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超
觀光何必去南方,古城紀莊似蘇杭。觀景河北到處走,萬畝園林全都有。這是近幾年千千萬萬的游客對紅色旅游小鎮古城紀莊的一致評價。但是,這片萬畝園林三十年前卻是平原上的“小沙漠”,而古城鎮紀莊村曾是抗日救國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日軍司令岡村寧次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宣布并實施“五一大掃蕩”行動,其勢力迅速在冀中大地上蔓延。當時的回民支隊兩千余人,而敵軍有數萬裝備精良的炮兵部隊、步兵部隊及裝甲兵部隊,泊鎮(今泊頭市)及交河兩仗卻打得日軍落花流水,很快,整個回民支隊處在了敵人“鐵壁合圍”的中心。六月一日晚,回民支隊轉入河北阜城縣境內,面對“梳篦”戰術,司令員馬本齋和各指戰員商討后決定,阜城縣古城鎮的高紀莊(高莊和紀莊)很可能成為敵人“合圍”的一個弱勢位置,于是命令部隊連夜向高紀莊進發。黎明時分,部隊到達高紀莊,找到了地圖上那個千頃洼上萬畝的“叢林”,卻發現只有矮叢短樹,大樹少之又少,根本沒有可以隱藏的地方。緊急之下,只得命令隊伍隱蔽嚴密并分為兩部分進駐高紀莊。
六月二日早晨五點多,阜景公路上出現了大批運兵汽車首尾相連,其他敵軍則自西向東逐步推進,日軍還以為回民支隊在孫鎮一帶,過了一個多小時,日軍隊伍才完全離開高莊,大家都松了一口氣。
高莊順利脫險了。就在這時,紀莊已經展開了白刃戰,刺殺日軍十三人,有一個鬼子在逃跑過程中鳴槍引敵,瞬時,行進的日軍與支隊一大隊展開了激戰,從漫河鄉據點正在向東推進的日軍也撲向紀莊。司令馬本齋聽見槍聲,立即向西面猛沖猛打,為了殺出一條血路,三中隊馬守增和三小隊崔俊辰在馬國忠隊長指揮下,冒著槍林彈雨,繞到日軍地溝沿,成功干掉了日軍一個機槍陣地。隨后,馬慶功中隊長奉命向日軍制高點沖殺,劉世昌政委正帶領戰士奮勇殺敵,日軍機槍萬惡的火焰卻撲向了他,戰友王漢杰看到后,迅速推倒了劉世昌政委,自己卻身中數彈,鮮血直淌,他用盡最后一絲力氣,從口袋里拿出帶著體溫的玉米餅子,遞給政委:“首長,快撤吧!”為掩護二、三大隊突圍,馬國忠被一發炮彈擊中,頓時鮮血直涌,馬國忠隊長強忍著劇痛把衣服撕開后纏在腹部,繼續奮勇直沖。三大隊長馬永標率“光榮隊”沖鋒中,軍馬不幸被炮彈所傷,馬永標隊長落馬后中彈犧牲。正在血戰中,不出馬司令戰前對天氣的判斷,一陣狂風在這片沙地驟然刮起,二、三大隊順勢殺出重圍。
馬國忠隊長見二、三大隊撤離完成后,奪過戰士手中的一把長槍,下達撤退命令,警衛和戰士正要扶他一起走,不料敵人忽然朝這邊沖來,馬隊長抬起步槍指著警衛和戰士們:“我不行了,你們快撤,這是命令!快撤!”戰士們只好含淚撤離,馬國忠隊長找到掩體后,繼續阻擊敵人,直到打完最后一顆子彈,傷口淌出的鮮血染紅了千頃洼的這片沙土地。
這場慘烈的突圍戰,也是中國抗戰史上一次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回民支隊以八十八名英雄的壯烈犧牲,殲滅了數百名日偽軍。當馬本齋司令員拿到傷亡名單時,毅然決定連夜重返古城鎮高紀莊,用回族禮節埋葬了犧牲的戰友們。一九五七年劉世昌調任空軍副政委后,幾乎每年都去高紀莊看望長眠于此的戰友們,原五中隊隊長,后任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的馬慶功、劉世榮夫婦,去世后也和這里的戰友們長眠一起。
沙地楊柳舞東風,碧海泛波歌盛世。如今的紀莊村在古城鎮黨委的帶領下,成為聞名遐邇“三區四處十八景”的紅色旅游小鎮,將百姓脫貧致富和銘記歷史真正結合到了一起。(責任編輯 王瑞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