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項目必須保證在已經制定了工程期內完成所有的施工任務,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容易由于一些客觀或主觀因素的存在,導致實際的工期控制水平和要求不符。需要在研究工程項目管理中工期控制難點的基礎之上,分析當前的常見問題,并提出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本文正是從這一思路出發完成了相關的研究工作,以提高工期控制工作實際質量。
關鍵詞:建筑項目管理;工期管理;BIM技術
中圖分類號:TU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4-0000-00
0 引言
工期控制過程要考慮整個工程項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干擾因素,包括人員素質因素、設備調用因素以及管理設施的完善因素等,這些因素事實上位于不同的管理體系內,要根據不同的設備和工作項目,構建具體性的解決方案,才可以讓工期控制的實際水平提高。
1 建筑項目管理中的工期控制難點
1.1考慮因素多
考慮的因素包括材料的進場時機、工程設備的調用方案、設備存在故障和缺陷對工期的影響、施工人員的素質、返工工作對工期管理造成的負面影響等,可以發現所有項目都與其余的管理項目有極高的耦合性,形成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要保證項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需要研究所有可能存在問題的內容,并且規避所有負面影響因素,才可確保實際的工程項目施工周期短于設定的工期。
1.2 工作任務重
工作任務包括現場監管和監理人員的數據記錄、施工人員的施工項目等,所有人員都處于高壓的工作任務之下。對于現場監管和監理人員來說,要全面考慮當前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并且可以和施工設計規范書比較,研究實際的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一定程度上的返工準備,可以說在所有工程的管理過程中都必須預留這一時間,防止后續的施工過程無法在規定工期內完成[1]。要求現場監管人員和監理人員做好施工人員的素質檢查工作、施工設備導入管理工作、施工設備的故障排除和檢修工作等,此外由于這類人員存在工作任務緊和工作壓力大等實際面臨的問題,而當問題過于嚴重時,其自然無法高質量履行義務。
1.3 全部管理難
全部管理的難度較高,表現為一方面施工過程的所有數據無法及時上傳,通過紙質記錄的方式只能夠實現周期內的工期核算,無法建成及時性的核算與考評體系,導致即使是在施工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問題時,也無法在后續的施工過程中及時修補或者對這一小范圍的施工項目進行返工。
2 建筑項目管理中的工期控制問題
2.1 管理思路問題
目前的主要工期管理思路采用事后控制思路,雖然大量的企業已經開始逐步推行事前控制管理思路,但是未能建成統一性和高規范性的管理體系[2]。這一控制思路形成的問題在于,一方面施工企業只能夠在施工中出現一定問題的基礎之上,建立針對這些問題的具體解決措施,而該過程為了避免問題的進一步擴展,自然需要通過小范圍的返工操作,讓所有的施工成果和施工任務符合設計標準的要求當出現過多的小范圍返工問題時,必然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施工任務。
另一方面是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了解水平不足,從而降低了這一工作系統的實際運行水平,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的建筑項目來說,對可能存在的問題了解程度不足,相應的管理規范自然存在缺陷,容易導致最終的竣工驗收過程發現建設項目存在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不但無法保障工期,該建筑是否可用也成為了一個未知數。
2.2管理技術問題
目前的建筑領域已經開發出了多種管理技術,比如BIM技術,這些技術一方面可以在建筑的設計過程發揮作用,通過把所有參數的加入和管理目標的制定,由該技術自主分析各個時間段的工作任務,另一方面這類新型控制技術已經建成了針對該項技術的數據移動輸入設備,這些設備可以把獲得的資料參數自主傳遞給數據處理平臺,以了解當前工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由于這列技術當前在我國的實踐時間較短,所以作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問題,另外一些企業并未配置專用的移動數據記錄設備,而是按照傳統的紙質記錄方式搜集數據,自然降低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2.3 管理項目問題
要確保工期控制工作的成效,要把工程項目詳細分解,研究各個時間段內需要完成的任務,并研究這些任務中的核心施工技術。這一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建筑的施工質量,另一方面可以完全規避大規模返工問題帶來的工期侵占問題,達到提高工期管理工作質量的目的。
目前的問題在于,一些施工單位并不注重對設計項目的全面貫徹,完全按照自身的經驗施工,對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項目了解水平不足,導致實際施工中出現過多的返工問題,降低了工期的控制效率。此外建筑施工方案設定過程也未注重施工項目的細分程度,導致項目的細分水平與建筑的本身施工復雜度適配水平較差,自然降低了建筑的實際管理效果。
3 建筑項目管理中的工期控制方法
3.1 管理思路革新
管理思路的革新需要由傳統的事后控制思路轉變為事前控制思路,轉變方法是,首先在設計過程就做好對整個工期管理過程中可能面臨問題的規劃工作,包括主要結構的施工質量缺陷、輔助性結構可能出現的安裝問題等,同時設計部門研究返工過程需要占用的時間,在此基礎上合理規劃各個施工周期內需要完成的任務[3]。而在當前的大量建筑工程中,由于業主會向施工單位和設計部門提出工期參數的限制要求,所以設計部門要進一步分析在這一施工周期內,可以預留的返工時長,并按照各個施工結構的實際作用和施工質量保持的重要性水平,把這些施工項目全面貫徹到具體的工作體系之內,讓管理思路的實踐過程,可以全面防范當前這一工作項目中存在的缺陷。
