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萬鑫,蔣金廣
(山東博物館,山東濟南 250014)
濕式滅火系統由濕式報警閥組、閉式噴頭、水流指示器、控制閥門、末端試水裝置、管道和供水設施等組成。系統的管道內充滿有壓水,一旦發生火災,噴頭動作后立即噴水。由于系統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靠,便于施工,容易管理,滅火速度快,控火效率高,比較經濟,適用范圍廣。目前使用率占整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75%以上,適用于環境溫度不低于4 ℃且不高于70 ℃的、能用水滅火的建(構)筑物內。
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由于冬季天氣變化無常,特別是北方經常出現0 ℃以下的天氣,如果建筑物內供熱不均,容易造成局部區域環境溫度低于0 ℃,導致噴淋管道凍裂、閉式噴頭損壞漏水,損壞書籍、文物等。
而預作用消防系統能夠降低傳統水噴淋系統的滅火介質的泄漏對文物損壞的可能性,能夠適用于寒冷、冰凍、高溫、忌水漬、不允許誤噴水的重要場所,如書法類、繪畫類文物展廳、圖書館、計算機房、寒冷地區的地下車庫等。目前,預作用消防系統在文物保護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多的新建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開始使用預作用消防系統。
某博物館外圍回廊采用傳統的濕式滅火系統,由于該區域供熱不均,冬季溫度較低時經常凍壞管道和閉式噴頭,造成水淹。對該區域管道進行過多次保溫、電伴熱處理,效果均不理想,決定改造成預作用消防系統。以該系統改造為例,說明預作用消防系統的基本原理、調試方法。
預作用系統實質上是由預作用閥組、電氣控制裝置、氣壓維持裝置以及空壓機組成,通過電動、氣動、機械等方法進行開啟,使水能夠單方向流入自動噴水系統同時能夠進行報警的一種單向閥組系統(圖1)。其中預作用閥組主要是由雨淋閥和濕式報警閥上下串接而成,雨淋閥位于供水端的一側,濕式報警閥位于系統側,兩者組合成為預作用閥組。
由于該博物館使用的報警閥組皆為同一廠家生產(川消)的產品,故在原有濕式報警閥組的基礎上加裝雨淋閥組(圖2)和氣壓維持裝置即可改造成為預作用系統。經過購買1 臺雨淋閥、1 臺活塞空壓機、連接不銹鋼管、空壓機控制柜等附屬設施,相關設施到位后安裝。改造后的預作用系統如圖3所示。

圖1 ZSFY 型預作用報警閥組結構

圖2 隔膜式雨淋閥配置

圖3 改造后的預作用系統
安裝好后,應將系統按如下步驟調整到伺應狀態,并進行調試(圖1)。
(1)灌注底水:打開放余水閥,從底水球閥處緩慢灌入清水,直至從放余水閥溢出,再依次關閉底水閥、放余水閥。
(2)關閉供水控制閥、氣壓調節球閥和加氣球閥,然后接氣源供氣。
(3)松開氣體減壓閥的鎖緊螺母,緩慢調節該閥的旋鈕直至電接點報警壓力表的值穩定指向0.05 MPa 時,再擰緊鎖緊螺母,將旋鈕鎖死。
(4)先打開供氣控制閥,將控制裝置置于自動狀態,此時空壓機自動啟動,然后緩慢打開初始進氣球閥注入壓縮空氣,待整個系統的氣壓值上升到0.05 MPa 時,空壓機自動停止,關閉加氣球閥,再打開補氣球閥。注意,如果空壓機沒有停止應手動停止空壓機。
此時系統內氣壓值進入穩定狀態,微量的泄漏由控制裝置控制自動補充,如噴頭爆裂或有較大的泄漏、氣壓補充不足系統氣壓下降到0.02 MPa 時,低氣壓報警壓力表動作向控制中心發出電報警信號。供氣過程中,仔細觀察滴水閥是否有水流出,如果有水氣長時間流出且無減少趨勢,應停止供氣、打開報警閥閥蓋,檢查閥瓣密封處是否有渣滓。
(1)關閉系統的供水控制閥,打開雨淋閥上的隔膜腔控制閥。
(2)打開預作用裝置上的排水閥、報警球閥及系統上全部輔助排水閥,將系統里的剩余水全部排除。
(3)推動自動滴水閥閥桿,閥桿能伸縮且流水已很微小時即可認定水已排盡。
(4)關閉雨淋閥的緊急手動快開閥、試警球閥,打開復位球閥,同時關閉閥后控制閥。
(5)在消防控制中心將報警主機控制相應預作用報警閥組的電磁閥復位。
(6)供水,緩慢打開閥前供水控制閥,待供水壓力表和隔膜腔壓力表的指示值相同時需將其完全打開。在打開過程中,要防復位器將會有水從1/8 英寸(3.175 mm)的銅管里流出,此為正常現象。當兩只壓力表指示完全穩定后,將會停止流水。經過兩三分鐘后,如果仍有較大的水流從防復位器或滴水閥中流出,則須立即關閉主供水控制閥,檢查原因修復后重復此步驟。
(7)將排水閥、試警閥及系統上全部輔助排水閥關閉,并保證復位球閥關閉(使用防復位功能),將警鈴閥以及閥后控制閥打開,系統進入伺服狀態。
經過近兩年的使用,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改造后的預作用系統運轉良好,基本解決了該區域由于供熱不均溫度過低導致管道及閉式噴頭凍壞的問題,達到了改造效果,避免因管道水泄漏損壞書籍甚至文物的情況出現。
通過某博物館回廊區域的消防系統的改造,對預作用消防系統的基本原理、改造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說明,通過改造效果的跟蹤,說明在環境溫度低于4 ℃的能用水滅火的建(構)筑物內,預作用系統能很好地避免因管道凍裂、閉式噴頭凍裂漏水損壞書籍和文物等重要物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