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遠琴
摘 要:在油畫藝術中,色彩是表現畫作特點的關鍵元素,和畫家創作情感有著直接關聯。基于此,文章先是分析了色彩在油畫風景中的價值,研究了色彩對油畫風景寫生情感表達的作用,然后具體分析了油畫風景寫生中對色彩情感的表達,即通過合理使用色彩,將畫家的情感和目的完整地傳遞給觀賞者。
關鍵詞:油畫風景寫生;色彩;情感表達
在油畫藝術中,色彩是表現內容的語言,通過色彩的應用,油畫藝術形成了多種表現形式,讓藝術家創作獲得了更大的空間。在油畫作品中色彩和情感有著緊密的聯系,可通過色彩結構和搭配的調整,將畫家情緒傳遞出來。因此,研究油畫寫生中色彩的情感表達,對于提高對色彩的認知,優化油畫創作中色彩的應用,具有借鑒作用。
一、色彩在油畫風景中的價值
首先色彩具有美學價值,在繪畫中色彩美學內涵占據大部分比例。在創作時注入情感是藝術的基礎,缺少情感的注入,藝術將失去美學內涵。色彩是直接體現藝術家情感的窗口,在繪畫藝術中占據重要位置,是油畫藝術中最具表現力的元素。
其次是情感價值,通過色彩可以創造多種氛圍,不同的氛圍也流露出畫家的情感,是畫家個性化的體現,對人們心靈起到重要影響作用,色彩的應用讓畫家表達情感擁有巨大的空間。在創作油畫時,通過色彩可以了解到畫家的客觀認知,以及畫家的情感追求[1]。通過對情感和精神進行表達,色彩完成心靈交流,變成視覺語言的代表。由于豐富的色彩應用,油畫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風格,表現形式也有著很大不同。如畢加索在“藍色時期”大面積使用藍色,營造出憂傷的氛圍,將苦惱、悲傷的情緒傳遞給人們。
再者是人文價值,通過色彩語言表現藝術家審美情趣和情感內涵,正是油畫藝術的魅力。在油畫風景寫生中色彩具有人文價值,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拜占庭藝術,拜占庭藝術為貴族階級和基督教服務,在畫作中十分重視燦爛、華麗色彩的應用,在豐富變化的同時,又相互統一。如《維也納創世紀》使用了繽紛交映的色彩,在富有變化的同時保持和諧共處。色彩在藝術中的應用,可以反映作品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社會形態。
最后是歷史價值。油畫作品高度結合了思想、藝術以及文化,好的油畫作品神形兼備,有著深厚的背景內涵,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如油畫《希望》中通過身穿白裙的少女展現青春長存,以少女形象作為畫家情感寄托,代表著畫家內心的希望。整體畫面柔和,在廢墟上點綴著花草,陰云被推向一側。畫家夏凡納在創作該油畫時正處于法國戰爭失敗后,法國政府一蹶不振,這幅作品表現了畫家希望民族重新振興。這是畫作背后的歷史意義。
二、色彩對油畫風景寫生情感表達的作用
(一)情感表達
在創作油畫過程中,藝術家通過變化色彩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在同樣的油畫作品中重復使用同一種色彩,或者疊加同一種顏色,是創作者在創作時情緒的一種表達。為了讓油畫表現出獨特美感,具有藝術感染力,就必須要控制好使用色彩的比例和節奏,從而讓觀賞者可以受到巨大的視覺沖擊。創作者內心發生變化也會增加色彩的起伏,為了更好地利用色彩傳遞情感,畫家需要具備較高的素養,需要具備自我審視的能力,擁有較高水平的色彩操控能力。
(二)心境展現
在油畫風景寫生創作中,藝術家需要通過不同色調的應用,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藝術家對色彩的使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通過分析色彩偏好以及創作特色,可以了解畫家在創作時的心境,理解畫家的創作目的。油畫在不停發展中,人們對油畫的欣賞水平不斷提高,對于油畫的色彩搭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通過新穎或者夸張方式表現作品特殊的風格。如今油畫創作的工具和色彩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藝術家在當前社會環境下心境也完全不同,繪畫藝術正朝向個性化方向發展,在創作油畫風景寫生中,色彩發揮著重要作用。色彩作為心境展現的重要手段,能夠賦予畫作獨特的藝術價值。
(三)色彩和情感的互動
在創作油畫風景寫生時,將靜態風景畫融入生命活力,讓作品表現出極強的感染力,需要作品內容和色彩發生互動,讓欣賞者可以通過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創作油畫風景寫生作品和色彩有著密切聯系,通過調和色彩和情感,色彩可以傳遞出作者內心最強烈的情緒,展現出生命的活力[2]。在油畫風景寫生中,讓寫生物象成為畫家情感的表現,作品結構以及秩序則反映畫家創作的環境。創作者通過色彩搭配和情感表達,讓觀者感受到作品意境,讓藝術作品的形式得到豐富發展。在作品創作中,混合使用多種顏色形成相互映襯,可以讓畫家的創作需要得到表現。在設計色彩結構時,為了讓色彩表現力得到提高,需要從現代審美規律出發對整體進行布局,形成不同的繪畫風格,讓畫家創作心境得到展現。
三、油畫風景寫生中對色彩情感的表達
(一)表現性表達
