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固體廢物污染是經濟快速發展的產物。本文在分析固廢危害的基礎上,闡述固廢資源利用的原則,并分類重點闡述了固廢資源利用的技術方法,最后說明固體廢物資源化的利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一個朝陽產業。
關鍵詞: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1.035
0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固體廢物的產量不斷增加,固廢造成的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固體廢物回收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還可以減少固體廢物的環境危害。同時,廢物資源可以回收和綜合利用,以實現最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1 固體廢物的危害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人類活動中喪失原有使用價值或被拋棄放棄的固體、半固體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物品,以及根據法律和行政法規包含在固體廢物管理中的物品和物質。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危害很多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
(1)侵占土地:如果固體廢物不能及時處理和處置,將占用大量土地,從而破壞地貌,植被,自然景觀和農業生產。
(2)污染土壤:如果固體廢物處理不當,有害成分很容易通過地表徑流入土壤,殺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壞土壤結構,從而導致土壤條件惡化。
(3)污染水體:固體廢物可通過自然降水、隨風漂移等方式進入地表徑流,從而進入河流和湖泊等水體,造成地表水污染。
(4)破壞大氣:有些固體廢物由于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等,有些固體廢物由于發酵而釋放出大量易燃,有毒有害氣體。這些氣體都會直接擴散到大氣中并污染大氣。
(5)有毒有害:一些固體廢物也可能造成特殊損壞,如燃燒,爆炸,接觸中毒和腐蝕。
(6)毒害人類:固體廢物還可以通過植物和動物間接損害人類健康,例如食物鏈中的重金屬污染。
2 固體廢物資源化的原則
固體廢棄物通常具有相當大的資源再利用價值,并且應該基于資源化原則,采取綜合管理策略,促進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有效利用。固體廢物利用的基本原則如下:(1)技術必須可行;(2)經濟效果明顯;(3)在盡可能靠近固體廢物排放源處處理利用,以減少再污染,增加固體廢物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投資;(4)回收產品應符合國家相應的質量標準,具有市場競爭力。
3 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
固體廢物種類眾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大致可將固體廢物分為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固體物和危險廢物。
3.1 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
在城市化進程中,固體廢物的產生不可避免,針對產生的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進行資源化利用方式也多種多樣。例如,通過焚燒回收熱量,通過熱解回收燃料和氣體,通過厭氧發酵回收沼氣,并產生生物肥料[2]。(1)通過收集高熱量固體廢物經受高溫熱處理,固體廢物中的可燃成分與氧氣反應釋放熱量,再以熱能形式將這些熱量進行回收,作為城市供熱使用。(2)熱解是利用固體廢物中的熱不穩定性使其在缺氧或厭氧條件下熱分解以產生可燃氣體,油和固體碳。(3)生物發酵則是將城市垃圾等有機物進行厭氧發酵,經過產酸階段和產甲烷階段,進而生成沼氣,可作為照明、熱源等資源使用。
3.2 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的利用是實現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我國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方法:(1)生產建材;(2)回收或利用其中的有用成分,開發新產品,以取代某些工業原料;(3)筑路、筑壩與回填;(4)生產農肥和土壤改良。例如:工業固體廢物中的塑料,樹脂,橡膠等可通過熱解產生可燃氣體如氫氣。純碳或聚合的聚合物碳質材料,以及甲醇等燃料油;高爐渣、煤灰等固體廢物可以作為建筑原材料或吸附材料等實現資源再利用;大力回收舊家用電器和電子廢物,將其重新拆解利用,從源頭以盡量減少廢物的發生。
3.3 危險廢物資源化處理
一直以來,危險廢物的處置一般都采用安全填埋、固化法、化學法以及高溫焚燒等方式,綜合利用效率很低。隨著我國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技術的不斷發展,危險廢物資源化的利用技術也得到空前發展,在重金屬、污泥、電子廢棄物方面都有長足發展,見下圖1。在電子廢棄物方面,隨著我國電子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生產,也越來越多的電子廢棄物產生,將電子廢棄物進行拆解、物理分選后,采用超聲協同技術進行浸出回收,將有效利用電子廢棄產品。在危廢污泥方面,采用水泥窯協同處置是近年廣泛使用的一種技術。污泥通過不同方式的前處理,進入水泥窯高溫煅燒,不僅可以去除粉煤灰中的二惡英,還可以固化重金屬。飛灰經過處理后能夠代替水泥原材料,從而能夠循環利用廢物。在重金屬方面,利用熱等離子技術和熔融技術,將重金屬富集和分離,起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4 小結
在日新月異的今天,固體廢棄物資源處理技術的應用和產業化將具有廣闊的前景。他不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資源和能源的消耗,而且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固體廢物的產生,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廢物中有用資源的回收和綜合利用。從而取得巨大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陶春霞,周硯屏,翁明啟.工業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現狀及展望[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11):37-38.
[2]孫一峰,林妍妍,王文娟等.固體廢物資源化[J].化工技術與開發,2012,41(01):44-47.
作者簡介:王新華(1985-),男,山東煙臺人,大專,從事水污染控制、危廢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