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祥
【摘 要】鄉村旅游社區中利益相關者主要有村民、旅游經營者、政府和游客,要實現鄉村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各利益相關者之間必須建立相應的協調機制。對鄉村旅游社區利益相關者的利益進行分析,了解各方的利益訴求,并制定以村民為主體、以政府為引導、以產業發展帶動各利益體共同發展,協調社區各方利益分配的機制,對實現鄉村旅游社區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Abstract】The main stakeholders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y are villagers, tourism operators, government and touris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corresponding coordination mechanism must be established among all stakeholder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y, understands the interests and demands of all parties, and formulates a mechanism of taking villagers as the main body, government as the guidance, industry development 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all stakeholders, and coordinating the distribution of interests among all parties in the communi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ommunity.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鄉村旅游;協調機制
【Keywords】 stakeholder; rural tourism; coordination mechanism
【中圖分類號】F59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4-0047-02
1 引言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國的鄉村旅游市場迅速增長。據測算,2018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超過30億,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1],鄉村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旅游重要的目的地。發展鄉村旅游對解決“三農”問題、美麗鄉村建設,實現生態文明,促進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促進鄉村經濟發展,當地政府與投資者紛紛致力于鄉村旅游業的開發中。但目前,鄉村旅游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如生態環境惡化、村民正常生活被打擾、社區關系緊張等負面影響。同時,由于部分村民不能平等參與到鄉村旅游社區利益分配中,對社區旅游業的發展漠不關心,甚至呈抵觸態度,這對鄉村旅游的發展非常不利。為了解決鄉村旅游社區中各利益主體之間的矛盾,實現鄉村社區的穩定和諧發展,就必須對鄉村旅游社區各利益主體協調機制進行研究,使已經邊緣化的社區村民向核心地位轉變,縮小社區各利益主體之間的貧富差距,以達到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2 鄉村旅游社區利益相關者
1963年美國斯坦福研究學院最初指出利益相關者是與主體利益密切相關的經濟群體[2]。國內保繼剛、鐘新民(2002)指出利益相關者有游客、政府、商業部門、本地居民、景點開發商等[3]。目前,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主要涉及的利益相關者有:村民、旅游經營者、政府和游客。由于各利益相關者來自不同的領域,擁有不同的資源和信息,相互之間是互惠互利的關系,只有正視各方的利益訴求,制衡各方利益,實施利益共享,才有可能實現鄉村旅游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3 鄉村旅游社區利益相關者利益分析
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利益相關者由于利益不同,決定了他們參與鄉村社區旅游業的目的也不同。
3.1 社區村民利益
鄉村旅游社區的村民是鄉村地域文化的代表,是鄉村旅游的重要旅游資源。鄉村旅游經營主體是生活在鄉村社區的村民,他們日常的生活習慣、耕作方式、民族風俗、飲食文化、語言文化、民族村寨、傳統建筑等都成為吸引游客的重要資源。由于鄉村旅游的發展,許多村民面臨耕地征用、土地流轉、房屋拆遷等問題,大多數農民的利益受到了挑戰。他們希望能夠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來更多的收入,提高生活質量。一些村民以開辦農家樂、販賣土特產品、提供餐飲美食、經營旅游項目、到外來旅游企業就業、出租房屋等方式參與到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中,共享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但與此同時,鄉村社區物價上漲、鄰里關系淡薄、生活環境惡化等問題,也讓他們對鄉村旅游的發展提出了質疑。
3.2 旅游經營者利益
旅游經營者是鄉村旅游主要運營主體,屬于鄉村旅游市場中供給一方,是鄉村旅游產品的主要提供者。旅游經營者參與到鄉村旅游業主要目的是希望通過從事旅游經營活動來獲取最大的經濟收益。旅游經營者組成的企業主要分為四類:一是外來企業;二是村委會牽頭成立的旅游企業;三是村民自發成立的旅游企業;四是鄉村社區里的能人自行開辦的旅游企業。他們的利益訴求是希望得到政府在融投資、稅收、貸款、土地流轉、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同時,得到村民的支持也是他們比較關心的問題。
3.3 政府利益
鄉村旅游社區中政府代表執政者,主要有管轄鄉村社區的上級政府和基層政府(也稱為村委會)。不管是上級政府還是基層政府,他們的利益訴求是一致的,他們參與到鄉村旅游發展中主要目的是帶動鄉村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在通過招商引資,振興鄉村發展;引進各類資金,治理鄉村環境;增加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增加社區就業機會;改善貧困狀況等。
3.4 游客利益
鄉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場是城市居民,由于鄉村具有較好的生態環境、民風民俗,使鄉村旅游成為城市居民回歸自然、追求精神享受的旅游活動之一。游客進行鄉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要體驗原生態、原汁原味的鄉土文化,追求更有品質和品位的生活。因此,游客進行鄉村旅游的利益訴求主要體現在對鄉村旅游產品消費滿意度上。適銷對路符合游客需求特征的旅游產品、高質量的旅游服務、高水平的管理體制等,可以提高游客旅游消費滿意度。
4 鄉村旅游社區利益分配協調機制
4.1 以村民為主體協調發展機制
村民始終是鄉村旅游發展中最重要的利益體,因此要建立以村民為主體的分配機制。鄉村旅游社區中各利益體在參與旅游業的過程中,首先要保護村民利益不受損害,在進行旅游決策中要保障村民利益不受負面影響,只有足夠重視村民利益,鄉村旅游業才會和諧健康發展。同時,在經營旅游活動過程中,各利益體要優先主動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對于特困戶、貧困戶要建立幫扶機制,激發貧困人口內生動力,讓全體村民共享鄉村旅游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4.2 以政府引導協調發展機制
政府是鄉村旅游社區利益分配主體,也是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協調者,在鄉村旅游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應帶頭出面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到鄉村旅游發展中,積極協調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土地利用問題,嚴格把關鄉村旅游項目的可行性,聘用相關專家對鄉村旅游社區參與者進行指導和培訓,利用高科技等智慧手段對鄉村旅游產品進行廣泛宣傳,專門為村民中有困難的利益體出謀劃策拓寬他們脫貧致富的門路,擴大鄉村旅游社區就業率,為鄉村旅游社區履行好相應的責任與義務,最終實現鄉村旅游社區各利益體協調發展。
4.3 以產業發展帶動各利益體共同發展
鄉村旅游融合了農村“三產業”的發展,緊密連結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具有綜合性的特征,是旅游業中重產業之一。它涉及旅游景區、旅游交通、住宿、餐飲、購物、通信、銀行等產業,共同構成了鄉村旅游發展的產業鏈。要使鄉村旅游業經濟、社會、環境等效益最大化,產業鏈上各利益體必須樹立共融、共創、共贏、共享的聯合發展機制,實行利益共享,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帶動各利益體共同發展,真正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5 結論
鄉村旅游社區發展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眾多,只有了解清楚各利益相關者的訴求,制定適合各方利益分配的協調機制,才能實現鄉村旅游社區“全民參與,共同致富”,促進鄉村旅游社區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休閑農業與農村旅游產業規模擴大:接待人數超30億人 收入突破8000億元[EB/OL].東方財富網,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90220/1144481141979.shtml.
【2】吳建南,閻波.誰是“最佳”的價值判斷者區縣政府績效評價機制的利益相關主體分析[J].管理評論,2006(04):47.
【3】蔣輝,蘇勤,曹超軼.旅游對目的地社會文化影響空間分異研究進展[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