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志
(國家能源集團山東石橫熱電有限公司,山東肥城 271621)
隨著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的不斷增強和城市發展的要求,火電廠供熱改造已經成為必要的選擇。通過合理的供熱改造,可以實現能源的合理利用,減少能量損失。但供熱改造后的機組在供熱運行當中,仍要承擔電網的調峰、調頻任務,電、熱負荷會隨之波動,在調節供熱參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因供熱設備故障引起的機組運行異常情況,要及時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避免事故擴大。
某公司三期汽輪機系上海汽輪機廠制造的亞臨界、一次中間再熱、單軸、兩缸兩排汽、凝汽式300 MW 汽輪機。為滿足地區供熱需要,于2010 年實施供熱改造,改造為抽凝機組,機組型號更改為C330-16.7/0.9/538/538。在汽輪機中低壓缸連通管上開孔,引出一根Φ820×16 供熱蒸汽管道,引出管道上設置供熱調節站,同時在聯通管上增設調整碟閥,為保證低壓缸的冷卻流量,即使蝶閥全關,仍有原連通管30%的蒸汽流量流過。供熱改造后可抽出額定壓力0.9 MPa、溫度353 ℃、抽汽量300 t/h的蒸汽作為熱網首站的汽源(圖1)。

圖1 供熱抽汽系統
機組冬季供熱時,供熱抽汽調節通過調節連通管壓力調節閥(EGV)和供熱抽汽調節閥(LEV)完成。EGV 采用液動執行機構,連接至大機抗燃油(EH)系統,接受汽輪機數字電液控制系統(DEH)來的信號,實現閥門控制,LEV 采用電動執行器控制,EGV 控制進入低壓缸的蒸汽流量,從而控制中壓排汽壓力,LEV 控制供熱抽汽壓力。
EGV 集高溫蒸汽流量調節和快速開啟等功能于一體,按“液壓關、彈簧開”設計,為上海汽輪機有限公司配套供應。由蝶閥、連桿、油動機、彈簧、伺服閥、卸荷閥、位移傳感器LVDT、隔離閥、快開電磁閥等組成。液壓控制系統為EH 油控制,伺服閥采用MOOG 公司的雙噴嘴擋板式電液伺服閥,單側進油控制,即油動機驅使調閥向關閉位置移動,彈簧力驅使調閥向開啟位置移動,如圖2 所示。

圖2 EGV 油動機液壓控制原理
正常供熱過程中,當發出關閥指令時,經伺服閥轉換成液壓信號,高壓油經伺服閥進入油動機下腔室,控制油動機活塞克服彈簧力移動,經連桿帶動蝶閥使之旋轉關閉(圖3)。當發出開閥指令信號時,經伺服閥控制將油動機下腔室的油緩慢卸壓,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蝶閥開啟(圖4)。若在供熱期間出現中壓排汽溫度達400 ℃或中壓排汽壓力1.4 MPa 異常情況時,邏輯強制EGV 閥門指令100%,伺服閥控制EGV 全開。在開關閥的過程中,線性位移傳感器(LVDT),將油動機活塞的機械位移轉換成電信號,并作為反饋信號與閥位指令電信號相疊加,以達到準確控制閥門位置的目的。當伺服閥內控制滑閥回到中間位置,切斷油動機下腔室與進油、回油通道,使蝶閥保持在穩定的閥位開度位置。

