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濤 王壽輝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二十年的蓬勃發展,高等教育院校軟硬件建設逐步完善,高等院校體育設施建設得到空前加強,大量的體育設施逐步完善,先進的體育設施為全面培養合格社會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但隨著這些先進設施的建設,沉重的養護、維護經費負擔成為完全依靠財政撥款的高等院校的沉重負擔。由于維護成本問題,高校不能對高投入的體育設施進行有效的維護,致使體育設施過早出現破損或損壞造成國有資產以另一種形式流失,造成了大量的公共資源浪費。所以在新形勢下如何有效利用高校體育場館資源進行社會化有償服務,成為高校體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可持續發展教育公共資源利用的一項新課題。文章旨在對高校體育場館社會化服務中的因素進行有效分析研究,總結影響體育場館有償服務的主要因素,以期為高校體育場館設施有效開發,節省公共維護經費投入,更好服務于校內師生及開展社會服務總結經驗提供優化建議,并為提高高校體育設施有償開放提供可行的理論依據。
關鍵詞:新形勢;高等院校;體育場館;有償服務;因素;探析
根據《全國第五次體育場地普查公報》提供的數據,在中國現有的850080個體育場地中,教育系統有558044個,占全國體育場地總數的65. 6%。如何在新形勢下有效、科學的合理分配高校公共體育教育硬件資源進行社會化有償性服務,更好的為高校師生及高校周邊社會居民進行服務成為高等院校公共體育設施資源未來發展走向的重要課題。
一、新形式下高校體育場館對外服務現狀
高等院校體育工作是國家人才培養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在進行基礎硬件設施建設、改善重點投入的重要領域。隨著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高校體育場館設施建設投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南京高校為例,基本上每所高校都擁有學校自己的體育館及單項體育設施。但受政策層面及高校自身體制上的影響,高額的體育場館設施維護及人力維護經費成為高校體育場館管理者的巨大課題,維護經費不足導致體育場館設施在監管及維護無法達到體育場地設施維護的正常標準,致使投入巨資修建的體育場館設施過早的出現破損或淘汰及去功能化,嚴重影響校內外體育活動的開展。
通過走訪調研以及對相關文獻的梳理發現,目前,在很多國家高等院校體育設施使用的通常做法都是通過有償的社會化服務途徑對周邊社區提供公共服務來提升公共體育資源的保值增值水平。據日本《 2001大眾體育白皮書》記載,日本99%的公立學校的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學校所擁有的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率達到80%以上,成為滿足大眾體育運動需求的重要支柱。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發展不斷深化,城鎮化逐步深入,城市人口激增,具有強勁消費水準的城市人口對健康運動相關需求逐步升級,體育場地設施需求也逐步增大,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決定,設立專項資金對開放體育設施的學校進行補貼,并將逐步在全國推行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公眾開放的政策。首批確定的7個開放試點城市,每個城市將選取兩個區為試點區,每個區選10所學校作為開放試點學校。武漢市從2007年1月20日起全市40所學校的體育場館向市民開放,作為市政府2007年為民辦的十件實事之一。河北省也把推進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作為2007年的群眾體育工作重點。據了解,上海的體育場地總數為14425個,其中教育系統擁有5382個,目前上海共有1100多所中小學和不少大學體育場館以不同方式向社會進行開放。
二、高校體育設施社會服務影響因素分析
(一)高等院校針對體育場館設施制定的相關政策
高等院校針對于體育場館設施指定的相關政策對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程度及盈利具有較強影響。目前,在國家政策層面,鼓勵開放高校校內體育場館設施,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高校管理者在制定校內體育設施是否開放的政策設計上尚沒有明確的開放相關政策,有的高校為避免場館開放帶來的校園安全及其他一系列問題索性對體育設施開放避而遠之,有的高校對合作單位部分開放收取象征性服務費,就目前高校整體體育場館開放程度來看,以上情況占大多數。所以,高校體育場地設施政策的制定直接影響到高校體育場館設施的開放。
(二)學校場地設施的相關條件
