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將以“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為例,論述學術類圖書的營銷策劃方略。
關鍵詞:學術類圖書 營銷策劃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讀者對學術類圖書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關于如何做好學術類圖書的營銷策劃,使其更好地走進大眾視野并為大眾認可這一問題,筆者以自己曾參與編輯策劃的“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為例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第一,充分的項目論證。在項目構思立項之初,需要做好大量的準備工作。伴隨著新時代以來文化藝術事業的大繁榮大發展,我國藝術學各領域研究也在不斷深入,新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斷涌現。但這些作品大多零散且不成體系,很難為學術研究作參考,也無法為公眾所了解,而學術文庫的出版將首次實現對我國當代文化藝術學領域研究成果的系統梳理,必將有力推動我國文化藝術的發展繁榮。項目確定后,我們與每位作者就書稿的形式、內容等,進行了多次磋商,為使其更好地呈現在大眾視野,著實花費了很多心思。
第二,挖掘圖書本身的價值。“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是系統總結我國文化藝術學理論前沿發展的大型出版項目,學術內容包括戲曲、音樂、美術、舞蹈、話劇、影視、攝影、建筑藝術、文學、藝術設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學者們以新的觀念與方法,對各門類藝術史論做了新的揭示與概括,充分著眼現實,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對當前文化藝術發展趨向的敏銳觀察與深刻洞見”,將學術性與資料性完美結合,既有利于學術研究,也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第三,提煉圖書的鮮明特色。“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藝術研究領域一流學者著作的首次整體呈現,是中國當代藝術學研究成果的系統梳理和全面總結,幾乎涵蓋了文化藝術的所有門類,不僅讓讀者看到了我國藝術學理論前沿的許多重要成果,同時也可以勾勒出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文化藝術發展及其理論研究的時代軌跡,有著整體性、代表性、全面性、創新性的鮮明特色。
第四,精美的裝幀設計。學術類圖書的封面整體設計要高端、典雅,風格要簡單、大方。本叢書的封面設計經歷了十多種構思方案才得以確定。全書16開,軟精裝形式,封面采用240克高階映畫。封一統一使用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字的形式,采用壓凹工藝,封底采用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紅色印章,封一和封底風格統一,顯示出中國藝術研究院的文化藝術底蘊。內頁采用75克龍口膠,紙張具有很高的平滑度及光澤度,可以更好地呈現出作品的藝術特色。在內文設計上,為了使圖書讀起來相對輕松,內文標題設定非常清晰,在內容的編排上,所有注釋統一規范,須醒目呈現,等等。
第五,主編和作者具有影響力和權威性。本叢書由文化部原副部長王文章擔任主編,文庫的編輯委員和作者均為文化藝術學領域的一流學者,其著作足以展示當前我國藝術研究領域的前沿水平。如莫言(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郭漢城(著名戲劇理論家、劇作家)、馮其庸(著名紅學家)、田青(著名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吳為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雕塑院院長,中國美術館館長)、范曾(著名書畫家、學者)等。
第六,制作宣傳手冊。我們專門針對此叢書制作了精美的小冊子。既有關于叢書的整體介紹,也有單冊作品的內容介紹、作者簡介等。小手冊四色印刷,輕便、美觀,非常方便向讀者和分銷商、零售商宣傳和展示。
第七,召開新書發布會。針對本叢書,我們召開了新書發布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100多位專家學者如范曾、呂品田、方李莉等,以及北京電視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安徽出版集團多位領導出席發布會并講話。會后,北京衛視對學術文庫新書發布會進行了報道,《光明日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北京晚報》《人民政協報》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全面追蹤報道。 《中國文化報》更是對“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進行了專版報道。
第八,公益贈書。為了使學術文庫的優秀學術成果更大范圍地惠及讀者,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北京時代華文書局進行了聯合贈書活動,向新疆、西藏、云南等多地的圖書館和大學捐贈了圖書,不僅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更是對邊疆文化發展的支持,使圖書走進這些高校和圖書館,發揮了圖書的社會效益,這可謂一次“心靈工程”。
第九,多元化開發。學術文庫陸續出版后,我們挑選了部分知名度高、影響力強和市場潛力大的圖書進行了重新策劃包裝,出版了布面精裝本,并制作了精美的宣傳折頁。
學術類圖書是一個國家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出版代表中國文化水準、反映中國藝術發展前沿的優秀文化藝術作品,讓國人系統地了解我國戲曲學、音樂學、美術學等領域所取得的新研究、新發現、新成果,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每一個有志于學術領域的出版人,都應挑起重擔,為我國學術類圖書的發展繁榮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王文章,馮其庸.“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敝帚集》[M].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有限公司,2015.
(作者簡介:周海燕,女,本科,北京時代華文書局有限公司,中級,研究方向:編輯出版學)(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