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敏怡
摘要:當前我國有許多的“沉睡專利”存在,其專利無法發揮出其價值,為了促進各專利權人的創新動力的提升,專利法在經過幾次修訂之后,正式引入了“當然許可制度”。文章首先對當然許可申請階段、公告階段、實施階段的利益平衡進行分析,對當然許可撤回階段、可救濟階段的利益平衡進行討論,促進各專利權人的創新動力的提升,增強了各專利權人的創新意識,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利益平衡;當然許可制度;專利法
從當前我國的權利交易平臺來進行分析,目前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從而無法為市場中的專利實施渠道提供有效、便捷的服務。此外,許多科研單位以及高等院校等不同類型的專利權人,還沒有形成與市場之間的穩定關系,讓我國出現了許多的“沉睡專利”。在當然許可制度的引入之后,可以更加有效地針對專利許可供需求信息進行調整,很大程度上地降低許可成本,最終實現專利法效用的發揮。
一、當然許可申請階段的利益平衡
(一)申請權與通知權體現出自治原則
通常情況下,當專利人向相關部門提出當然許可申請時所需要的聲明被人們稱之為“要約”。從某種意義上來分析,當被許可人以書面形式對專利權人進行通知時,這就是一種“承諾”。如果其達到了“承諾”,則兩者之間的合同則成立。但對于當然許可而言,其不是具有強制許可特征,權利人可以對自身專利壟斷性進行決策,需要重點體現意思自治原則。此外,對于被許可人同樣具有自主承諾的權利。權力人以及被許可者之間,在進行申請階段保持著相應的平等地位,兩者之間并不會形成相互影響。處于此階段的主管機構,其主要職能是為兩者進行牽線,主要是針對權利人申請以及被許可人通知的服務。
(二)申請階段專利權人必須要履行保證義務
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要求各利益主體都需要保持誠信。專利權力在進行當然許可申請時,同樣需要履行保證義務。其主要原因是當然許可作為“一拍即合”形式的合同,專利權人與被許可方之間不會經過長時間溝通。這就需要專利權力對自身的專利權進行保證,確保其專利為其自身合法所有人,其權利正處于有效期,并且沒有將其專利提供給他人進行使用或者獨占性使用。申請當然許可合同前沒有簽訂其他合同。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專利在實施許可合同時,需要在其合同生效后的三個月以內,向相關主管機構進行備案。但從當前許多許可合同來進行分析,依然存在著并沒有公示力的許可合同。這些問題的發展對于專業主管機構而言,沒有辦法針對性地對其開展管理,從而無法給潛在被許可人判斷形成一定的阻礙。許多發達國家針對這種問題,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我國可以借助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通過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的方式,以登記對抗形式來進行管理。因此,專利權人可以通過登記對抗形式來降低合同登記成本。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對專利權力簽訂合同形成一定的刺激,對于專利的轉化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而對于被許可人, 善意第三人的實施許可合同依然有效, 并能夠保證所獲取的權利不受影響,對誠信主體利益形成了保障。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消除潛在被許可人的顧慮,提高了交易的成交率。相關主管機構通過登記對抗制度,能夠有效地減少管理成本,可以花費更多精力來對專利實施合同進行監管。方便對專利權人后續的當然許可申請的審查,為雙方的交易安全性提供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各市場主體所存在的顧慮。
(三)被許可人可以在權利被濫用進行申請權的轉移
當然許可想要讓其專利發揮出最大化效益,需要其權利人放棄對專利權的壟斷。對于當前我國的社會經濟體系還不能實現這一目標。其主要原因是,當然許可具有自愿性,專利權人可以讓其成為“沉睡專利”而不去申請當然許可。因此,為了對各利益主體進行平衡,應該在其權利被濫用時,可以將當然許可申請權進行轉移。比如:可以規定對于在時間限定并沒有得到實施的專業,則可以實施當然許可。這里所提及的時間限定,應該根據不同形式的專利以及其專利會給市場帶來的效益等多個方面來進行制定。被許可人可以向相關主管機構提效相應的濫用證據,讓其主動性有所增強。
二、當然許可公告階段的利益平衡
(一)接到申請時需要履行主管部門的審查義務
