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業勃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針對人的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能使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對職業院校學生進行這項教育可為其未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章主要對“工匠精神”在職業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分析,以提高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關鍵詞:“工匠精神”;管理;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教育;工作的探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職業院校師生開展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基礎,有效地向政治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對未來的道路進行相應的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一、“工匠精神”管理應當遵循的原則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張培培在 2016 年 9月中國社會科學報上刊登了“創新:‘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等,諸多國內專家學者都非常明確的肯定了“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的重要性,也提出了若干的見解。山東省職業院校也積極進行了以“工匠精神”為主題的技能競賽和德育活動,但是山東省對職業院?!肮そ尘瘛迸囵B的系統性研究和實踐還處于起步階段。“工匠精神”的培養主要還是借鑒其他省市兄弟院校的做法,要形成一整套細致完備的培養體系,還需要進行大量的實踐性研究。
(一)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
根據工作經驗我們可以了解到,對學生進行管理是一項復雜、繁瑣的工作,教師如果想在學生管理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給予學生進行相應的思想教育,由此可見,在職業院校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并且教師可以對學生采用分層管理的模式,將分層管理與思想教育管理進行結合,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從而提高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把“工匠精神”教育納入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構建起一套從標準、內容、途徑到評價的“工匠精神”培養方法,從而真正實現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工作在滿足個人可持續發展需要與滿足社會發展需要之間的有機結合。
對山東省內中等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養現狀及開展情況展開調研,查找培養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包括“工匠精神”培養的標準、內容、途徑到評價等方面,并進行原因分析。
(二)將“以人為本”作為指導思想
教師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需要將其精細化,并且必須對“以人為本”的原則進行充分遵守,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做到“通情達理”,從而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交流,避免學生對教師出現抵觸、害怕等不良情緒,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還應該積極將情感教育滲透于其中,讓學生能夠從內心深處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進行認可,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并對“工匠精神”進行充分的落實。
職業院校一直是向我國社會輸送各方面專業人才的重要基地,所以對學生進行專業課程的培養和實踐訓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對學生進行培養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將“工匠精神”滲透于教學之中,讓“工匠精神”能夠與學生的技能學習進行有效的結合。
二、“工匠精神”管理的具體方法
針對山東省中職院?!肮そ尘瘛迸囵B現狀和問題,借鑒國外職業院校“工匠精神”培養的成功經驗,提出對策和建議, 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它教育相結合以及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以及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具體研究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它教育相結合
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任重而道遠的,因為職業院校對人才進行培養的主要目標,就是將各方面的專業人才輸送至社會,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所以在職業院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對學生的情況進行調查和研究,將我國當前的社會情況以及用人單位的需要滲入到職業院校學生的教學當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管,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障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立足于社會,從而在步入社會之后得到良好的發展。
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管理部門來說,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案進行制定,需要將學校自身的特點與當前社會用人單位的需要進行良好結合,并以此作為重要基礎,對學生的“工匠精神”進行培養,促使學生能夠具有精益求精,實事求是的學習和工作態度。在給予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該將教學目標與教育內容進行相應的結合,并使這種思想能夠逐漸深入到學生的思想當中,從而對學生的不良觀念起到糾正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充分的把握,對學生在教學中所占據的主體地位和自身具有的主導地位進行充分的發揮,同時對教學模式進行相應的創新,以提高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強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自身的職業理想進行樹立在職業理想的基礎上,確認到職業道德和責任,以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水平以及自身綜合素質將“工匠精神”貫徹于自身的思維當中,并付諸于實際行動。
(二)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校園文化中
在職業院校中對學生進行管理,應該是從多個方面入手的,例如創建相應的校園文化,并采用多種途徑促使校園文化氛圍更加濃厚,將思想教育工作逐漸深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之中,則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對自身的職業理想進行合理的樹立。通過校園文化這一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首先需要相關領導對校園文化進行相應的定位,并與院校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結合,保障學生能夠在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之下,對“工匠精神”的思想教育進行深入的接受,長此以往,職業院校的學生則會在思想方面得到提高,其“工匠精神”也就會深入到職業院校學生的腦海當中。將“工匠精神”滲入到學生的校園生活當中,需要職業院校相關工作人員從每一個細節入手,所以,職業院??梢詫W生的教室、公寓、圖書館、餐廳以及校園內的主干道等多個學生進行活動的主要場所進行改造,將其設置為企業化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校園內受到企業化、職場化的熏陶,使學生能夠提前感受到就業的氛圍,從而更加良好的對“工匠精神”進行吸收,并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將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到社會實踐中
對職業院校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其核心在于敬業和創新。如果學校中缺乏對于學生的思想教育,學生就會難以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而難以得到良好的發展。對于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其實習階段是對思想教育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的最佳時期,所以這就需要學校與企業之間進行相應的合作,企業為職業院校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實習的過程中對思想教育的內容進行理解并吸收,從而讓“工匠精神”深入到職業院校的學生心中。
在職業院校中對學生進行“工匠精神”的培養,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主要應該體現于職業院校對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方面。經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職業教育的形象也得到了相應的改變,也就更加有利于對生源進行吸引。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工匠精神”,也更加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高和自身在未來的發展。
三、結語
開展“工匠精神”在職業院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分析,綜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探討了“工匠精神”管理如何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促進學生對其它科目的有效學習,為職業院校學生未來的發展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胡金枚,張克林,劉小飛.基于“工匠精神”管理提高職業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5(03).
[2]李林娜,張世峰,劉海昌.基于“工匠精神”管理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07).
[3]楊文軍,王建東,張成鈺.基于“工匠精神”管理理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12).
[4]周勇,劉銀飛.完善職業學院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管理的探究[J].文學教育(中),2013(03).
*2017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職業院?!そ尘衽囵B路徑研究與實踐” 項目編號:2017071。
(作者單位:德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