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就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進行集體學習時強調:“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當前,與經濟社會發展交匯融合,并呈現出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特點的大數據,如何在互聯網領域中推進企業黨建創新發展,是新時代黨建工作亟待解決的新課題。貴陽作為全國大數據中心三大基地之一,貴陽傳化公路港黨支部與時俱進、順勢而為,運用大數據思維方式和技術手段,引領新時代大數據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大數據時代黨建特點及變化
當巨量數據正成為一種資源、一種生產要素滲透至各個領域時,擁有大數據能力,將會給企業帶來無窮的創新,帶給企業黨建工作新的特點和變化。
一是基層黨建工作理念的新突破。大數據使一切都可被標準化和數字化,然后被存儲、統計、分析,并進入到各種應用之中,通過積累過去、分析現在、預測未來,實現由數據到知識的轉化、由知識到行動的跨越,推動各項工作飛速發展。去年,貴陽傳化公路港黨支部運用大數據思維積極探索以微陣地、微黨課、微載體、微團隊為主要內容的“四微”黨建模式,得到了上級黨組織的高度認可,被貴陽市委組織部確定為創新型黨組織示范點。
二是基層黨建工作模式的信息化。大數據時代,黨建工作逐漸由傳統的面對面約談、書面思想匯報等方式,轉變為信息化的實時溝通交流,這就暢通了黨建工作的開展渠道。同時,隨著信息技術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人們獲取信息的時間和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些網民會通過互聯網對基層黨建工作提出相關優化建議,從而激發人們參與基層黨建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三是基層黨建日常管理的精細化。傳統的黨建數據庫信息并不豐富和完整,只能反映出黨員干部的基本信息;傳統的黨員學習資源數量和種類都有限,學習目錄、內容等都由上級黨組織發布和指導。可以說傳統的學習指導模式不適應于大數據環境下資源快速變化的需要。大數據時代,學習資源大量化和快速化產生,使得任何一個部門想要采集本領域的相關資源都成為可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深入了解黨員干部的需求,采集真正符合用戶需求的學習信息,通過制度保障和技術保障,實現資源的共建共享。
大數據為非公企業黨建發展帶來機遇
一是大數據技術為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提供了便捷。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技術的進步給研究工作送來了福音,樣本背后的更多細節浮出水面,諸多“歷史現場”被不斷還原和發掘。在具體的黨建工作中,黨員日常管理、黨員結構狀況、流動黨員管理工作等信息,就無須再做樣本分析而實現更精細化、個性化的管理,并在日后根據具體狀況不斷更新,從而為全樣本分析創造條件和便利。目前,阿里巴巴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了黨建信息系統,組織關系轉移、教育培訓、活動組織、黨費繳納、支部調整等均可在該系統中進行,基本實現了黨建狀態即時評估、黨建責任追溯監督、黨建過程痕跡管理,為黨組織和黨員考核提供了詳實依據。
借助海量數據和數學算法,通過大數據技術對基層黨組織基本信息進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通過大數據匯總,觀察基層黨組織建設中“黨員先鋒隊”“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是否有效落實,在工作作風方面是否收到群眾的有效反饋,通過大數據的科學分析進一步對創新型黨組織建設作出宏觀規劃。
二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將行為方式數據化。當我們擁有海量的數據,并且得到該數據源不斷地實時更新時,在具體操作方面,對微觀層面精確度要求適當降低,可以提高宏觀層面觀測的深刻性、全局性。
黨建工作在大數據應用過程中,要及時認識到這種變化。以黨建工作中黨員的思想狀態為例,每個人的思想都會通過日常具體行為表現出來,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將基層黨員的行為轉化為數據,并且不斷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序列上進行觀察分析。例如,可以重點關注以下方面:在原則立場大是大非面前,看其能否堅持公平正義;能否在黨的組織生活中自覺堅持民主集中制、加強黨性修養、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敢不敢挺身而出同“四風”問題及各類違紀行為作斗爭。
