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新
摘 要: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教育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增加。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教育行業的扶持力度日益加大,我國高職院校發展迅速,入學人數不斷增加,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張。高職院校人才質量培養受到基層黨建與學生管理的重大影響,文章對主要對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解釋說明兩者融合發展的意義,在這個基礎上尋找高職院校基層黨建與學生管理融合的最佳途徑。提高我國人才質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共同促進國家的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學生管理
中國共產黨是我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1]。大學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是我國黨建不可取代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中優秀大學生黨員作為榜樣的示范,對學生的政治教育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近年來高校不斷擴大招生范圍、人數、大學生黨員的組織日益擴大,卻因為學生管理的放松,使得學生黨員中出現了部分不符合黨章要求、缺少黨員修養不能夠起榜樣作用學生。因此,需要將高職院校基層黨建與學生管理想融合,提高學生黨員素質、維持黨員的先進性、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從而推動我國文化、政治、經濟全面發展。
一、高職院校基層黨建與學生管理融合的路徑
大學生黨員是我黨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他們進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新時代下管理模式也需要注入新的要求與思想,與社會發展相符合。
(一)改變傳統管理組織形式。新時代下傳統的管理組織形式已經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高職院校對加入黨組織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篩選標準,不以成績作為唯一的判斷標準,從品德、社會實踐、動手能力、對黨的認識等多方面進行考察,選擇各方面都符合標準的學生加入黨組織。加入黨組織之后還需要不斷學習黨的思想,不放松對理論方面的學習,讓新入的黨員形成自我學習的意識、自我約束,黨課學習也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讓黨員學習、視頻、文字、漫畫等方面吸引黨員興趣。從而使得黨員的思想得以熏陶、升華、成為更優秀的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子。
(二)傳統與現代的融合。高校作為培養優秀黨員的孕育場所,應當以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習近平總書記中國夢作為理論的指導,強化對學生黨員理論思想方面教育[2]。傳統優秀思想教育對黨員的觀念可以使之了解、銘記我國傳統思想,養成勤儉節約,勤奮上進的好習慣。肩負中華民族的發展重擔,讓學生黨員深刻認識到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傳統的方式主要以紙質教學為主,可以對其有所改變,密密麻麻的文字會使黨課學習乏味無聊,把文字換成漫畫的形式,吸引學生黨員興趣,銘記黨的歷史,牢記黨的精神。
(三)思想教育途徑。開展黨課教育專題講座,引導學生黨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為人民服務的價值取向。定期將學生黨員組織起來對社會熱點事件、黨內重大事件、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事進行自由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以此了解學生黨員的思想狀況、對黨的態度,選取優秀黨員作為榜樣形成帶領作用,引導其他黨員一起進步發展。思想對人的行為有影響作用,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推動黨員向更優秀的方向前進,用行動來證明社會主義的接班人的優秀品格。
(四)網絡管理教育。信息化的時代,網絡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新時代下的學生黨員對于網絡的使用更為普遍。高校可以在校園網路內建設黨課系統,其中包括黨的介紹、網絡黨課學習、黨內發生各種事件等設置專門的主頁供學生學習,充實他們的精神生活。高校也可開通黨員交流QQ群、微信群加深黨員之間的交流,聽取學生黨員心聲,了解黨員的需求。利用科技網絡優勢,貼近社會潮流,促進黨的組織方式。
(五)保障機制管理。高職院校需要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對于學生黨員可以給予一些優惠政策,讓他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形成配套的設施,從機制體制上對學生黨員減輕其思想、經濟上的壓力。
