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龍萍
【摘 要】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的一種全新教學手段,具有趣味性、針對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教師應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微課,使課堂教學最優化。
【關鍵詞】微課;優化;課堂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微時代”的到來,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也有了重大變化。微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筆者認為,教師如果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微課,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微課的特點
1.趣味性
微課以音畫視頻為主,其情景化的特質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針對性
微課的時間往往只有5-10分鐘,它是針對一個知識點(重點、難點)或某一個教學片斷制作的。教師需要搜集大量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提煉,制作成集“教學知識點、教學設計、教學評價、課堂練習、課后練習、教學反思”于一體的教學微視頻。微課短小精悍、主題突出、有很強的針對性,對比40分鐘的課堂更容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加強學生的記憶與理解,提高其學習效率。
3.靈活性
微課視頻可以在網絡上傳播,利用手機就可以觀看。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真正達到自主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進度調整觀看視頻的節奏,已經掌握的知識可以加速快進;沒有掌握的可以放慢進度、暫停或反復觀看。從而給學生仔細思考和筆記記錄的時間,便于學生復習舊知及學習新知。
二、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在深入研究教材內容后,將微課運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下面以PEP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的教學為例,談談如何運用微課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1.運用微課優化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生對要學的內容事先進行的自學準備。它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由于當前小學英語學科每周課時安排不多,預習這個環節在課堂教學中更顯重要。而小學英語預習作業的布置流于形式,缺乏目的性,教師對布置給學生的預習作業又缺乏必要的指導和評價,導致學生聽課效果不理想,課堂效率低。微課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這種現狀。在微課視頻中,教學點知識清晰化,學生的預習有針對性,為課堂教學的開展做好了充分準備。
在教學PEP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時,某教師在給學生布置預習作業時制作了一個微視頻“日期的表達法”。在這個微課視頻中,利用卡通形象“喜羊羊和灰太狼”代表“in”和“on”兩個不同的介詞及它們用在月份前和日期前的不同用法。學生通過觀看這個預習微課,能夠初步掌握日期的表達法,同時也能提前學習本節課的教學句型“Its in April.”熟悉的卡通形象和極具特性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聲音可以幫助學生區分“in”和“on”的用法,使得枯燥的教學變得活潑有趣,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良好的效果。課前預習“微視頻”,能夠吸引學生的觀看興趣,提高學生預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運用微課優化課堂導入
“微課”能夠有效服務于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情景化教學”。教師可以在新課之前穿插微課視頻模擬教學情境,創設真實的情境展開教學,打破常規教學受時間、空間局限的弊病。
比如:在教學PEP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時,某教師利用微課為學生創設“四月春游”的情境。教師課前制作“校園節日小講座”,利用微視頻介紹校園里“讀書節、科技節、春游、運動會、文化節、學科競賽”等小學校園里特有的節日的英語表達。用校園里與學生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的節日場景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們快速進入課堂教學環節,不僅復習了節日類單詞,更將傳統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隨著微視頻的音樂和圖片進入本課的新知學習,在“校園環境”中開始英語之旅。
在微視頻資料的輔助下,教師直接導入新課句型“We have a few fun things in spring. When is the school trip?”學生們在這樣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掌握對話,記憶深刻,學以致用。
3.運用微課優化新知教學
微課最直接的作用是能夠幫助教師突破教學重難點。教師在教學某個知識點時,可以對知識點進行系統的分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選擇針對性較強的微課,從而有效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習微課的過程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訓練聽、說、讀、寫技能。
在課堂教學PEP英語(三年級起點)五年級下冊Unit 4 When is Easter? Part A Lets talk前,某教師制作了微課“When的用法”,上傳網絡供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對學校節日進行問答,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課堂教學時,節省了大量講解的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可以開展師生、生生對話,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中有效學習和操練本課的重點句型:“When is …? Its in (on)…”可以進行小組合作交流,首先整理出需要討論的節日主題,其次,小組談論節日里的活動,展示成果與評價的過程就是小組同學把交流的成果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教師與其他同學對其點評,再次強調新授的重點句型。教師引導學? ? ? ? ? ? ? ? ? (下轉第10頁)(上接第8頁)
生在微視頻的學習中需要特別關注的地方,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對于微視頻中的微練習進行有針對性地集中講解,這樣更能幫助學生掌握本課的重難點。
在本節課的新知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合作探討的方式在情景、語境中完成問答校園節日的任務,并鼓勵他們說說在這些節日中都會做些什么,引導學生熱愛校園生活。培養了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能力和協作能力。
在新課結束后,教師也可以通過微課回訪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及時進行課堂反思。在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教師可以及時引導學生對課程進行不斷地回顧。采用微課回訪教學過程,能使學生在課堂中及時反思、回饋和交流,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學生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和教師交流,能夠進一步提高語言運用能力。
4.運用微課優化內容拓展
微課不僅適用于課前和課中,更能幫助學生總結歸納課堂所學英語知識,掌握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有利于課后知識的拓展和延伸。
在本課的教學中,某教師制作微課“中西方節日對比”,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的月份中西方都有哪些不同的節日及這些節日的特點。微課中選取四月的“復活節”與“清明節”為例,告訴小學生西方和我國文化的差異,使其了解每一種文化的特點,要尊重每一種文化。微課通過生動有趣的視頻和耐心的教師講解相結合,介紹了復活節和清明節的小知識,自然滲透文化知識。在微課結尾,教師鼓勵學生搜集更多中西方節日的知識,弘揚傳統文化。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每次在課堂上的講解學生大多不感興趣,且印象不深。通過課后微視頻的學習,再加上學生自己找資料后的歸納小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一旦因為缺課或開小差錯過老師的課堂講解,就會在學習過程中落下進度。而微課能夠及時幫助學生掃除課堂上遇到的“知識盲區”,因為微課能夠反復播放,使他們在課后對課堂上沒有聽懂或還存有疑惑的知識點進行反復“掃盲”。比如前面說到的微課“when的用法”“日期的表達法”等。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觀看視頻,追趕學習進度,提高學習效果。與此同時,微課視頻可以作為學生課后的輔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歸納課堂知識、完成課后作業,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可以隨時查看教師的講解和指導,微課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資源。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運用微課后,能使課堂教學容量更大、信息更多、密度更強、教學效果更好。微課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然而要加強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保證其適用性和實時性,還需廣大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姜曉英.微課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的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2017(07)
[2]楊飛鴿.微課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與反思[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04)
[3]王婧.“新新媒體”助力小學生英語學習[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