在油畫風景寫生中,色彩表現性表達是指畫家內心對情緒的把握,使用主觀對情緒的控制來創作作品。觀眾觀賞繪畫藝術時,通過畫面色彩感受作品表達的情緒。畫家在創作作品時,利用色彩表現性手法,將內心情感傳遞出來。這種表現性手法是畫家在作品創作中最常使用的手法[3]。如《吶喊》就是使用了這種表達手法,通過色彩的應用展現出殘陽西下,余暉映照著海面,海邊涌動著的云彩呈現出暗紅色的畫面。作品近景位置是一個猶如骷髏一樣身形消瘦的人物,他仿佛受到了外界擠壓發生了變形,雙手將耳朵捂住,像是受到了巨大的刺激。遠景位置有兩個人影正向遠方走去,黑色人影的身體十分僵直。整個畫面傳遞出悲壯的情緒,暗示著死神肆虐著無辜的人們。《吶喊》通過色彩表現控訴了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讓觀賞者感受到無辜死亡的人們憤怒的嘶喊。蒙克在創作中使用表現性手法,讓作品完整傳遞了苦難生活下的情感體驗,黑衣人的驚恐神情令人恐懼,通過紅色和黑色的對比,讓絕望和不安的情緒得到充分呈現。蒙克通過色彩表現性表達賦予《吶喊》極強的藝術震撼力,讓觀眾在欣賞中感受到震撼和窒息。
(二)主觀性表達
在油畫風景寫生中,色彩主觀性表達是指畫家根據自己的情感表現以及行為表現,賦予色彩深刻的內涵,運用顏色時,畫家遵循自己的情緒變化,在特定情境下展開再次創造。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使用某種色彩表現一種事物或者一種情緒,作為自己情感的真實寫照,色彩的應用成為了藝術家情感的寄托。在優化創作中,色彩是一種特別的元素,經過藝術家創造才能表現出藝術內涵。色彩的應用和數量無關,在于藝術家的選擇,色彩過于泛濫并不能有力表達情感。應用色彩具有一定技巧,要結合創作者情感情緒,讓色彩內涵充分展現出來。
由此可見,藝術家選擇色彩是對作品進行再創造過程,色彩表現具有主觀性特征。如保羅·塞尚在油畫風景寫生上談論色彩是在環境基礎上展開藝術創造,不僅是對客體的摹寫,也是在展現色彩印象。藝術家在作品中呈現出的色彩,是主觀感受再次創作的成果,通過色彩的運用展現畫家情感,摹寫色彩表現內在生命力[4]。如著名畫家梵·高,在油畫風景寫生作品《烏鴉群飛的麥田》中,使用了鮮艷的金黃色展現麥浪,整個天空也被金黃色的麥田籠罩。成群的黑色烏鴉增加作品的緊張感和壓迫感,整個畫面帶給人不詳的心理暗示。梵·高并沒有在作品中展現真實色彩,但是作品卻反映了他內心的情感和思想。人們對作品產生色彩視覺感受,可以感覺到自己內心強烈的情感。
(三)裝飾性表達
在油畫風景寫生創作中,藝術家會不由自主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讓作品表現出豐富的內涵。為了讓作品可以展現出更高的藝術性,藝術家利用色彩秩序性,通過藝術手段將色彩排列組合,在色彩形成的色塊和線條中表達出情感,情感內涵會更加豐富強烈。例如,在《吶喊》中,蒙克通過對色彩的布置和構圖,讓整體畫面形成了驚恐不安的感受,通過色彩傳遞出失望、憂傷的情感,讓作品的情感表達更加豐富。在高更的《塔希提婦女》這部作品中,色彩的裝飾性情感表達更加直接,作品使用平面涂寫的方法,紅色的水果、深色人物以及棕色赭石形成了鮮明對比。通過色彩的裝飾性表達,作品情感得到充分展現。
在油畫風景寫生中,色彩是一種直接、外在的造型元素,通過展現色彩的情感特征和視覺魅力,讓藝術家可以表達出情感。在油畫風景寫生中,最顯著的繪畫特征就是抒情性較強,不僅要再現自然風景,也需要表達出畫家藝術修養、審美情趣以及情緒情感。只有深入研究油畫作品的色彩情感表達,才能讓油畫風景寫生藝術價值得到提升,讓作品表現出更加豐富的情感。
(四)象征性表達
色彩象征性表達指的是一種色彩描繪某種特殊物體或者特殊性質,使用具體色彩重復表達,在人們心中形成具體固定的印象。如在油畫風景寫生中,使用紅色可以表達出火與血,表現出熱烈歡騰的情感,人們看到紅色會想起激情,而藍色會讓人想起大海和天空。不同色彩可以讓人們想象到諸多具有同樣特性的事物,在作品中使用帶有象征性特征的色彩,可以讓人們聯想到很多具體事物,包括國家、地區、文化等,從而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表達出象征性情感。象征性色彩也讓畫家創作思維和風格得到了開拓。例如,保羅·高更在油畫創作中利用象征性色彩展現情感。又如,柯羅在作品《孟特芳丹的回憶》中,使用了帶有神秘象征特征的銀色和褐色。作品主體是一個古樹,枯樹在對面向另一側傾斜,周圍圍繞著晨霧,整個畫面帶給人神秘的視覺感受。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先是介紹了色彩在油畫風景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出美學價值、人文價值、情感價值以及歷史價值。在油畫風景寫生的情感表達中色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色彩的應用表現畫家的心境,傳遞畫家的情緒,好的繪畫作品需要色彩和情感發生互動。在油畫風景寫生中對色彩情感的表達,主要有表現性表達、主觀性表達、裝飾性表達以及象征性表達四種形式,將畫家情感傳遞給觀賞者。
參考文獻:
[1]莫祥瑩.油畫風景寫生中的色彩表現——評《剖析油畫的奧秘:風景色彩寫生》[J].印染助劑,2018(1):66-67.
[2]周宇珍.“取舍之道”對油畫風景寫生與創作的影響探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3]羅浪.油畫風景寫生學習中遇到的色彩問題及建議[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96-97.
[4]潘雅文.試析莫奈的油畫風景寫生中對色彩運用的藝術主張[J].美術教育研究,2016(14):13.
作者單位:
云南省昭通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