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爭艷
(湖南省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湖南長沙 410117)
在可持續戰略實施之下,節能減排成為了社會上的一個熱門問題。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不斷變化,天然氣這種清潔能源在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在相關的政策實施下,我國天然氣獲得了快速發展,這為燃氣鍋爐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冷凝燃氣鍋爐因為提升能源利用率,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受到了行業與社會消費者的關注,同時也被各個行業和領域廣泛使用,為行業各個群體帶去便利。因此,對冷凝燃氣鍋爐的設計與應用進行分析有一定現實意義。
冷凝燃氣鍋爐就是指冷凝式的燃氣鍋爐,一般分為民用與商用兩種(圖1)。冷凝鍋爐的關鍵與特點在于冷凝技術,這是一種新型節能與環保的技術。在冷凝燃氣鍋爐的工作中,其是經過一定裝置把鍋爐燃燒之后排放的熱氧氣能量回收,經過回收之后的排煙溫度約60 ℃,這樣可以提升熱效率,節省燃氣。在回收過程中還可以降低有害氣體的排放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圖1 冷凝燃氣鍋爐
冷凝式燃氣鍋爐之所以有著極高的熱效應和節能效果,其主要原因有以下2 個方面:一是顯熱回收,冷凝鍋可以減低鍋爐排煙溫度,減少燃料燃燒損失,回收了煙氣中的顯熱。這樣就能有效提升鍋爐熱效率。在設計普通的熱水鍋爐時,為了預防煙氣露點腐蝕,排煙溫度一般在160 ℃,排煙熱損失7%。但是冷凝燃氣鍋爐使用了新型耐腐蝕材料,讓鍋爐在設計時不會受到煙氣露點的影響;二是潛熱回收,煙氣露點溫度是指煙氣中水蒸汽分壓力之下的飽和溫度,如果鍋爐排煙溫度在煙氣露點溫度之下,則煙氣中水蒸汽會開始凝結,進而釋放汽化潛熱。汽化潛熱是燃料的高位熱值與地位熱值差,天然氣汽化潛熱占了低位熱值11%左右。如果煙氣全部冷凝,則汽化潛熱會被回收,鍋爐熱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設計冷凝燃氣鍋爐時,如果把鍋爐排放煙氣溫度下降到60 ℃,實現冷凝效果,就要加大換熱面積。在這其中并不是簡單地增加設備體系、擴大傳熱面積,而是提高設備體積輸熱面積。在這其中可以對原始鍋爐結構做好優化,運用肋片管、波紋管等換熱面。在實際工作中要研究對傳熱面積的優化,從而擴大傳熱面積。經常運用的措施就是擴大換熱器,以此縮小鍋爐體積。而對于換熱模式而言,逆流換熱時水流出口溫度才會在超出煙氣出口溫度,這一點是順流換熱沒有辦法達到的。所以,設計鍋爐時,要把換熱器轉變成逆流的模式。加強流體速度是做好傳熱有效方式,在擴大傳熱面積時,減少鍋爐水容量,增快水流速,優化水流動狀況,提升紊流脈動性。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加強對流換熱系數,進而實現傳熱目標。設計換熱器時,需要考慮以上相關因素,才能夠實現很好的冷凝效果。
在燃氣鍋爐中,每立方天然氣燃燒以后基本會生成1.55 kg水蒸汽。水蒸汽在液化成水時,會溶解煙氣包含的物質如氮氧化物等,讓冷凝水具備一定酸性,其酸堿值一般是3~5,所以對鍋爐殼有一定腐蝕影響。因此,在設計鍋爐換熱器時,盡量要使用不銹鋼等相關性能相對好的材料。如果采用常見鋼板這些材料,將會嚴重影響鍋爐的使用壽命。一些非冷凝的鍋爐,在設計時把排煙溫度規劃到了150 ℃之上,沒有兼顧吸收水蒸汽時候會釋放熱能,未能形成冷凝水,因此不會發生上面這些的問題。
