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莊
孟森《心史叢刊》所收《奏銷案》一文,引婁東無名氏《研堂見聞雜記》“吳下錢糧一案”條云:“紳士當解刑部,可數百,吾郡顧兼山贄、顧松交予咸、沈韓世奕輩極力營斡,遂得免解。”(中華書局二00六年版,14頁)
按,其內“沈韓世奕”四字,“沈韓”之下脫去“倬”。法式善《清秘述聞》卷一三:“編修沈世奕字韓倬,江南昆山人,乙未進士。”(中華書局一九八二年版,393頁)錢泳《履園叢話》卷一七:“沈韓倬公名世奕,長洲人。先世自玄谷以下積德累仁。世奕登順治乙未進士,官翰林。”(上海古籍出版社二0一二年版,300頁)以奏銷案革職。葉夢珠《閱世編》卷六:“原任翰林院編修今革職沈世奕等……具呈,為國法無容寬假,臣罪尚可矜憐,懇憲俯賜特題,以廣皇恩,以開自新事。……為此激切連名上呈。”(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142頁)
至于“沈韓世奕”之訛,《心史叢刊》各版本同(商務印書館一九一六年版、大東書局一九三六年版、岳麓書社一九八六年版、遼寧教育出版社一九九八年版、河北教育出版社二000年版、中華書局二00六年版),蓋所引之《研堂見聞雜記》原文如此(樂天居士《痛史》之五,商務印書館一九一一年版,36頁),故沿其誤,應校補為“沈韓倬世奕”。
另外,“營斡”不辭,岳麓、遼寧、河北三本并同;商務與大東作“營斡”,《研堂見聞雜記》亦然,謂“設法、打關節”(陸澹安:《小說詞語匯釋》,中華書局一九六四年版,802頁)。“營斡”乃是形訛,當予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