圖3 關閥

圖4 開閥
EGV 控制回路中設有快開電磁閥,機組掛閘后,該電磁閥帶電,控制卸荷閥動作開啟,快速卸去油缸活塞下部的抗燃油,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全開EGV,同時這也是保證機組在純凝汽工況(抽汽控制回路退出)運行時,EGV 始終保持全開。當抽汽控制回路投入,電磁閥失電,可通過伺服閥指令控制EGV 的開度,遇有汽輪機跳閘或超速保護控制單元(OPC)動作時,通過伺服閥強開EGV。
2015 年12 月7 日19:00,5#機組負荷280 MW、蒸汽流量960 t/h、供熱抽汽量175 t/h、供熱EGV 開度63%、LEV 開度37%。19:02 逐步調整EGV 指令至48%,EGV 開度反饋在63%~40%范圍波動,至19:04 EGV 突然自關至1%,手動增加EGV開指令無法打開,機組負荷降至195 MW,中壓缸排汽壓力升至1.1 MPa,中壓缸排汽溫度達425 ℃,供熱抽汽量突增至299 t/h,供熱抽汽管道安全閥(2 個)起座,就地檢查閥門實際位置與指示值對應。期間運行人員根據機組情況立即進行減負荷、降壓、降主再熱汽溫等處理,降負荷至90 MW,調整對外供熱抽汽流量,暫維持機組低負荷運行狀態。
針對事故狀況,對有可能造成機組運行EGV 關閉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根據EGV 調節原理,認為造成該閥關閉且無法開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 個方面。
2.2.1 閥體內部故障
EGV 正常調節時其閥板圍繞閥桿中心線作90°轉動,以實現閥門的開或關,為防止閥板偏心,閥板在閥桿軸端依靠固定銷軸向定位。若運行中調整EGV 開度,特別是在關小,一般開度<50%時,閥板前后壓差逐漸增大,在閥板上的壓力變化較大,作用在閥板上的力加上油動機下腔室的油壓有可能超過彈簧力,使調門過關,LVDT 檢測閥門過關,即調門反饋低于調門指令,伺服閥動作。卸去油動機下腔室部分油壓,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調閥又迅速打開,造成調門在某一區域頻繁波動,如此反復變化,造成閥門內部部件變形或損壞,EGV 閥突然全關卡澀。
2.2.2 執行機構故障
執行機構出現故障的主要表現為:彈簧筒內彈簧由于長時間運行,內部部件脫落、移位,或者彈簧力不足,無法克服抗燃油壓力,造成調節閥關閉且無法開啟。
2.2.3 伺服閥內部卡澀故障
由于EGV 油動機所處環境溫度較高,一般機組負荷和供熱穩定時EGV 開度變動不大,甚至長時間不動,致使油動機內部抗燃油流動性較差,易形成死油,無法有效冷卻。油溫升高,加速抗燃油油質劣化,油質變差。如果油質較差,伺服閥的噴嘴和擋板的間隙、滑閥的工作間隙容易堵塞,造成滑閥只能處在或左或右的位置,油動機往往卡在全開或全關的位置而失去控制。
由于機組處于運行狀態,閥體內部故障和執行機構故障只能在機組停機時處理,而EGV 伺服閥液壓油路配有高壓抗燃油(HP)進、出油手動隔離閥,可確保在伺服閥發生故障后,方便對伺服閥進行在線隔離、更換。對伺服閥進行在線更換后,EGV 恢復正常調節,故障消除。
(1)對EGV 所處區域進行綜合治理,消除EGV 處保溫不良等原因造成的環境溫度超標現象。
(2)利用機組大小修機會對EGV 進行解體檢查,保證閥碟及傳動裝置狀態良好,避免出現傳動滯動及卡澀現象,同時解體檢查EGV 彈簧彈性良好,確認無彈性失效現象。
(3)機組供熱期間,正常運行時如EGV 開度連續8 h 未發生變化,應調整其開度,以避免EGV 油動機形成高溫區域死油,提高抗燃油的流動性。
(4)執行抗燃油定期檢驗制度,關注顆粒度和酸值變化,異常情況及時通知相關單位進行處理。
隨著機組供熱工作重要性的逐步顯現,供熱設備出現異常情況,不但會影響機組效益,還會帶來負面的社會影響,給企業增加不必要的損失,因此機組供熱設備的日常維護尤為重要,只有設備維護到位、防范措施得當,才能保證供熱設備長周期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