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明明 劉博文
【摘 要】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形式,在當前倡導現代化、文化大繁榮的情況下,武術段位制的實行無疑具有積極的現實價值和意義,段位制可以讓武術文化走上現代化的歷程,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和競技精神,對于武術現代化的考驗具有試金石的效果。文章以短棍為例,對當前中國學校的武術段位制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論述,認為當前存在一些問題,通過分析提出教學模式的相應策略。
【關鍵詞】武術段位制;教學模式;短棍
中圖分類號:G85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216-01
中國武術段位制推行以來,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對中外文化交流也有推動作用。武術不僅可以增強人民體質,還可以豐富文化建設的現代價值。我國由于武術段位制實行時間很短,在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大多文獻資料都圍繞制度進行理論闡發,很少對實踐當中的教學模式進行整理研究,尤其對短棍這樣一種“兵器”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對此展開論述。
一、問題的提出
1998年擬定的《中國武術段位制》文件,標志著中國開始對武術段位制進行初次實驗,這是之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通過文件的實行,傳統“套段”轉為“考段”,更加規范合理,并且具有推廣的價值,經過十多年的試驗,2008年中國武術協會、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修訂《中國武術段位制》,使之從試行步入正式推廣。
二、現狀分析
2009年6月,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教育部牽頭對《中國武術段位制學校教學指導方案研究》課題進行了開題。作為選修課和體育課的內容,通過研究發現,它的推行與開展并不順利,尤其是短棍等武術項目更是不被重視。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而且缺乏合理的教材,許多學生對于短棍的認識還停留在一般的階段。甚至出現了好多學生只是當成了一種娛樂,沒有從文化的角度進行認識,更沒有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想學習的動機。當前我國不同部門對于短棍教學項目的理解和認知沒有達到統一,這對管理和發展帶來了阻礙,一定程度地影響了短棍教學項目的發展。短棍教學項目有著特殊的社會功能和價值,因此有必要對目前的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及其相應對策。
三、原因分析
(一)教學內容沒有充分發揮出短棍的內涵。短棍屬于中國傳統武術的精華,它和其他國家的棍類技術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處。中國的短棍更加強調實戰性。但是目前的教學內容中沒有很好地體現出這一點,學生普遍認為短棍和雙截棍等其他硬兵器沒有什么不同,因此說教學內容有明顯的不足,值得重視。
(二)教學目標不符合文化大繁榮的發展戰略。短棍作為中國傳統兵器之一,它屬于武術文化的展示成果的重要角色,在當今倡導文化大繁榮的局面下,要讓教學目標符合這個發展戰略,除了要發揮出其內涵,還要有科學的戰略方針作為指導,真正解決如何教、怎么教的前提下,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短棍,要把這個內涵和文化大繁榮戰略真正結合起來,讓學生明白短棍的文化價值所在。
(三)觀念認識不足。在短棍段位制推廣階段,我們發現普遍存在觀念認識不足的現象。目前,這種認識的不足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領導認識不足,許多學校領導認為現階段推廣武術尤其是短棍沒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其次,教師對短棍的理解不夠深刻,不能夠讓學生準確把握其精神內涵;最后,學生也不太重視短棍,他們更喜愛流行化的跆拳道等項目。總的來看,在短棍武術段位制的實行上面,存在著較大爭議,還沒有取得較為一致的看法和態度。
四、結論與建議
(一)制定科學的教學大綱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聯絡各種社會組織機構,發揮武術段位制教學的社會文化價值和意義,讓學生通過武術段位制教學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既要熟悉那些常規的短棍知識和技能,又必須展現出較為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還要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藍圖,為未來在國際舞臺上傳播民族文化做好準備。現階段短棍教學項目己經逐步被大眾所認可,但是對于青少年的認知度不容樂觀。對于短棍教學項目的未來發展而言,青少年對其的認可度尤其關鍵,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認知和認可度,青少年的培養就很難算得上成功。所以,在教學大綱設計中要考慮到青少年的認可度。
(二)加強師資培訓能力建設。要更好地推廣學校武術段位制課程,就要有相應的高水平的武術體育教師,體育教師由當地教育部門組織進行武術段位制的相關培訓,要嚴格按照《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指導方案,統一教學課時、教學方法、教學重難點等內容,要定期組織體育教師進行武術段位制課程教學比賽,鼓勵和監督教師按照《中國武術段位制系列教程》自學武術,加快學校武術段位制師資體系建設的步伐。
綜上所述,短棍段位制教學從最初的感性發展,變得越來越科學成熟,這是市場磨練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和現實要求。
參考文獻:
[1]學校武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課題組.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狀況調查研究[J].體育科學, 2009(3).
[2]吳尚.武術段位制納入高校的改革對策[J].搏擊·武術科學, 20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