過程的一個總結。
先設定主要的考核方式,以具體的作品成果為目標,倒逼教學過程的改革。教學的所有具體改革措施,主要服務于學生電影劇本的創作。同時,在此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為何設定寫電影劇本呢?這跟專業的特性有很大關系。電影劇本是所有寫作中最難的。戲劇影視文學主要專業能力是寫劇本。雖然劇本有很多形式,比如微電影劇本、小品劇本、電視單本劇、電視連續劇,但電影劇本在這么多劇本形式中最復雜,代表著劇本寫作的最高水平。這門課開在大三的上學期,戲文專業的學生,在大一下學期已經學習了《基礎寫作》課,為寫作課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大二上學期學習《劇作理論與技巧I》,主要是學習電影劇作的基礎理論,同時學習創作微電影劇本和戲劇小品創作;大二的下學期學習的是《劇作理論與技巧II》,繼續學習劇作的理論和文學作品的戲劇、影視改編,同時創作獨幕劇和電視單本劇、電視連續劇。所以大三上學期的《劇作理論與技巧III》,理應進行電影劇本的創作。
(三)改革準備。筆者雖然創作了一些微電影劇本、戲劇小品劇本等,卻沒有真正創作過電影劇本,所以要想讓同學們創作出劇本,老師首先得以身作則,跑在同學們前面,把劇本創作出來。這不是單純的劇本創作過程,而是將創作的所思所想、理論與技巧總結成一套完備的課程體系。
從哪里開始呢,要創作什么樣的劇本呢?筆者比較喜歡神話故事,所以選擇創作神話劇。為此買了幾乎所有的神話書籍,搜集所有跟神話有關的電影、電視劇,讀完、記好筆記。經過將近一年的準備,筆者寫出了電影劇本《孟婆前傳》,同時擬定了三個系列的寫作大綱,分別是“軒轅大帝”系列、“封魂符”系列、“西游后傳”系列。不能僅僅為了寫劇本而寫劇本,寫出的劇本要具有可拍性,而神話電影拍攝難度較大,不方便進行驗證,筆者拍《孟婆前傳》時特別吃力,就是具體表現?!睹掀徘皞鳌防锩嫔婕暗焦叛b的服裝造型、古裝化妝造型、道具、古代場景布置、武打動作設計、特效制作等,這些投資大、專業性強的工作,在周口市缺少專業人才,很難進行。
這是在電影類型上選擇的失誤,應該選擇自身資源優勢明顯、制作成本較小的題材類型,最終筆者選擇了青春校園題材。首先,這個類型筆者和同學們都比較熟悉,就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其次,故事發生的場景主要是校園及其周邊,取景方便,不需要特別置景,成本較低;再次,內容都是貼合當下學生生活的,能夠給當下大學生以啟迪和教育。
接下來開始搜集所有優秀的青春電影、相關的書籍、影像資料、論文等,開始了青春片的系統學習。又經過將近一年的學習,系統掌握了青春片的藝術特點,創作出了青春電影劇本《瘋狂電影夢》,同時帶領學生一起完成了“瘋狂大學生”系列大綱和“瘋狂大學生”系列情景劇劇本的創作與拍攝。
二、教學改革
(一)小組制。結合攝像藝術課拍微電影的經驗,筆者讓同學們分成小組,小組人數3-5人,各組選出小組長。這樣做的好處如下。
首先,電影劇本創作是一個漫長的旅程,沒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鼓勵、商量、碰撞,一個人是很難堅持完成的。很多創作電影劇本的同學,往往因為堅持不下去,半途而廢;其次,電影劇本需要大量的相關資料、知識儲備,一個人的積累非常有限,不同的人進行思維碰撞,能夠相對容易突破創作的瓶頸,進而降低電影劇本創作的難度;再次,電影劇本要具有可拍性、可演性,一段寫完之后,通過簡單的排演,能夠及時發現劇本存在的問題,而劇本的排演需要一個小團隊。這樣做還有額外的一些好處,即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帶動學習弱的,學習積極的帶動學習消極的,達到同學之間的相互學習。同時,通過劇本的排演,能夠鍛煉同學們動手操作的能力,能夠激發出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團隊的配合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所以,學生分成小組,是教學改革的起點,也是教學改革實施的重點。
(二)教學過程設計。分好組,還不能夠確保學生能夠創作出電影劇本,還要發揮老師的引領作用、管理作用。體現在教學上就是,將原先的課程內容重新梳理,根據劇本創作的步驟重新排列,同時根據創作的實際需要增刪相應的教學板塊。先讓學生選擇創作的題材,鼓勵學生選擇青春和神話題材,因為這兩個題材筆者比較熟悉。根據學生的所選題材,老師開始搜集相應的資料,開展相關的研究,走在學生前面,為后面有真針對性的指導做好準備。接著依次是類型、主題、人物及人物關系(一)、沖突、結構、情節、人物及人物關系(二)、第一幕、第二幕上半場、第二幕下半場、第三幕等教學板塊,學生跟著老師教學進度依次確定劇本的主題,畫出人物關系圖,寫出人物小傳等。 “人物及人物關系”出現了兩次,而且是分開的,因為劇本的設計是一個動態調整的過程,人物、人物關系與主題、情節的設置是密切相關的,剛開始在主題的限定下設置的人物、人物關系,在確定情節的時候,可能會有所調整,所以會出現兩次。