(六)與社團、班級管理相集合。社團是高職學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可以選擇優秀的團員干部作為黨員,為社團組織做出貢獻,帶動社團積極性,促進社團發展。班級是學生在高校的第二個家,集體歸屬感的力量是無法計量的,輔導員可以在新生班級中選取黨員,不以成績作為衡量的標準,使用投票方法選取黨員,這些選取的黨員有其自身的特點可以從各個方面帶動班級的進步。日常生活中這些學生黨員可以對有困難需要幫助的同學,給予引導解決問題增強班級的集體感。
(七)完善學生黨員的考評管理。規范學生黨員的行為制度,遵守大學生要求準則;建立學生黨員考評升級制度,在每個學期進行考評,考核內容為學習成績、思想覺悟、工作紀律讓成為黨員的學生選擇預備黨員進行投票、準備申請的預備黨員自我評價,從而選擇優異的預備黨員加入中國共產黨。每個月遞交思想匯報、學習日記、積極參加黨內組織的各種活動。一步一步轉為黨員,從共青團員到入黨積極分子再到擬發展黨員和預備黨員最后成為黨員,每一個過程都需要進行考察,轉正時都需要通過學生和老師的考察、監督,最終成為黨的一份子[3]。
二、高職院校基層黨建與學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對于很多快速發展的高職院校來說,基層黨建正處在摸索時期,有很多的制度需要完善甚至建立,現如今高職院校存在以下問題。
(一)入黨培訓時間短,年級不均衡分布。如今,我國的高職院校黨員培訓周期普遍存在較晚的情況并且分布不平衡。高職院校多以兩年、三年、四年的學制,想要培養一名優秀的黨員需要的周期為一年半到兩年,這段期間即使學生入黨成功過不了多久就面臨離開學校走向社會。這樣就使得學生黨員多處于高層年級,低年級的學生很少成為黨員的情況,對于離開學校剛發展成黨員的學生走入社會之后,相關的黨課教育就停止了。
(二)入黨動機不單純,目標化。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學習多少存些差強人意的方面,大學生活使得他們考慮的方面更加現實,往功利化發展,大部分的同學選擇入黨只是為了日后方便找到一個好的工作或者是從眾心理,班級其他同學寫了,自己也跟著寫;或者想要在學校爭取榮譽等原因。并不是從思想覺悟上選擇黨,字面上寫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然而并未為人民做出任何貢獻。如果這類學生入黨成功他們并不夠起到模范榜樣的作用,肩負起社會主義的發展。很多黨支部開展的活動也因為課程等原因走個過場、搞個形式并沒有真實開展黨課學習。所以,對于黨員的申請上需要實行嚴格的篩選、對申請人認真考察,保證入黨動機的單純性[4]。
(三)黨員數量上升,質量下降。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擴大,學生人數增加,學生黨員的比例也在增長,黨員人數在高校內有了提升。人數過多、培養時間短這些都直接導致對于黨員的能力要求降低,使得部分學生黨員混水摸魚,黨員質量下降。
(四)輕視思想道德建設。現在的院校多強調技能培訓,對于理論與思想的教育正逐漸降低。學校關注點在就業率上,希望學生多取得幾門證書,黨課常常被占用進行技能培訓,對于思想政治的教育輕視,使得學生的思想、三觀并沒有形成,仍然存在著些問題。
(五)入黨前后差異,管理落后。在入黨之前,學生對于入黨高度重視,積極準備材料,輔導員老師也對其管的較嚴;入黨成功之后,學生黨員放松了對自我的要求,開始消極怠慢,剛成為黨員之后立馬投入社會,讓黨員成為榜樣的作用并沒有實現。高校黨員的發展者多為輔導員,然而輔導員事物繁忙,發展黨員只是其兼職,對于入黨工作并未放在心上,使得黨支部的某些工作或者程序只是表明形式,并未落實實處,黨建工作的質量被降低。
三、結語
新時代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黨組織也需要新鮮的血液來充實與發展自我。高職院校的基層黨建工作對于學生的培養、黨員的選拔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關系著民族的富強與國家的穩定。在此環節高職院校必須做好黨建工作,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思想建設,保持學生黨員的先進力量,發揮學生黨員的模仿榜樣作用,對管理模式進行創新為黨組織輸送高質量的黨員。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5]!少年黨員是國家建設的希望和未來,肩負起黨員的使命,向著建設美好中國前進。
參考文獻
[1] 孟靜,曾海賓.新時期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探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9(01):139-142.
[2] 包江勝.新時期民辦高職院校基層黨建組織力提升路徑探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02):34-36.
[3] 魏忠發.新時代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困境及策略研究[J].智庫時代,2019(03):23+27.
[4] 艾容.新時代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研究[J].理論與當代,2018(09):27-28.
[5] 林元宏,程友剛.高職院校基層黨建、教研、學工“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的構建[J].價值工程,2015,34(25):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