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雯 章倩茹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對于養老服務的需求也日漸增長。在這樣的形勢下,“互聯網+”專業護理的普遍應用不僅能夠借助與醫療大數據的融合推動醫療護理與養老的升級,而且可以降低醫療養老服務的成本,緩解護理人才不足的局面。而安康市雖建有許多康養類養老服務機構,但截至目前為止尚無專業的在線平臺,亟需立足實際進行開發,這也是文章研究的主旨所在。
關鍵詞:護理;互聯網+;養老;安康
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峻,傳統的養老模式已然無法適應和滿足大眾需求。而在安康市,傳統康養市場所能夠提供的養老服務只局限在比較單一和古板的模式,而且專門針對養老方面的現代護理資源也顯得捉襟見肘。在這樣的狀況下,以“互聯網+”的形式輔助專業的護理資源介入養老產業的發展是大趨所勢。
一、“互聯網+”專業護理資源介入現代化養老的意義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對于養老的需求也日漸增長,更加注重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在這樣的形勢下,“互聯網+”專業護理的普遍應用不僅能夠借助與醫療大數據的融合推動醫療護理與養老的升級,而且可以降低醫療養老服務的成本,緩解護理人才不足的局面,更能將優質醫療資源合理賦能到基層,助推資源平衡化發展,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的養老需求。
“互聯網+”所運用的傳媒模式不但圖文并茂而且方便快捷,各種創新設計也可以使得資源展示更為生動形象、引人注目,便于老人及其親屬們接受。此外,這種形式還為護理服務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專業的護理人員將成為“互聯網+”養老服務中的設計者和主導者,其可以利用新的技術和手段在疾病管理、健康管理及老人照料等諸多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可以預見的是,將傳統養老護理工作中的日常照護、重癥監護、康養指導與現代化的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化數據庫相結合,可以更進一步的實現護患深入交流和互動,幫助專業護理人員成為新型養老服務的先鋒。
二、“ 互聯網+”介入現代化養老的相關政策利好
自2015年《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這一重要政策發布后,幾年來我國“互聯網+”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蔚為可觀。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并實施了《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作為貫徹落實養老服務重要舉措;同時也提出了對護理服務行業變革的首個政策,即《關于促進護理服務業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充分展示了護理服務行業的前景和發展方向。綜上可見,通過借用大數據,積極應用物聯網、云計算、移動通訊等科學技術大力推動智慧與健康護理信息化的建設,優化流程并創新護理服務的模式,提高醫護生活性服務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已成為大勢所趨。
如今,發達地區已有越來越多的商家運用互聯網信息化的特點與各類養老平臺機構開展合作,通過對老年人基本資料的收集與整合為居家養老提供快速有效率的養老服務,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方便,這些都非常值得安康市進行借鑒。
三、安康市引入“互聯網+”專業護理資源介入現代化養老的必要性
為調節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矛盾,根據《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辦法》以及《“十三五”全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安康市人民政府于2018年8月專程制定了《“十三五”全市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資料顯示,近年來安康市政府為了更好的建設全市的養老服務體系和提高養老機構管理水平,一直在為促進養老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甚至迫切開展了養老護理人員的培訓班,以應對急劇增加的養老服務需求。
在筆者對安康市漢濱區主要社區所進行的問卷調研和隨機走訪中,發現老年群體對養老問題中涉及“身體、心理、娛樂”的需求最為迫切的就是醫療保健服務和日常生活照料,其次是精神慰藉,最后是娛樂休閑。但是從現狀實際來看,縱然安康市也建有許多康養類養老服務機構,但截至目前為止尚無一個囊括大部分相關信息供消費者在線選擇的專業網站,可以運用云數據將安康市各個地區的線下康養老機構進行整合并分類,以供消費者在線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務。
四、“互聯網+”專業護理資源介入現代化養老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在為養老護理服務事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勢必會帶來未知的安全隱患和網絡風險。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互聯網時代的快速發展背后始終暗藏著隱私保密問題,倘若不慎可能造成老年人個人肖像、隱私權等被侵犯,因此完善網絡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來保護服務對象的信息安全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第二,信息設計使用不夠高效。目前涉及“互聯網+”養老護理的APP普遍存在用戶參與度和滿意度不夠理想的問題,原因在于相關網絡技術人員缺乏專業護理人士的指導,導致應用與實際需求的結合程度不夠緊密,功能由此大打折扣。
第三,護理人員自身的的信息化技能和知識不足,對互聯網平臺的更新和維護應用一知半解,導致服務對象的需求加載進度較慢。
第四,服務對象的技能不成熟。調查顯示老年群眾對互聯網的使用率比較低,其自身學習新事物的進程較慢能力較差,對新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也不夠高,這都制約了其對于互聯網的使用效果。
五、“互聯網+”專業護理資源介入現代化養老的可能路徑
第一種是相關部門的政策和技術支持。互聯網+養老的運營需要政府、社會、機構組織等多方面的參與和支持。其中政府起領導作用,為養老政策保駕護航,提供發展和完善的戰略思想;互聯網與物聯網的結合是應用推廣的前提,其應以研究智能產品為導向,著力于鼓舞老年人接受并使用創新產品,如智能血糖儀和智能藥盒等。
第二種是優化護理專業的服務標準,培訓復合型人才。當代針對養老的護理專業人士的素質參差不齊,數量也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對此可以利用網絡平臺的便捷性對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護理人士和志愿者進行嚴格培訓。同時應倡導專業護理人士真正參與到服務設計中去,只有這樣“互聯網+”養老服務的真正效果才會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