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茹月 胡華松 吳孟潔
摘要:全面剿滅劣Ⅴ類水是浙江省“五水共治”縱深推進的升級版。文章調查實施全面剿滅劣Ⅴ類水的杭州市九大區,以劣Ⅴ類水域周邊居民為調查對象,就杭州市剿劣工作現狀及群眾滿意度展開調研。利用SPSS軟件對所收集信息進行列聯分析、因子分析、多值Logistic回歸分析等。結果表明,杭州市居民對剿劣工作滿意度主要源于水環境狀況、居民認知度與參與度、政府宣傳等。基于分析結果,文章分別對政府部門、居民自身以及相關企業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劣Ⅴ類水;杭州市;滿意度;影響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及居民對生活品質追求的逐步提高,水環境資源日漸成為制約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2016年12月14日,浙江省政府辦公廳第165號文件《浙江省劣Ⅴ類水剿滅行動方案》下發,對全面剿滅劣Ⅴ類水作出重要部署。方案要求,截至2017年年底,浙江省要全面消除劣Ⅴ類水質斷面,提前3年完成剿劣任務。
在“五水共治”號召下,杭州作為省會城市打響頭陣,充分發揮帶頭作用。從2013年開始,杭州為落實“五水共治”,具體施行以下措施:全面消除垃圾河、黑臭河;提升截污方式,建成零直排區;咬住河湖清淤,全面減少內源污染;河長河道警長全覆蓋,投訴滿意率近100%。在全省率先進行小微水體的排查,已有效整治排污口9000多個。錢塘江水質全線達到Ⅲ類水質,運河出境斷面全面摘除劣Ⅴ類帽子。
水環境治理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剿劣工作雖由政府主導實施,但也離不開社會公眾的反饋和參與。近幾年全省范圍內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故而以杭州市為例,展開對剿滅劣Ⅴ類水工作現狀及公眾滿意度的調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價值。此次調查范圍為杭州市九大區,對治水點周邊1公里范圍內的群眾進行隨機問卷調查。本調查發放問卷共計361份,經過整理、篩選,確定有效問卷337份,有效率達93.9%,符合研究要求。
二、治水現狀及群眾滿意度分析
(一)治水現狀描述性分析
對于雨天道路排水不暢或發臭情況,有98位被調查者反映經常有;有222位被調查者認為偶爾有;兩者累計占比為95%。這一結果說明雨天道路排水不暢或發臭情況較為嚴重,側面凸顯杭州水治理過程中道路排水問題的嚴重性,同時道路給排水問題也是杭州治水工作的一大難點。
清理河道方面,被調查者中分別有84人經常看到,202人偶爾看到有保潔人員作業,二者累計占比84.8%,也有41位被調查者對此不太關注。在治水過程中,河道清理是一項最基礎,同時也是長期、有效維護水質必不可少的措施。
(二)群眾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1. 信度檢驗
信度檢驗方面,對于10個項目的克朗巴哈系數為0.891,大于閾值0.700,對社會調查來說,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由變量綜合統計可知,各因素得分的均值差異不大,都落在2.579~3.038之間,方差在1.874~1.013之間,10個因素均值的方差為0.028,各因素方差之間的差異也很小,為0.007,未發現極端因素。但是項之間的相關性差異較大,其中可能存在不適合滿意度分析的因素。
在刪除截污納管、農業農村面源整治以及生態配水修復工程的滿意度后,量表信度有所增加。這可能是由于群眾對其認知度過低,導致統計結果出現一定偏差,因此,在后續分析中將三者剔除。
由表1可知,兩部分的相關系數是0.788,較為理想。所得到的斯皮爾曼-布朗系數和古德曼分半系數分別是0.862和0.859,兩者均大于0.85,折半信度高。
2. 因子分析模型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前3個因子,其累計方差貢獻率為87.267%,可解釋絕大部分原始變量的總方差,因子分析效果理想。本文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各個公共因子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1)第一個公共因子F1解釋對排放口治理、河道清淤及工業整治的滿意度,即治水因子;(2)第二個公共因子F2解釋對宣傳力度及效果的滿意度,即宣傳因子;(3)第三個公共因子解釋對自然水源和生活水源的滿意度,即水質因子。
理論上最后得到的因子之間相互獨立,沒有相關性,而根據因子轉換矩陣顯示,3個因子間相關性較低,可見對因子進行旋轉十分有必要。
由表3可見,前3個因子解釋了杭州市居民對剿滅劣Ⅴ類水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87.267%的原因。其中,F1解釋30.878%的原因,河道清淤、工業整治和排放口治理是影響杭州市居民對剿滅劣Ⅴ類水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F2解釋28.954%的原因,表明宣傳工作是較為主要的因素;F3解釋27.435%的原因,起到補充作用。
(三)群眾滿意度的多值logistic回歸分析
本文選擇總體與各剿劣工作滿意度相關系數較大的變量,即將河道清淤滿意度以及工業整治滿意度作為模型自變量,將總體滿意度作為模型因變量,建立多值logistic回歸模型:
Y:對剿劣工作的總體滿意度(其中Y=0,不滿意;Y=1,一般;Y=2,滿意。下述與此類似,不再贅述。)
X1:對工業整治的滿意度
X2:對排放口治理的滿意度
由于因變量Y有0、1、2三個選擇,我們選擇一個因變量的取值作為基準因變量,同時對各個自變量設置一個啞變量,否則就會存在共線性,為此建立2個模型。
最終可得顯著性模型如下:
當選擇X11、X21,代入第一式,得 =27.385。說明對于滿意剿劣總體工作的群眾而言,不滿意工業整治工作和排放口治理工作的群眾,與不滿意剿劣總體工作群眾的發生比,是對工業整治工作和排放口治理工作感到一般或滿意,與不滿意剿劣總體工作的群眾的發生比的27.38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