專利權行政主管機構在收到專利權人的當然許可聲明申請時,需要履行其審查義務,針對其權利主體資格、有效期、是否存在排他許可以及獨占等方面的審查。在審查過程中,主管機構應該結合相關規定,要求提供完整的材料,并根據其專利類型來收集相關的政策、申請以及撤消條件。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利益平衡,可以代簽德國的相關經驗,可以讓合同雙方開展協商,如果無法達成一致,則可以讓主管機構來對其進行裁定。雙方如果對所裁定不服,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二)增加申請異議期
當前,我國對于專利實施當然許可合同的登記制度并不健全。因此,為了減少審查工作中出現審查紕漏的問題,可以申請異議期的規定。簡單而言,就是在收到相應的審查申請材料時,專利主管機構對其申請進行公示。在進行申請公示的限制時間內,可以讓相關權利人對其申請提供異議。比如:對于已經獲得普通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可以向相關主管機構提出申請,讓其轉為當然許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更好理清專利權利主體,相關權利人在提出合同登記申請后,由主管機構對其相關材料開展嚴格審查,增加申請異議期之后,各相關權利人都能夠向主管機構提供異議,從而可以最大化地緩解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為專利的轉化營造良好的氛圍。
三、當然許可實施階段利益平衡
1. 針對性地進行許可類型限制。在相關規定中指出,在實施當然許可期間,專利權人不可將其專利進行獨占或者排他許可。2. 嚴格審核假意申請許可。有的權利人為了獲取年費減免,會采用串通的方式來進行假意申請當然許可。此外,部分潛在被許可人進行申請之后,由于其專利的技術限制以及商業機密等因素,導致所申請專利無法實施,對社會公共的利益形成非常大的影響等。這些行為都需要由主管機構來對其進行審查,在明確存在違規行為者,需要對其進行強制追繳年費,或者讓其公開實施專利的技術。
四、當然許可撤回階段的利益平衡
(一)權利人擁有撤回權
在進行當然許可申請時,權利人擁有撤回權。但在些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權利人對其權利進行濫用時,對相關利益主體形成了相應損害的行為。可以根據相關規定,經查實后對于在先給予開放許可效力不會產生影響。撤回當然許可在某個層面上并不需要被許可人允許,通過此權利限制,可以為最大化地保障被許可人的權益,實現各利益主體的平衡。
(二)專利權人具有特殊的監督權
當然許可制度的設立,主要是為了讓各利益主體都能夠認真履行專利實施義務,并通過相應的規定來督促各方進行積極履行,否則會導致專利無法得到轉化。為了更好地解決實際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借鑒巴西的相關立法,給予專利權人相應的監督權。如果被許可人在獲取到授權之后一年內并沒有對其專利進行實施,或者對其專利中斷實施超過一年,或者不具備相應的實施條件;或者與合同約定不相符的情況,專利權人可以向主管機構提供撤回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使專利權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障。當然許可制度重回正軌。
五、當然許可救濟階段的利益平衡
如果某個專利在實施當然許可后受到了侵害,專利權人可以向主管機構提出申訴,要求給予救濟。這一個申訴權在某個層面上來分析,這項權利是專利權人所獨享的權利。因此,當然許可合同的成立,是基于專利不會被獨占或排他性許可基礎上,相關規定中沒有對被許可人的申訴資格進行明確,所以這是一項專利權人的獨享權利。因此,其在獲得許可費用后,并不會參與到具體的實施過程中。當發生侵權行為時,專利權人也不會及時獲得消息。許多專利權人在知道侵權發生后,因訴訟成本過高而放棄了其維權。這樣的一種行為,對于被許可人的利益會造成一定的損害。為此,可以借鑒英國的做法,增加被許可人的訴權監督權。簡單而言,就是專利權力在明知存在侵權行為的情況下,不履行訴權時,被許可人可以向主管機制提供相應的證據要求其起訴。主要機構在核實之后,要求權利人進行起訴,如果沒有正當理由,被許可人則可以自行行使訴權。
六、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實現國家創新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必須要對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保障。通過引進當然許可制度,可以與我國專利法形成互補。相信在不斷地總結與優化后,科技成果轉化率一定會有所提升,為實現國家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建新.我國專利當然許可制度的構建[J].知識產權,2016(06).
[2]李慶保.市場化模式專利當然許可制度的構建[J].知識產權,2016(06).
(作者單位:廣西商務廳駐廣州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