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剛
【摘 要】在新時代的發展下,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于精神方面的渴求也越來越大,音樂、舞蹈藝術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喜愛。對于舞蹈來說,舞蹈藝術不僅在文藝表演中出現,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也發現多個舞蹈的身影。舞蹈表現中,舞蹈的編導是最重要的環節,體現了舞蹈藝術的品質。因此,應重視文學藝術表現在編導中的應用,提高品質。
【關鍵詞】舞蹈編導;文學藝術;品質
中圖分類號:J70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3-0148-01
在信息化的時代,科技高速發展,而隨之帶動的是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文藝文學界也不可避免在這個時代中得到強大的推動力,各種新的藝術作品噴涌而出。舞蹈作為文化產業不可忽略的一個部分,為觀眾提供著精妙絕倫的舞蹈藝術表現的同時,也因為舞蹈作品內容、結構類似等給人們帶來一定的審美疲勞,舞蹈缺乏創新問題比較突出。而舞蹈編導作為整個舞蹈表現藝術的精髓和靈魂,決定著整個舞蹈藝術的品質,是作品成功的關鍵,也影響著觀眾最直觀的體驗,在編創過程中,應該積極結合劇本、音樂、演員等,采用多種文學藝術表現手法,可以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局面。
一、借助語言藝術來生動傳情
藝術創作文學打頭,所以文學的藝術表現手法對舞蹈編創有著重要的意義。在舞蹈的語言中主要包括兩種: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舞蹈的由來主要是在早期,將已有的詩詞按照一定的旋律合成了相關的歌謠,而為了讓整個藝術表現更加生動形象,便出現了相關的舞蹈,所以在早期,很多表演藝術都是“詩樂舞”一體的形式,如《呂氏春秋·古樂》所載的“葛天氏歌八闕”,在表演時是“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牛尾”是道具,“投足”是舞蹈動作,“歌”是音樂,“八闕”是歌的內容。詩、樂、舞三位一體,體現了文人墨客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舞蹈逐漸獨立出來為了讓普通觀眾更直接的去理解和品味,可以更加突出舞蹈的這門藝術所想表達的情感和精神。舞蹈就是要通過舞蹈演員去表現編排完成后的動作這一本體語言,體現整個作品的中心思想。有聲語言可以通過聲聲動情的描述來促進人們的發揮想象,而肢體語言需要演員將實際的動作表現出來,清楚直觀地為觀眾表達實際的意義和深厚含義。因此,我們應該在舞蹈編創的過程中處理好有聲語言與無聲語言的關系,且互生互補,達到情感表達的至高境界。
二、運用虛擬和象征敘事抒情
舞蹈是從人們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一種藝術,高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注意的是舞蹈編創中,并不是信手拈來的動作就可以成為舞蹈,而是需要一定有代表內涵的動作轉化為本體語言。舞蹈作品的敘事性至關重要,編導要積極通過觀察,去發現日常生活中點滴的故事,美麗與丑陋、善良于邪惡,從而結合自身的專業知識,把這種觀察到的,具有一定生命意義的東西提煉出來,在舞蹈作品中得以升華后表現出來。編導不但要有敏銳的捕捉能力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模仿能力,能夠將與之匹配的文字真實的轉化后反映在具體的舞蹈中去。舞蹈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本不需要文字來刻意輔助表達,家國天下、愛恨情仇,都可以通過演員的肢體語言來表現,觀眾觀看舞蹈,除了獲得視覺上的愉悅,也體會了舞蹈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除了樂舞一體的表現形式,還有無聲的表現形式,如果舞蹈編創高級,是不會影響觀眾的情感體驗的,同樣可以通過動作的深層意味來進行情感表達,有時甚至無聲勝有聲。
象征和虛擬是文學藝術中的表現形式,一個舞蹈作品,想要表現一個情景或者是一種情感,演員的動作就是具有象征意味的表達,不同的動作表現的是不同人物之間的個性語言和性格特征。舞蹈中有時還會借助道具為載體抒發情感,簡單易操控的道具,象征意義卻非常豐富,隨著舞蹈劇情的發展,這些道具被賦予不同的象征意味和特性,耐人尋味。舞蹈有時候不僅僅體現出人物的思想,還運用比擬的手法,來表現更深層次的普世思想。我國著名舞蹈家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在形態模擬的基礎上,亦真亦假,似實似虛,做到了“孔雀”靈與肉的交融,實現了塑造形象和表達情感的高度呈現。
三、表達舞蹈的藝術哲理寓意
在舞蹈中表現的藝術形象不僅僅需要生動形象的動作,還有其深遠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情感,讓觀眾產生共鳴,給觀眾一定現實意義的啟迪。在編導進行舞蹈動作的編織時,除了要體現出時空力等動作形象因素外,還需要賦予舞蹈一定的寓意哲理和思想情感,將舞蹈和人們的現實生活意義、人生價值相結合,加強舞蹈的內涵,讓觀眾得以深思,體會生命的重要意義。
首先,要通過舞蹈動作去表達相關的情景,如果舞蹈動作并沒有極致的表達和流暢的表現,就談不上空靈高遠的氛圍營造了,同時,沒有肢體上的清新明麗,也就表達不出此時意境的清凈悠遠了,這就是文學上所提到的“托物言志”,通過舞蹈動作和情景設置、將蘊含的哲理表達出來,為觀眾呈現深刻的意境。其次,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動作層面,還需要融入情感,舞蹈藝術的終極目的是情感表達,只有蘊含著更永久更普遍情操的舞蹈動作,才能啟迪觀眾,打動觀眾。
總的來說,在新時代背景下,舞蹈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普及,為人們的高質量精神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舞蹈不但可以展現人們日常生活間的情感交流,還是一種提高藝術修養的極佳方式。舞蹈編導在整個舞蹈構思、編排和表演的過程中,要積極重視編創過程,為整個作品增加靈魂力量和審美情感,所以在具體的編排中,要善于采用文學藝術的表現方式,例如象征比擬和抒情等,有機和舞蹈動作相結合,提高舞蹈欣賞的意義、審美情趣和文學屬性。
參考文獻:
[1] 許奇悅.試論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8,(03):162-167.
[2] 寶勒爾.淺談舞蹈編導中文學藝術的表現手法[J].才智,2014,(35):186-188.
[3] 王思薇.舞蹈編導中的文學藝術表現手法探究[J].北方音樂,2017,(19):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