要想創造新型燃氣鍋爐,需要使用空氣預混技術。此項技術能夠加強效果,提高其工作質量和水平,同時還可以降低氮氧化物。設備運行中,空氣和燃料依次輸送到燃燒室燃燒,在此過程中會有過量空氣系數大等相關問題,進而降低燃燒效率。100%空氣預混技術的運用,把空氣與燃料依據一定配比混合以后進入燃燒室,這種方式能減少空氣需量。在以往的鍋爐中,空氣過量系數通常為1.5,也就是1 m3天然氣需要有15 m3空氣助燃。現在空氣過量系數可設定在1.2 左右,也就是1 m3天然氣燃燒要有12 m3空氣助燃,這樣可以降低3 m3損失。空氣過量較小時,煙氣里水蒸汽會增多,水蒸汽比重較大,煙氣露點也會有所上升,讓煙氣快速轉成冷凝模式、釋放潛熱。因為煙氣中水蒸汽比重的估測較難,而測量煙氣中的CO2量能夠反映出露點溫度變化。煙氣中CO2含量高,過量空氣會降低,露點溫度越高,冷凝就越多。煙氣中CO2含量低時,過量空氣量提升,露點溫度變低,冷凝就越少。天然氣燃燒后產生的有毒氣體主要是CO 與NOx,在燃燒時煙氣中CO 量較低,不過NOx控制工作比較復雜,在太陽照耀下大氣中的NOx和單碳氧化合物會發生反應,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并出現光化學煙霧(一種對環境有嚴重污染的物質)。降低NOx含量、優化燃燒方式,也可以設法清除煙氣中的NOx,讓煙氣凈化后再排出。
以往鍋爐中只存在開啟與停運狀態、鍋爐小火和大火狀況,這種簡單狀態難以達到預期效果。設計冷凝燃氣鍋爐時,還要使用調節技術,這樣可以依據熱負荷實際情況,讓設備自己控制火焰大小,使其始終保持最好的比例狀態中。使用這項調節技術,能夠把傳統鍋爐中大火燃燒與頻繁啟動停運狀態,優化鍋爐負荷,降低出力,增多設備工作時間,控制啟動與停止次數,從而達到節能目標,這種技術是在空氣預混技術基礎上,運用無極變速風機,把混合好的燃氣與空氣送入鍋爐中燃燒,保障空氣中CO2含量在合理范圍中。依據鍋爐熱負荷需要調節風機工作速度,控制鍋爐出力。如果不使用空氣預混技術,鍋爐火焰大小也能夠有效控制,但是燃料與空氣比例卻沒有辦法維系穩定狀態。通常情況下,空氣量是依據大火燃燒情況設置的,這樣就讓鍋爐小火燃燒時過量空氣太多、效率下降低,無法達到冷凝需求。
在西部氣田開發的帶動下,天然氣這種高熱值的清潔能源會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未來幾年,我國雖然依然是以燃煤為主,但是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在不斷下降,而燃油與燃氣的比例將會大幅增加,與其配套的設備也會大規模增加。以天然氣作為主要燃料的鍋爐,運行時排放的煙氣有著極高的溫度,其中水蒸汽(約19%)是氬氣熱量的主要載體,這部分熱量需要進行回收。冷凝燃氣鍋爐是在燃氣非凝結鍋爐基礎上,在煙道中加入了回收水蒸汽汽化潛熱的換熱器,這樣可以回收余熱、提升鍋爐效率,同時還可以吸收煙氣中酸性物質,減少環境污染。當前的凝結燃氣鍋爐容量較小,主要用于民用。而在西氣東輸的環境下,發電方面的大容量冷凝式燃氣鍋爐會得到廣泛運用。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為了獲得更高的鍋爐效率,合理降低鍋爐出水溫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況下出水溫度保持在60~70 ℃。例如,一臺90 kW 的冷凝鍋爐,功率是100%、鍋爐出水溫度70 ℃時,效率大概是98%;而在功率是30%、出水溫度30 ℃時,熱效率可以高達108%。在這個過程中要保障較低的回水溫度,回水溫度越低,則效率就越高。因此,只強調冷凝鍋爐最高值是不正確的,冷凝鍋爐實際運用熱效率取決于運用條件,這在設計選型時需要認真考慮。冷凝鍋爐可以使用在中央空調或生活熱水中,其在泳池地采暖等低溫加熱系統中熱效率可以實現最理想值。在一些國外地區經常使用的壁掛冷凝鍋爐與落地鍋爐,壁掛鍋爐作用在于家庭與小型商業供熱系統中,也能夠多臺聯機使用在大的供熱系統中(圖2)。落地式鍋爐經常用在一些大型供熱系統,也可以多臺聯機后用在更大的供熱系統。
圖2 壁掛冷凝鍋爐
在環保意識不斷加強和社會產業發展之下,冷凝燃氣鍋爐的運用逐漸廣泛。在設計冷凝燃氣鍋爐時,需要合理運用預混技術、防腐技術以及比例調節等相關技術,以此來讓冷凝燃氣鍋爐更加完善與高效。從這些技術上設計高效的冷凝燃氣鍋爐,促使其功能更加符合人們的運用需求,提升鍋爐工作效率,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與工作,進而促使整個行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