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霞
【摘 要】戲曲作為中華文化瑰寶,是我們傳統民族文化藝術形式之一,戲曲文化絢麗多姿,飽含著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結晶。作為教育工作者,開展戲曲進校園,對發揚、繼承、傳承優秀傳統戲曲傳統文化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關鍵詞】戲曲;校園;傳承
中圖分類號:J8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034-01
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戲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藝術代表。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戲曲文化一度不受重視,特別是在一些中小學音樂教育中忽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戲曲知識的傳播和戲曲音樂的滲透。這幾年我們區戲曲進校園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總結一些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經驗,跟大家共同交流探討。
一、頂層設計,整體規劃
大力推動“戲曲進校園”活動,全面推廣普及傳統戲曲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我們區教育局領導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重大意義,按照各級下發的文件精神,積極與宣傳部、文體局等相關區屬部門聯系,成立了以教育局局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戲曲進校園活動實施方案,設立專項資金,細化責任,保障“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順利實施,極大程度保證了扎實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的先決條件。
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
眾所周知,如今的學生對傳統戲曲文化感興趣的不多,流行歌曲張口就來,但是如果問他們一些戲曲知識,基本上都是一問三不知,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戲曲的興趣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首先,營造濃厚的戲曲氛圍,我區各校全部制作了戲曲宣傳欄,擺放于校門口、樓梯間等醒目的位置,首先從版面的設計和色彩的搭配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烈的五彩臉譜的視覺沖擊,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課間時分,校園廣播播放的《說唱臉譜》等戲歌與戲曲宣傳版面的內容相結合,學生不由得跟著廣播旋律“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放聲歌唱,并且一個個還像模像樣的咿咿呀呀做一些簡單的戲曲舞臺動作,初步感受到戲曲的魅力。除了定期更換戲曲宣傳欄外,學校還開展制作戲曲手抄報、戲曲知識小擂臺等活動,營造濃厚的戲曲知識氛圍,積極提供讓學生感受戲曲文化基礎條件,
三、加強培訓,提高教師戲曲專業素養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先有一桶水”。戲曲不僅學生覺得陌生,我們的教師同樣不熟悉,沒有受過戲曲專業培訓的老師要上好戲曲課,難度可想而知,戲曲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舉手投足凝聚了臺下多少的汗水,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會和掌握的,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戲曲專業技能。區教育局利用暑期時間,組織全體音樂教師遠赴河南大學拜師學藝,不僅學習了戲曲理論知識,學習了豫劇戲曲韻律操、水袖功、戲曲單刀的操練,還有許多戲曲唱段,老師們都是初次參加戲曲培訓,被河大專業教師的素養折服,非常珍惜學習的機會,都像一塊塊海綿,徜徉在戲曲的海洋中,盡情的汲取營養,培訓結束后,我們舉行了一場匯報演出,獲得了河大教師的高度評價。在焦作市2018年中小學生藝術節開幕式上,我區教師戲曲韻律操和美輪美奐的水袖表演,獲得一致好評。
四、多元課堂,多彩社團
課堂和社團活動是學生參與實踐的一個平臺,為了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戲曲的魅力,按照國家課程要求,我區積極推進戲曲教學進課堂,不斷探索教學規律,總結音樂教學經驗,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效率。山陽區教育局多次組織戲曲優質課評比活動,為了規范上好戲曲課,參加優質課評比活動的教師到處拜師學藝,課堂上,老師們唱念做打、一招一式,舉手投足,處處體現了教師們課下刻苦的練習,學生們被深深吸引,認真跟著教師感受著戲曲的魅力,我們選拔的戲曲優質課參加全市的優質課評比活動,均榮獲了市級一、二等獎的好成績,獲得了評委們的一致稱贊,其中塔南路小學的戲曲優質課還被選拔參加全省的優質課評比活動。課下,各校紛紛成立了戲曲社團,為了讓學生的戲曲功底更為扎實,鼓勵中小學校與各專業戲曲院團“結對子”,聘請戲曲藝術專家、為社團的輔導員,定期為孩子們進行授課,從基礎上學習到正規的戲曲技能,在普及戲曲的基礎上,保證有興趣的學生在戲曲專業技能上有更大提高。為了給學生搭建展示才藝的平臺,區教育局組織各種戲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我區每年舉辦中小學生藝術節活動,近幾年,參加的區級戲曲節目有二十余個,選拔參加市級藝術節的戲曲節目有十余個,均獲得市級一、二等獎,讓戲曲在孩子們心中深深扎根,做到了推廣、普及、發揚、傳承優秀的戲曲傳統文化,形成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促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局面。
五、觀摩專業劇團演出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不容忽視,區政府也密切關注,區教育局和區文體局、宣傳部緊密結合,定期邀請市豫劇團等專業團體送戲進校園。演出一些適合學生的經典折子戲、小戲,比如《朝陽溝選段》、《江姐》、《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等一批優秀的經典戲曲節目,讓學生感受到了傳統戲曲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開展戲曲文化知識普及講座等,宣傳和普及戲曲文化。在演出的時候,鼓勵戲曲社團的學生與專業劇團同臺演出,大膽展示,積極互動,激發中小學生對戲曲藝術的興趣愛好,極大調動了中小學生學習傳統戲曲文化的熱情,目前,我區各中小學校已經全部開展了這項活動。
實現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時不我待,教育工作者同時肩負著學習、傳承的雙重身份,我們將繼續努力,為傳統文化傳承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