其次是控制工程管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人為失誤,人為失誤包括監管和監理人員未能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施工人員的素質問題、各類設備的故障排除問題等,對于人為因素造成的問題來說,要做好對投入人員的素質考核工作,只有在人員個人素質滿足要求的情況下,才可讓其參與具體的施工過程。對于設備方面的研究,要根據設備的重要程度、設備的自身結構、設備的常見故障和發生概率,分析所有設備維修對于工期的占用時長,在此基礎上落實所有設備調運時間的控制工作。
最后則是要求施工部門和設計部門聯合運營,讓兩者深度交流,其中設計部門向施工部門講解整個工程項目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并且各個重要施工時間段內需要研究的項目,施工部門則向設計部門介紹當前儲備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讓設計部門根據這些參數分析工程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兩者深度交流之后,可保證設計方案的科學化程度,實際施工過程出現問題,施工部門及時向設計部門提交數據,由設計部門做好施工方案的微調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返工工作的發生機率。
3.2 管理技術升級
管理技術的升級可以大量采用當前開發出的新型技術完成,為了提高數據的處理精度,要建成一體化的管理技術體系。比如BIM技術使用過程,要從設計過程、施工過程以及竣工驗收過程全部采用這一技術,以收集所有的數據。
設計過程的采用方式是,研究建筑的自身參數,建成3D模型之后加入工期要求和其余的各項要求,最終生成5D模型,分解之后則形成了優秀的策劃方案,之后由設計部門自檢,確保設計方案無誤后才可提交給施工部門,施工部門拿到圖紙以及施工方案之后,按照該方案中的要求向施工現場調運設備并分配人員,同時向監管人員和監理人員發放BIM技術的專用移動數據記錄設備。
要求施工過程,管理人員第一時間向該設備中輸入所有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施工工期、施工任務、施工材料的使用量、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等,該設備把數據自主上傳給BIM的數據處理平臺,分析對工期控制工作造成的影響,以確定后續的調整參數。經過分析后發現該工程無法在工期內完工時,則要發出警報信息,后續的工作是調整施工任務和施工方案,由現場監管和監理人員共同監管。
對于竣工驗收過程,為防止一些細部項目無法通過驗收,所以工期控制需要預留一定裕度,可以由施工單位在階段性施工項目竣工后自主開展該項工作,把所有項目的實際測量指標輸入到BIM裝置中。該平臺可研究當前的所有施工參數是否符合設計預期,而該項工作要細化到每個細部區域,只有在所有施工內容都符合設計標準的情況之下,才可確定這一項目通過了驗收工作,之后完成下一階段的施工任務。
3.3 管理項目細化
管理項目的細化由施工部門和設計部門共同完成,但是兩者之間的工作顯然存在分工,具體的細化過程,設計部門按照自身的經驗和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把所有的項目分階段規劃。比如對于建筑的灌注樁設計過程,分析的項目包括該樁體的直徑參數、樁體的建設過程和樁體完工后消耗的時間,同時研究整個區域內可否同時落實所有樁體的建設工作。這一過程不可按照已經具備的經驗,把這些數據直接輸入到BIM技術內,而是要做到個性化分析,才能夠確保設計的精度符合要求。
施工部門的工作投入項目是向設計部門了解所有的設計內容和任務,并向其說明當前設計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讓設計部門做好優化,完成這一工作之后,設計部門要進一步自檢,研究新型的計劃方案是否超出了工期,從根源上防止設計過程就遺留工期的延誤隱患。
3.4 數據定期分析
數據的定期分析本文認為可以建成日常檢查工作模式,完成所有的數據匯總工作,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項目來說,也要做好針對所有施工步驟的數據輸入。比如對于灌注樁來說,就需要完成所有的施工項目步驟性數據輸入工作,分析的步驟是樁體的護筒架設進度、鋼筋籠的制作進度、鋼筋籠的吊裝進度、混凝土的灌注進度等。
3.5 人員權限探究
工作人員的權限探究工作是,分析當前建成的管理體系是否可以直接確保工作質量符合要求,其中施工人員要處于雙方面的監管體系內,一方面是施工單位投入的監管人員管理,另一方面是監理部門的人員管理[4]。監管人員要分析當前所有施工人員的從業素養,同時建立人員也可以對其考核,同時監理人員要具備更高的權限,其能夠獲取現場監管人員的所有記錄數據,所有數據直接傳遞給BIM技術的數據分析平臺。同時管理形式也要建成垂直管理模式,整個工作項目并非由單人負責,而是以工作組的形式建成項目經理體系,不同的管理系統和部門對應不同的項目經理組成員,這一方式提高了問題的解決效率,防止占用更多的時間。
4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項目管理中的工期管理難度在于任務量較大,并且需要考慮的因素過多,當前存在的問題包括管理設備的不完善、管理思路過于傳統等,導致工程項目難以在規定的工期內完成建設任務。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包括權限的認定、管理設施和系統的完善、管理思路的全面改革等,以全面提高工程項目的實際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彭言虎.建筑項目管理過程中施工工期控制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6):147-148.
[2]武君.工期控制在建筑項目管理中的實施探討[J].門窗,2019(03):108+110.
[3]范昆侖.試析建筑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工期控制[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2):142.
[4]湯巍.工期控制在建筑項目管理中的實施[J].四川水泥,2018(03):215.
收稿日期:2019-11-16
作者簡介:蔣少彬(1965—),男,四川遂寧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土建結構設計及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