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介紹了基于虹膜識別技術的煤礦井下考勤系統在青龍煤礦的應用,系統主要由虹膜圖像采集裝置、出入閘機和數據處理計算機組成, 識別率高, 穩定性較好, 配合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了對標識卡是否正常和唯一性的監測,確保了人-卡一致,有效地提高了煤礦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關鍵詞:虹膜;考勤;人員定位;唯一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4.070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各業都在利用各項科技成果來簡化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水平,煤炭行業也不例外,在這種大環境下煤炭行業四化建設、減人提效逐步開展起來。目前大中型煤礦都建設了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但是由于各單一系統的局限性,礦井雖然能實時監測入井人員的數量、位置、軌跡等信息,但是并不能確保這些信息是真實有效的,主要原因就是系統存在漏洞,不能保證人-卡的一致性、唯一性。為了徹底解決此問題,研究應用了虹膜考勤管理系統融合人員定位管理系統,杜絕了捎帶卡、不帶卡等問題。
1 概況
青龍煤礦建礦以來一直使用天地(常州)的KJ69J人員定位管理系統,該系統具有被測目標“無負擔”、通行方式無限制、結構簡單、一站多點、雙向通信、安裝簡便等優點。定位卡識別速度快、精度高、并發識別數量大。由于定位卡使用卡扣固定于礦燈燈線上,存在隨意拆卸定位卡、人卡分離、替代考勤等違章行為,不能真實反映井下出勤人員實際數量及人員位置信息,給日常管理和安全生產帶來被動。
青龍煤礦使用KJ69J礦用人員定位管理系統主要組成部分有監測主機、網絡服務器、編碼發射器、定位標識卡、中繼器、不間斷電源、信號測錄儀、系統軟件等組成,具備實時監測、查詢、安全保障、考勤統計功能,適用于大中型煤礦的人員定位管理。該系統除人員位置信息查詢外,在井下發生險情時監控中心可向某個區域或全礦井發送報警撤退信號,能生成各種實時報表以及歷史信息報表并能打印保存。在井口信息站安裝的LED大屏幕可實時顯示當前井下各地點人員數量、所在單位、姓名、卡號等信息。依靠這套系統可靠的操作層、管理層有效的指揮生產、實現礦井調度現代化管理、安全生產科學管理創造了條件,尤其是在礦井反風演習、應急救援演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青龍煤礦的生產發展,對人員下井信息的管理及遇到突發事件指揮應急救援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
2 虹膜識別考勤系統原理
2.1 系統構成
一套虹膜識別考勤系統是由虹膜考勤柜機2臺(入井、升井通道各1臺)、虹膜注冊機1臺(便攜式)、管理計算機1臺、虹膜同步軟件1套、單翼閘機2臺(入井、升井通道各1臺)驗證計算機1(含驗證軟件)、顯示大屏1塊、融合軟件、數據庫等相關設備及軟件組成。每增加1組上下井通道則需要增加一組虹膜考勤柜機、單翼閘機和顯示大屏,其它軟件、計算機等則不需要增加。
2.2 工作原理
(1)人的眼睛虹膜隨著個體發育、年齡增長是保持不變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眼睛虹膜都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這個特征也決定了身份識別的唯一性。因此,將眼睛的虹膜特征作為每個人的身份識別對象,利用虹膜注冊機將用戶在系統中進行其身份信息(即虹膜信息)注冊,將虹膜錄入到系統后與職工的工號、人員定位發射器編號等個人信息進行綁定。
(2)錄入后的虹膜信息、人員定位發射器編號、職工工號等個人信息存儲到虹膜服務器上,利用監控環網與井口信息站考勤機聯網運行,提供給管理計算機查詢、比對等使用。
(3)在井口信息站安裝的虹膜考勤柜機2臺,串聯2臺虹膜識別儀,在虹膜考勤柜機處安裝2臺單翼閘機,閘機主要作為隔離通道,保證入井的有序性和限入性,并有安裝報警提示器。通過環網與虹膜考勤機實現互聯互通。
(4)考勤流程:
正常考勤:
虹膜考勤→虹膜信息、標識卡信息上傳數據庫比對,數據匹配→考勤成功→閘機打開,人員通過。
異常考勤:
標識卡缺電、故障、未佩戴、替卡等違章行為→虹膜考勤→虹膜信息、標識卡信息上傳數據庫比對,數據不匹配→考勤失敗→閘機不動作→自行整改或到管理部門反映情況,尋求幫助。
3 應用效果
從青龍煤礦安全生產的實際情況出發,為了準確實時統計井下作業人數,虹膜識別考勤系統與井下人員定位系統融合后進行聯合考勤,將虹膜識別考勤系統中的員工編號與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中的定位卡發射卡號進行綁定,通過兩個系統軟件接口共享調用數據,實現了人員唯一性檢測和井下實時人員位置查詢的無縫對接,能夠實時的、精確的統計井下各區域作業人數,發生緊急情況時能夠立即確認井下事故區域內真是人員信息,避免了人—卡不一致、井下人員數量與實際數量不一致等安全隱患,實現了人員有效調度管理,確保了安全生產。
另外,人員下井必須經過虹膜的閘機,只有虹膜考勤通過且和人員定位卡匹配才能打開閘機。所以虹膜識別考勤系統還能檢測人員定位卡的異常情況,諸如缺電、人-卡不一致、故障等,入井人員在進行虹膜考勤的時候如考勤異常則可以立即聯系管理部門,將問題告知管理部門及時采取更換定位卡電池等措施,為人員定位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駕護航,杜絕了任意拆卸定位卡、捎帶打卡、一人多卡、缺勤等違規行為。
4 結語
單個系統的運行暴露出了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將井下人員定位系統、井下虹膜識別考勤系統進行了系統融合,兩個系統取長補短、聯合運行,從而達到單個系統無法實現的功能。實現了對標識卡是否正常和唯一性的監測,確保了人-卡一致,有效地提高了煤礦智能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作者簡介:劉方健(1985-),男,江蘇贛榆人,本科,工程師,從事一通三防及礦井安全監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