校內體育場館設施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開展校外體育服務的重要保障,校內體育場館的功能化多樣性、所在地域、體育場地數量、開展項目是否多樣都決定了校內體育場館的開放程度及盈利水平。
(三)校內體育活動文化氛圍
校內體育場館設施的開放程度與盈利與該高校校內體育活動文化開展的程度密切相關,校園體育活動開展的豐富多彩會對周邊形成很大的影響力,例如,河海大學在江蘇高校足球項目享有盛名,校內足球氛圍濃厚,場地資源充足,很多周邊居民及民間體育賽事都愿意在河海大學舉辦各類活動。為校內足球場地的開放奠定了基礎。
(四)校園安全
校內的安全管理也是影響校內體育場館開放的重要影響因素,如果一個高校的體育場館設施內經常出現安全性問題,那么勢必會影響到前來參與體育愛好者的選擇,一個健康的、安全的體育活動場所是體育場館開放及體育場館是否可以盈利的重要保障。
(五)校園開放程度
校園的開放程度的高低也是影響體育場館開放的重要影響因素,有的高校管理部門出于安全性及其他方面考慮往往不愿意節外生枝開放體育場館設施規避這部分風險,這種態度和思維往往決定了這個高校內部場館是否對外開放。
(六)校內體育場館設施內部管理水平
校內體育場館設施的內部管理水平往往決定了該校的體育場館是否可以為廣大來參與體育活動的活動者提供一個安全、舒適、有序、健康的體育活動氛圍。
三、高校體育場館進行有償服務的優勢
(一)區域優勢
高校的設立往往可以帶動一個區域各項公共設施的快速建立,對該區域起到帶動性作用,高校周邊的居民、學生、教育相關產業、餐飲服務及其他配套設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區域的地理優勢,廣大的人群成為高校體育場館消費人群的有力保障。
(二)人文優勢
高校人文氣息濃厚,多種多樣的體育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對周邊居民及體育活動的開展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很多周邊居民會因為高校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而被吸引進來共同參與,所以高校的人文優勢可以說是高校體育場館的又一大優勢。
(三)硬件優勢
高校體育場館硬件在過去二十年的高校高速發展過程中得到了空前的加強,在場地面積及場地質量上都具有較大優勢。
(四)軟件優勢
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每一個高校都有自己的體育部門,專業化的體育師資隊伍成為確保高校體育場館有效開放的有力保障。
四、新形勢下高校體育場館進行有償服務的對策
(一)制訂適宜高校體育場館開放的相關政策
高校體育場館有償服務,每個高校應因地制宜在確保校內師生員工正常的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的前提下,制定合理有序規范的體育場館開放政策,在保障高校有序教學前提下合理開發場館資源,并制定相應鼓勵政策調動高校體育場館工作人員積極性。
(二)以需求為導向,制定校內外一體化服務體系
以滿足校內體育工作、校外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校內外一體化服務質量體系,是建立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高水平管理隊伍的基礎之上,健全管理機制,培養專業體育設施管理人才隊伍,對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強調服務意識、安全意識,在專業技能服務上積極發揮高校體育人才資源優勢,在績效考核、職稱評定方面予以肯定,動員體育專業師資人員利用自身專業優勢參與管理、參與運營、參與社會有償服務,最大限度的調動校內體育專業人才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高校體育資源優勢。
(三)發揮無形資產優勢,拓展經營項目
高校體育師資隊伍是具有很大潛力的體育無形資產。在高校體育場館的有償服務過程中,必須充分調動這些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與社會體育界的聯系,利用高校場館優勢開設各類體育培訓、娛樂體育等活動,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產生可持續性的競爭優勢。
(四)拓寬思路,積極創新經營模式,開發有形無形體育資源
高校體育場館的經營應適應現代商業發展特點,創新開發體育運營項目,例如:利用體育師資開設體育培訓增加體育場館附加值、周邊中小學校課程體育服務外包、開發廣告資源對外積極開展廣告合作、修繕建設特色場館吸引擴大消費服務對象、創新經營模式嘗試新型開發模式提升場館開發限度。
參考文獻:
[1]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辦公室.第五次全國場地普查數據公報[R].2005.
[2]彭立群.對新疆高校體育場館面向社會開放的調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01).
(作者單位:河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