三是實現從“因果關系”向“相關關系”轉變。大數據的相關性分析有助于深層次的因果關系挖掘。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開展反腐敗斗爭、創新審計監察工作可參考這種轉變,從關注腐敗發生的因果關系,轉變為尋找一些事物發生的相關關系。近年來,傳化集團審計監察部以零容忍的態度先后查處了泉州公路港劉祖強事件、合肥公路港李從福事件,通過對相關數據“異常值”的精確抓取、關聯分析、比對研判,發現腐敗分子都是放松了對傳化文化和員工戒律的學習,忽視了思想改造,疏忽了黨性錘煉,把黨紀國法、企業組織紀律都拋在腦后,把道德底線、職業操守、契約精神丟到了一邊。只有加強黨性修養,端正價值觀,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壩,才能真正讓腐敗問題無所遁形。
大數據為非公企業黨建創新提供技術支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強改革創新本領,善于運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非公企業黨組織必須抓住互聯網時代帶來的機遇,進行精準化的數據分析,實現基層黨建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一是用大數據技術增強黨員學習教育實效。基于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的黨員學習教育,要創新學習內容與教育方式,實現黨員學習的個性化需求與教育活動的多數據模塊關聯共享。首先,在滿足黨員學習個性化需求上,應用大數據技術追蹤不同職業、不同崗位、不同年齡段的黨員干部及普通黨員在學習內容、學習時間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開發出適應性強、能夠滿足黨員個性化學習需求的在線學習教育平臺。比如,傳化集團開發的紅色在線黨員學習微平臺,已成為黨員干部開展學習教育的“移動圖書館”和“掌上知識庫”,其中,“三會一課”“學習問答”等模塊,以快捷實用、操作簡單、內容豐富為標準,增加了黨員干部的體驗感。其次,在黨員教育平臺建設上,充分運用大數據實現多數據模塊關聯共享。2015年3月,貴陽市聚力大數據打造包含黨建APP、“四位一體”干部管理、黨務公開、黨員干部教育、領導干部個人誠信、視頻云服務六大應用系統為一體的黨建紅云平臺,初步探索出一條“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新路子,實現了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橫到邊、縱到底”的數據采集、分析、查詢、追蹤和應用。最后,在地理碎片化上,黨建不再只有面對面的一種形式,而可以實現異地互動,并且各地的黨建方式與技術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論壇、內外網、視頻照片分享站,更加便利地獲得交流。
二是用大數據技術提升黨員活躍度。大數據技術能夠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的針對性,精準獲取黨員群體中個性分布特征,分析他們的性格、愛好、興趣點等,通過這些分析了解黨員在目前階段的需求以及未來可能產生的需求,判斷其中哪些需求是合理且利于該黨員發展的。傳化集團將大數據和黨建有機融合,打造以管理E家、服務E家、學習E家、能量E家、活動E家、紀檢E家六大模塊為主要內容的“黨建E家”平臺,為實現黨員服務管理“精準到人”提供了詳實數據支撐。
大數據技術還可以提升黨員的活躍度,根據當前的需要制定出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參與活躍度及反饋效果,從而改進活動的流程和內容。比如,運用微信平臺整理黨員近一段時期的閱讀狀況,發布最受黨員歡迎的書籍信息,推送受歡迎的推薦書目等活動。
三是用大數據技術優化人才培養途徑。大數據技術呈現出來的數據特征,不只體現出社會性、整體性,同時也展現出個體性,即個人的信息海量地存在于數據庫中。這種個人的大數據會使對特定人員的深入觀察和長期觀察成為可能。“大數據+黨建”技術平臺可以通過一定技術手段分析黨員群體的政治素質、個人修養綜合評價指標,雖然所獲得的判斷并不一定是最后的結論,但是可以使黨組織形成預判,有利于黨員教育和黨員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并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模式,以使黨員的培養與管理收到人盡其才的效果。傳化集團運用大數據在傳化網上開通“傳學堂”,讓黨員青年干部隨時在線學習交流,實現了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