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思想意識的不斷提升,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幼兒教育是基礎性教育,影響著幼兒未來的發展。幼兒教育的發展推動了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隨著幼兒教育發展要求的提高,對學前教育專業也提出了更具有導向性的要求,在部分人看來,學前教育專業對舞蹈技能的掌握只停留在能帶領幼兒律動,這是比較淺顯的認識。
關鍵詞:高師學前教育專業 幼兒 舞蹈創編課程 教學研究
舞蹈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舞蹈創編能力是舞蹈學習的基礎,通過舞蹈創編,學生可以綜合掌握多種知識。舞蹈教學包括舞蹈動作教學和舞蹈理論教學,通過對學生進行舞蹈創編教學的培養,可以使其掌握創編舞蹈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后期開展教學。
一、舞蹈創編能力在幼兒教學中的體現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完善,幼兒園對幼師的選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更多是對幼兒思維能力的訓練,而不是知識的學習。因此,對于幼兒的教學要更加具有靈活性,作為幼師只有先具備一定的舞蹈創編能力,才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一些簡單的舞蹈,培養幼兒的舞蹈興趣。另外,幼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幼兒的具體情況創編一些適合幼兒不同階段學習的舞蹈,使幼兒的教學更加豐富多樣,也越來越受到幼兒的喜愛。幼兒園在招聘幼師的時候越來越重視幼師的舞蹈創編能力。
二、高師學前教育幼兒舞蹈創編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教學對象缺乏興趣
高校幼兒舞蹈創編課程一般開設在高年級學期,前序課程有舞蹈基礎,對于幼兒來說對自己的身體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力,也有基本的肢體表達力和肢體協調能力。但是對于創編人員來說,思維和素材非常重要,如果前序課程沒有很好地讓學生在這兩個方面得到積累,那么學生接觸起來很難有信心和興趣。
(二)教學方法陳舊單一
現階段舞蹈創編課程的教學方法出現兩個極端,一是教師不敢放手,而是運用“口傳身授”的傳統舞蹈教學方式創編,完全忽略了學生的主觀性;二是教師太過于放手,沒有太多的技法支撐就讓學生進行創編,導致學生無從下手,找不到創編的合適方法。
(三)教學內容忽略專業特點
舞蹈創編內容成人化也是現階段舞蹈創編課程的問題之一。幼兒舞蹈創編的教材多數以理論為主,作為技能課它缺少相關的教材指導。
三、高師學前教育提升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措施
創編能力可以進行培養,在高師的學前教育過程中,應結合創編教學的特點,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進。
(一)以興趣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創編積極性
創編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一個長期的專業知識積累過程。學生的創編興趣對培養創編能力至關重要,學生在剛開始學習創編的時候可能覺得比較難,因此,必須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調動學生的創編積極性。
(二)分析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學習幼兒舞蹈創編理論
舞蹈創編是針對兒童舞蹈進行創編的活動,因此,其在創編舞蹈的過程中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高師院校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創編引導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舞蹈創編最終要服務于幼兒,因此不能以成人的思維分析、選擇舞蹈創編的內容。
(三)通過參加實踐活動體會舞蹈創編的樂趣
在高師學前教育舞蹈創編教學中,要將課堂的理論知識學習與課外的實踐活動相結合,如此可以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提升。由于學生在剛開始的學習中對舞蹈創編毫無頭緒,因此,教師可以先用命題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教師可以確定一個主題范圍,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創編的難度。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可以更加有效地訓練學生的創編能力。學前教育可以多參與學校社團以及社會等單位組織的一些舞蹈表演活動,在參加舞蹈活動過程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舞蹈基本功,還可以準確地把握舞蹈的難易程度。通過不斷練習可以使自己的舞蹈動作更加流暢,形成自己的舞蹈風格,這對于在教學中靈活地進行舞蹈創編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從教能力直接影響其后期的教學效果,對幼兒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高師院校教師應該注重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舞蹈創編的技巧。
參考文獻:
[1]陳琳.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幼兒舞蹈創編課程教學初探[J].好家長,2017(57).
[2]周丹.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創編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2016(12).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西民族師范學院2017年度教學改革項目“實踐導向下的高師學前教育舞蹈課程構建”(項目編號:JGYB201717)。
(作者簡介:楊飛雪,女,碩士研究生,廣西民族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前舞蹈教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