教學板塊設置的整體原則是:一步步引領學生進行創作。具體的課堂設計是:教師先結合相應影片案例分析,講授本節課所需的理論知識。小組根據相應的理論、方法,設計本組劇本的相應內容。例如,老師講完主題知識,接下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本組劇本的主題。各組討論確定主題時,教師走訪各組,幫小組解決在定主題時遇到的問題。最后,老師將大家遇到的問題,集中進行講解,并隨機抽取小組代表,上臺分享本組所設計的劇本主題。這次設定的主題,是以后各組討論本組劇本的人物、人物關系的前提,也就是說,一旦確定了主題,就不要輕易更改,因為課程板塊是相互關聯的。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教師分析的影片,很多都是根據學生選擇的題材,挑選的是這個題材中比較優秀的影片,目的就是提高指導學生創作的針對性。其他的教學板塊授課過程,與之類似。
前期的目標是完善劇本的構思,而不是一上來就讓學生寫。因為只要構思好之后,具體寫是很快的。構思過程中,除了老師的指引、老師設計有針對性的活動、練習之外,學生可以通過反復分析參考影片,不斷搜集相關資料,運用“卡片系統”等途經,反復修改、完善劇本構思。
劇本構思一旦成熟,就進入了具體的寫作階段。這個階段教師主要通過設置有針對性的練習,來訓練學生。設定的練習,先從仿寫開始。寫作往往是從模仿入手,在模仿的過程中,大致可以分為對形式的模仿、對內容的模仿以及綜合模仿等方面。[4]根據學生所做的仿寫、練習,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講授。學生自己寫的本組劇本的片段,也會通過排演的方式,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老師和其他同學給出建議和意見,以此來不斷完善學生的劇本。
(三)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在課堂上給出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因為課下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較弱,很多時候組長不能夠把本組學生組織起來。在學生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要積極進行走訪、調查,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授、強調、總結。
三、結語
最后,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劇作課教學改革談兩點個人體會。第一,教學改革的前提是教師的自本人升級改造。沒有自己學識的提升,沒有自我認識的提高,想單憑課堂環節的調整,達不到教學改革的目,所以,要想進行教學改革,首先是教師本人要進行自我充電。第二,教學改革要以考核目標為引領。沒有具體的實踐,照搬書本上的舊有知識,想走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教學改革之路不太現實。要將具體實踐中遇到的問題,作為改革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以實踐帶動研究,再用研究的理論指導實踐,以驗證理論的有效性,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不斷推動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經過兩個學期的實驗、摸索,教學改革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不僅本人掌握了全套的新的授課方法,學生也掌握了創作電影劇本的方法、技巧,而且學生創作出了23部完整的電影劇本。學生寫出的優秀作品,會發表在文學院自辦的校園刊物《文影縱橫》上,有些還會送交到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土羅羅等平臺,請平臺進行劇本診斷和商業評估。這樣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創作的激情,提高創作的質量。這些作品的創作,不僅實現了周口師范學院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劇本創作零的突破,也為低年級同學樹立了榜樣。
參考文獻:
[1]陳文高.高校寫作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
[2]楊杰.創意寫作背景下高校寫作課教學方法改革[J].文教資料,2017(18).
[3]王平.論大學寫作課的教學改革[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
[4]鄭慧,鞠文博.以經典訓練法推進寫作課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寫作,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