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中,鋼琴在藝術文化領域脫穎而出,因為它擁有獨特的、廣泛的音域和極強的表現力,成為“樂器之王”。本文將通過對智能鋼琴的介紹,闡述智能鋼琴在兒童啟蒙教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在教育教學中的影響。
關鍵詞:智能鋼琴 傳統鋼琴 鋼琴教育
在當今互聯網盛行的時代,文化教育在社會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學習鋼琴已成為普通民眾培養音樂素養的渠道之一,鋼琴學習也逐漸走上大眾化道路。
一、智能鋼琴簡介
世界上第一架鋼琴由意大利人所造,距今已有幾百年的歷史。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出現了智能鋼琴,智能鋼琴是對傳統鋼琴的改造和創新,但又與電鋼琴有著天壤之別,智能鋼琴的特點是在保持傳統鋼琴音樂特性的基礎上,全面應用網絡技術,改造和拓展鋼琴的結構和使用功能,為學習者帶來學習鋼琴的樂趣和便利。
(一)智能琴譜
智能鋼琴的樂譜是只要連接網絡時,就可以在智能鋼琴樂譜的顯示器上查看,可以隨時搜索你想要的琴譜。在表演者演奏的同時,智能琴譜還可以自動翻閱,幫助你糾正節奏錯音的相關功能。
(二)自動演奏
在上世紀的歐洲就使用過機械式自動鋼琴,這種鋼琴的原理是在傳統鋼琴的基礎上加了一個移動播放器,這種早期的“智能鋼琴”實質是靠機械實現自動播放的,之后隨著無線唱片的興起才被淘汰。現在,智能鋼琴的技術不斷完善,甚至實現了遠程教學,在不同的城市或者國家,只要連接上網絡,就可以在不同地區看到演奏者的表演,為學習者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二、智能鋼琴與傳統鋼琴的區別
智能鋼琴是一個新興事物,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和局限性,有著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智能鋼琴具有多媒體教學、互動學習軟件、游戲化練習等,更適合年齡較低的學生,其中,樂理知識、聽力訓練都采取小組課教學。智能鋼琴具有靜音的效果,學習者可帶上耳機進行鋼琴的練習,從而不會影響他人。但智能鋼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智能鋼琴雖能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但這種“游戲化”教學會讓人比較容易忽視重點,會讓孩子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音符上,從而忽視了節奏和音樂的流動性。在練習的同時,也會忽略手型指法和音色的處理,容易造成折指和手掌塌陷等毛病。智能鋼琴在一定程度上會讓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自主能力,思維模式會受到限定,所以不利于鋼琴學習的長久性。
傳統鋼琴是精細化的一對一教學,對手型、鋼琴技術、音色的處理和讀譜能力都有著苛刻的要求,要想彈出完美的音色來傳達作者的情感,是對演奏者觸鍵技巧的考驗。但傳統鋼琴對于初學的兒童來說,過于專業化,單調枯燥的技巧訓練容易造成孩子學一門、恨一門的現象。
三、智能鋼琴在教學中的運用
在鋼琴的教育中,可分為啟蒙、初級、中級、高級這四個階段,其中,啟蒙階段最為重要,可能直接影響著后面三個階段的學習。
在兒童成長發育時期,大腦是發育最敏銳、最快的,他們的求知欲望強、感知敏銳性強,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思維和想象力都具有天馬行空的特點,自我控制力較差,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在兒童初學鋼琴時是相對枯燥乏味的,會造成坐不住或學不下去的表現。但智能鋼琴連接了網絡后,把靈動的音符變成了可跳動的色彩音,抓住了孩子的眼球,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孩子可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曲目,激發孩子們學習鋼琴的樂趣,讓孩子在鋼琴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快樂和童趣。
兒童在初學鋼琴時需要堅持不懈的練習,但單一枯燥的練琴模式會使孩子產生厭倦、排斥心理,從而保證不了練琴的時間和效率,在智能鋼琴的集體課中,孩子們可以互相交流、互相競賽,培養孩子養成練琴的習慣,增強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智能鋼琴具有糾錯的功能,在孩子練習時,若孩子年齡較小且家長不懂五線譜的相關知識,智能鋼琴的“糾錯”功能就派上用場了。當孩子音符、節奏等彈錯時,智能琴譜會自動標紅,讓孩子可以及時改正錯誤,即便對鋼琴一無所知的家長也可輔導孩子練琴,檢查孩子出現的錯誤,提高練琴的效率和學琴的進度。智能鋼琴還具有伴奏的功能,當初學的兒童在彈奏簡單的曲目或者是單手彈奏時,智能鋼琴的伴奏會彈奏其他聲部的音樂,讓曲目更加悅耳動聽,使兒童在演奏時有自豪感和滿足感,讓孩子的童趣在學習鋼琴中得以體現。在演奏的過程中,一定是思想走在手指的技巧的前面,這樣演奏出來的曲目是有靈魂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曲目的節奏和音符的準確度,從而忽視了作品的完整和感情的傳達。在學習新的作品時,會先讓孩子聽將要學習的曲目,讓孩子對新的曲目有了大致的方向和了解,才開始對曲目的學習,從而讓孩子提高對作品的想象力和表達力。
參考文獻:
[1]莫婷,李豪.論鋼琴技術輔導兒童鋼琴教育的興起和運用[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7(06).
[2]代百生.鋼琴藝術三百年[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
[3]曾穎.從兒童心理特點談兒童教學[J].大舞臺,2012(01).
(作者簡介:朱亞男,女,碩士研究生,延安大學魯迅藝術學院,研究方向: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