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亮 孟慶剛 雷云 李星瑩
摘 要:文章探討了鄉村振興與創新創業關系,基于高校視野,尋找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徑和方法,最終達到引導高校大學生到鄉村創業的目的,為鄉村振興做好服務,貢獻力量。
關鍵詞:鄉村振興;創新;創業
現如今,高層次人才大多選擇在城市就業創業、生活,而不會選擇鄉村,主要因為鄉村機會少,缺少人才磨練成金的基層土壤。我國為農業大國,農村占國土面積的94%,鄉村振興如果能夠推進實現,意義則不言而喻。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2014年9月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全社會形成萬眾創新的積極氛圍。二者如果能夠結合起來,后者即為前者的推動力。雖然目前鄉村已經有所發展,但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創業環境及資源匱乏,高校的某些創新創業項目能投入到鄉村建設的都寥寥無幾。如何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與鄉村融合,進而助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等問題,本文基于高校視野,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進行講述。
一、鄉村振興中高校創業項目落地基礎需要落實強化
2018年11月5日,杭州市人民政府組織舉辦第六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創業項目于限定日期前在杭注冊成立企業的可直接申請大學生創業資助資金,資助金額力度很大。可見此舉是杭州已經貫徹落實了國家關于創新的戰略,積極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雖然是政府推介,但重點依然不在農村。
創業項目能夠落成,其基礎配套務必要完善。高校大學生鮮有去鄉村創業,可能存在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鄉村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缺乏良好的創業環境。這將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也很難有確切的切入點。鄉村創新型企業少之又少,很少能吸引高層次人才到鄉村就業,相應配套基礎設施發展不起來,導致沒有良好的創業環境,也就很少有創新型企業落地鄉村,進而形成了一個“死循環”,導致鄉村難以創新發展。政府主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可以鼓勵鄉村基礎設施相關創新型創業項目優先入駐鄉村,給予相應獎勵措施與政策扶持,探索出一條“鄉村在保留農耕、農村風貌基礎上,將有像城市一樣的WIFI覆蓋,將有像城市一樣的公廁,將有像城市一樣的公園,將有像城市一樣的幼兒園,將有像城市一樣的醫院……”的新時代新農村發展道路,靠基礎設施創業項目優先提質鄉村基礎設施。擁有良好基礎設施建設的農村對于創新創業項目的吸引力度會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對于大學生在農村創業的項目從資金上要大力扶持,完善創業平臺搭建[2]。大學生創業首先面臨的就是創業資金缺乏的問題,政府可以設立創業基金,對農村創業大學生實行貸款扶持等政策予以支持[3]。
二、鄉村振興中確立高校創新創業的角色定位
鄉村振興包括產業振興以及人才振興等多個方面,創新創業作為主導鄉村振興的重要因素,首先需要提高大學生對于創新創業的認知。相對于歐美國家,國內大學生創新創業比例一直保持在比較低的比例。而大部分學生會以繼續升學和企業就職作為自己的歸宿,企業就職選擇在沿海或者北京等一線城市為主。以河北大學為例,每年創業學生占畢業總學生比例不超過2%。這就對高校提出了需要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提升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將國家對于鄉村振興的重視程度以及國家戰略等政策進行詳細解析,與學生的未來進行連接,為學生規劃好與鄉村結合后可能的未來道路。大學生明確未來的職業道路之后,會自覺的選擇將自身工作事業與鄉村掛鉤,積極投身于創新創業。
鄉村振興能夠實現,與創新創業項目的投入有密切關系。高校擁有優秀的師資和人才資源以及源源不竭的創新活力,向來是創新創業眾多項目的主要參與者。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項目的大力度加持,結合鄉村本身的資源,實現項目的穩妥落地,幫助鄉村實現就業和創收。高校需要集大學生之智,用大學生之能,將項目與鄉村結合,使得鄉村活力提升,真正的使鄉村振興有的放矢。
三、鄉村振興中高校創新人才需要對其大力支持
高校教師、在校大學生基于學校廣闊的知識平臺擁有眾多的科研項目和創新創業想法,并且有能力實現創業設想,有機會申報各類課題、實驗室開放項目、各類學術科技競賽、創新創業項目等,相關承辦單位、舉辦單位也會有相應獎勵機制。高校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對鄉村振興進行推動。
(一)高校需要繼續強化創新創業項目扶持
首先需要繼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基本集中在創業課程和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教育,課程針對全校性,但是實際對于大學生創業引導的效果一般。隨著信息時代步伐更新的加快,可以將互聯網與大學生創業教育進行融合。如開設創新創業網絡課程,便于大學生隨時隨地接收創業的知識和相關資訊,創業知識更新速度加快,保證內容與當今社會現實的無縫對接。以權威機構引導的比賽為契機,進一步引導大學生將創業意愿與農村相結合,也是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2018舉辦的第四屆互聯網+創業大賽就有設置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版塊,推動大學生創業與鄉村振興以及精準扶貧進行結合[4]。通過高校的創新創業培育及競賽引導,最后形成高層次人才“愿意到農村、追求到農村、渴望到農村”的就業創業新趨勢。
(二)強化大學生轉變傳統思想觀念,投身鄉村振興大戰略
河北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常駐太行山,利用所學所知積極投身于群眾和莊田,帶領農民脫貧,成為大家敬仰的模范和學習的典型。鄉村振興對于人才有強烈的需求,他們為鄉村創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先進管理經驗[5]。高校大學生要大膽創新,拓寬思路,做新時代的奮斗者,城市也許沒有那么大的空間能承載所有的年輕人,但是鄉村最起碼能給我們留住一席之地;在城市我們能打拼出屬于自己的未來,在鄉村也能打拼出更美好的未來。所以高校大學生要敢為人先,改變“非城不入”的傳統思想觀念,像李保國教授學習,積極投入到鄉村第一線,力爭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四、結語
鄉村振興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思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大學生作為未來的建設者,有責任和義務承擔起這項工作。政府要進行政策扶持和引導,高校要加強創業教育,大學生要轉變傳統思維,全社會形成合力共同為實現鄉村振興,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參考文獻
[1] 杭州市人民政府.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舉辦第六屆中國杭州大學生創業大賽的通知[Z].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18(11):1
[2] 孫玉.基于鄉村振興戰略的農二代大學生創業指導模式構建研究[J].農業經濟,2018:121-123.
[3] 劉靈輝,唐海君,蘇揚.農村大學生返鄉創建家庭農場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1-20.
[4] 教育部.教育部關于舉辦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Z].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2018(3):1.
[5] 王軼,熊文.返鄉創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8:37-45.
基金項目:河北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重點項目,項目名稱:鄉村振興中創新與創業文化培育機制研究,批準號:HB18(ZD010;河北大學學生工作創新課題,課題名稱《基于破窗效應針對大學生誠信的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17XGKT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