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同的樂器會產生不同的聲音,在我國傳統民間樂器中并沒有鋼琴,但鋼琴傳入我國后就在我國音樂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傳統音樂為素材的鋼琴改編曲中,如何將這種外來樂器與我國傳統民歌完美融合在一起,通過鋼琴來彈奏出中華民族的獨特韻味?如何用鋼琴這種新穎的演奏手段來使我國傳統音樂得到創新和重生?這是我國所有鋼琴音樂家所思考和探索的問題,也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本文將以王建中老師創作的《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為例,對民歌元素在中國鋼琴改編曲中的融合和應用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把握鋼琴演奏在我國傳統民歌中的應用。
關鍵詞:鋼琴 改編曲 民族融合
鋼琴是西方音樂中的主流樂器,其在音樂的創作、表達以及內涵上都與我國的傳統樂器有所不同,如何將其融入到我國民族音樂中,使其表現方式中國化,或者說如何使民族音樂鋼琴化,這都是我國作曲家們思考的問題。《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其旋律奔放、節奏自由,在王建中老師的創作中,其有效地將中西方音樂特點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展現了音樂的藝術魅力,本文我們將就此展開探討。
一、關于《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山丹丹是花朵的名字,遍布在我國黃土高原的石縫中,嬌艷、頑強而有魅力。《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由我國陜北信天游民歌改編而來,原名叫《山丹丹開花背洼洼里紅》,其有著陜北民歌自由疏散的特別韻味,歌唱起來讓人覺得蕩氣回腸,使人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國人在艱苦條件下依然保持的堅定信念以及黨和人民之間的真摯情誼。《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典型的中國民歌,王建中老師將其進行改編,在新的音樂中融入了鋼琴的表現手法,用鋼琴語言重現了民族唱腔的意境,并且加入模仿民族樂器的演奏技法,使曲譜中有著濃濃的中國音樂意境。
二、民歌元素在鋼琴改編曲中的融合與應用
(一)民族器樂與鋼琴的融合和應用
鋼琴的演奏具有多聲部音樂的特性,這使得鋼琴有著非常豐富的音樂表現力,可以幾近完美地演奏所有的調式。所以,演奏中國曲調也是可以駕馭的。在民族器樂與鋼琴的融合中包含兩方面:一方面是要注意創作中和聲的民族化。鋼琴音樂中和聲是其突出特點,但對于我國傳統民族音樂而言,卻大多更注重單一性,大多用單一旋律來表現,如:嗩吶、竹笛、琵琶等。因此我們在用民族音樂改編鋼琴曲時,作曲家一定要注意這一問題,要通過鋼琴表現出中國民族音樂的神韻特色。另一方面是加強創作中鋼琴對民族器樂的音色模仿,我國的民族樂器各具特色,每一種都具有獨特的音色特點和獨特的音響效果,都集中體現了我國人民獨特的生活智慧,也是我國民族音樂、我國民歌的獨特靈魂。在進行民歌的鋼琴曲改編時,需注意民族元素的保留,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表現傳統樂曲的神韻。以《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為例,在王建中老師的改編曲中,他首先模仿了竹笛明亮而高亢的音調來傳達信天游自由明快、淳樸大方的節奏,然后在中段部分,再通過模仿古箏音效的琶音來將演奏由慢向快轉變,整個作品還運用了不同的演奏手法模擬多種民間樂器,如古箏、竹笛、鈸、鑼和腰鼓等。通過樂器的模仿體現了明媚燦爛的陜北風光。在演奏過程中用鋼琴曲將民族元素與西方鋼琴技法很好地融合,用琶音和裝飾音來表現出民歌的甩音,把聽眾直接帶入陜北的風情之中。
(二)民族文化與鋼琴作品的融合和應用
我國的民歌來源于人民的生活故事,它與其他音樂體裁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它是有歌詞的、有故事的,而這正是我國民族音樂的文化語言。要成功改編,就需要將這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內涵融入到鋼琴作品中去,以此增強鋼琴音樂的民族化。《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典型的信天游,其有著明顯的地方特色,也有著我國典型的民歌特色,蘊含了美好的故事,描述了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時,正逢滿山的山丹丹開花的美麗情景。通過歌聲,讓人仿佛看到晨曦時分,太陽初升,一片片山丹丹花含著露水,在微風吹動下,輕微顫動的嬌艷景象。在改編時需要將這種民族文化語言融入到鋼琴曲中去,如在《山丹丹開花紅艷艷》一曲中,王建中在改編時則完美地將故事背景融入到鋼琴曲中,引子部分他采取了多次保持音記號,演奏時保持足夠的拍數,以此來表現信天游高亢的節奏,也表達了看到紅軍歸來的喜悅,暗示出看到新中國崛起的興奮,期間還運用變異性五聲式和弦與三度疊置和弦的結合,來體現明媚燦爛的陜北風光,表達出陜北人民的興奮、喜悅,最后用一連串的音型非常形象地描繪了黃土高原的氣息。
三、結語
鋼琴有“樂器之王”之稱,用鋼琴來表現民族風格是我國音樂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因此我們必須要進一步探究,特別是在如何采用世界樂器鋼琴來表現我國民族特色音樂神韻方面,如何將民族元素融入到鋼琴中去,向世界人民傳達中華民族的音樂神韻,是我們需要探討的。本文我們僅從民族文化語言和民族器樂的融入進行了探討,但要實現中西方音樂的完美融合,還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和探索才行。
參考文獻:
[1]李靜.中西音樂美學元素的融合——以鋼琴曲《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為例[J].藝術評論,2016(06).
[2]劉崢,張瑞蓉.鋼琴改編曲中民族元素運用之管窺[J].黃河之聲,2014(15).
(作者簡介:陳文學,女,山東科技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鋼琴表演)(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