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治華
【摘 要】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我們應該肩負起傳承本民族文化的責任,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國的藝術設計教育仍舊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對此,需要在大審美經濟形態的大環境中,改變相關的藝術設計教育現狀。
【關鍵詞】大審美;經濟形態;藝術設計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2-0182-01
社會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與生活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與之相應的,人們對于“美”有了更高的要求。現在,“審美”成為了一個經常聽見的詞匯。一個人如果沒有審美,似乎就變得很丟人,就是土包子。審美其實就是審視與觀照的結合體,現今美學研究不斷增多,有關于審美的各種論點在人們的生活中頻頻出現,美學與經濟之間的關系也越發親近,現在已經出現了經濟審美化趨勢,而大審美經濟形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大審美經濟形態直接影響到了藝術教育,同時,大審美經濟形態對于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大審美經濟形態的概念
有經濟學家認為,至今為止,人類的經濟發展過程主要呈三種形態,首先是農業經濟形態,其次是工業經濟形態,最后就是大審美經濟形態。其實大審美經濟形態就是超越以往所有產品以使用功能與常規服務為中心的傳統的經濟形態,取而代之就是產品的實用性與美觀性。比如現在的智能機,從老土一般,顏色單調的諾基亞轉化為現在顏色鮮艷、形態各異的智能機。諾基亞到智能機的跨越如果無法體現出傳統經濟到大審美經濟形態的轉變。那就可以從傳統的大哥大手機到現在小巧輕薄,功能多且實用的智能手機,這種跨越充分展現出了傳統經濟到大審美經濟形態的轉變。人們進行消費不再只希望能夠“買東西”,而是享受買東西的過程,以及買東西過程中的美的感受與情感的體驗。西方研究學者認為,大審美經濟形態其實就是體驗經濟的另一種名稱,人們以往談服務,但是現在卻在談體驗,也就是人們對于外界的感受,對于所經歷的每一個過程的感受。體驗與服務是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存在明顯的差異。西方有研究學者這樣距離,在普通的咖啡廳里,咖啡一杯1美元,客戶的感受參次不齊。但是在星巴克里,咖啡一杯好幾美元,卻廣受客戶的贊譽。
二、藝術在大審美經濟形態中的作用
想要提高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感受,就必須關注消費者在購買商品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在設計商品的時候,應該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根據客戶的體驗感受設計商品,提高客戶的體驗與感受,讓客戶能夠強烈的體驗產品。這就是藝術在大審美經濟形態中能夠起到的效果,也就是為什么一個產品制造商需聘請藝術設計師的原因。藝術其實就是經濟在審美化過程中的具體操作以及實施。
西方有學者這樣說:人們從生產社會進入消費社會,購買者的購買觀點也發生了驚天動地的改變,原本購買者購買產品是為了產品的使用價值,而現在很多產品不僅僅需要原本的使用價值,而且成為了人們身份地位的代表。比如,我國很多漂亮的女性在購買包包的時候,一定會買路易威登,夏奈爾等名牌包。哪怕這些包包有的時候并不如女性隨手購買的一個幾百元人民幣的包包好看,但是女性依然會在各個場合中使用它。因為這些包包自身的價值能夠提升女性自身的價值。很多男性為了體現自己的身份地位,購買蘭博基尼,法拉利等豪車,或是在購買衣物的時候選擇定制裝,或是在手腕上帶名表,這些行為都表現了經濟審美化現象。
三、藝術與大審美經濟形態
藝術設計在人們的生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藝術設計品其實就是設計師本身的審美意識的一種表達方式,藝術設計師的作品充分表現出了設計師本人的審美觀點以及審美趣味,藝術設計與審美是存在一定聯系的。
1.很多美學的觀點直接成為了藝術設計師的直接表現對象。比如13世紀的意大利學者托馬斯認為美學中有三個最重要的要素:整一或是完善,適當給予一定比例或是給予和諧或是給予明晰,能夠提高美的感受。明晰之所以美是因為明晰是上帝光芒的一種反映。在20世紀,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長為了充分體現出明晰的美,于1919年設計了一幢帶有玻璃墻的摩天大廈。
2.著名的藝術設計浪潮與流派與美學中相對應的浪潮與流派有非常密切的關系。新藝術運動是裝飾藝術運動以及手工藝運動之后的又一個非常重要的流派,而新的藝術運動是受到王爾德等人的唯美主義美學影響的,新藝術運動的代表著作充分的體現出了唯美主義美學主張。
3.部分美學原理以及美學原則是指導藝術設計的。美學的原則與美學的原理其實就是藝術活動以及審美活動的總結,但是反過來,審美活動與藝術活動又能夠指導美學原則與美學原理。而形式美的原則對于藝術設計的指導作用是為大眾所知的。很多美學原理與美學原則對于藝術是有一定指導意義的。功能主義在西方的藝術設計史中是非常重要的流派,而功能主義的美學基礎其實就是蘇格拉底的美的觀點:美是效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審美經濟形態對于藝術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藝術與美是有直接關系的,而體驗并不僅是消費者被動接受,而是消費者主動積極參與,創造過程。審美濃厚的人,對于很多美的事物能夠有更多更深刻的感受,與正常審美的人的體驗是不一樣的。現代工業社會令生活變得刻板,失去了個性。因此,增加商品的美,是能夠滿足人們內心對于美的需求的,也是大審美經濟形態的來源。
參考資料:
[1]陳麗.基于大審美經濟形態的藝術設計教育研究[J].農家參謀,2018(17).
[2]尹青.大審美經濟形態中的藝術設計教育[J].明日風尚,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