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麗
(河北省保定市高新區小學 河北 保定 071000)
“趣味閱讀”是語文活動的一種,是指采用不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能挑選適合自己閱讀的健康的課外書籍,掌握常用的閱讀方法,廣泛閱讀不同類型的讀物,擴大閱讀范圍,體驗閱讀的樂趣,從而讓愛讀、樂讀成為一種習慣。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我覺得指導學生趣味閱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愛上閱讀,興趣為先。在教學中,我總結出趣味閱讀六步法,逐步實施,層層遞進,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順序實施步驟具體實施策略實施意圖第一步趣味故事引發興趣采用老師講故事、家長講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聽故事的興趣。低年級的孩子識字量少,抽象思維為主,善于模仿,能被有趣的故事吸引。第二步榜樣示范誘發興趣留心觀察愛讀書的孩子,及時表揚和鼓勵,以此引導更多孩子去閱讀。低年級孩子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和表揚,通過正面榜樣示范,起到效仿作用。第三步親子共讀激活興趣發揮家長作用,每天抽時陪伴孩子讀書,分享讀書收獲,讓興趣更強烈。低年級孩子剛接觸一種新事物總是很好奇,但缺乏持久性,需要家長及時監督。第四步授之以漁促進興趣指導孩子掌握正確有效的讀書方法:默讀做批注、邊讀邊思考、摘抄好詞好句等。有讀書的興趣,還需要老師教給有效的讀書方法,這樣才能促進讀書的興趣。第五步創建圖書角保持興趣孩子從家中帶來書籍組建班級圖書角,共享閱讀,實現圖書漂流。孩子興趣不同閱讀書籍也不相同,讀書角擺放各種類型的書,有助于擴大孩子的閱讀范圍。第六步舞臺展示鞏固興趣積極為孩子提供舞臺,開展講故事、故事小廣播、班級讀書會等活動。低年級的孩子樂于表演,用表演的形式展示閱讀就是就是一次再閱讀,以保持他們的讀書興趣。
教師和家長可以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個性特點,推薦課外讀物,為他們解決讀什么的問題。
2.1 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選擇繪本。孩子借助豐富的圖畫進入文本,跟隨生動的情節想象畫面。簡明而優美的文字,則可以幫助孩子品味語言。一年級我們和孩子共同閱讀了《彩虹魚》《馬桶的故事》《你看起來很好吃》等繪本。
2.2 根據孩子的個性差異和愛好特長推薦讀物。識字量比較少、閱讀興趣不濃厚的孩子,推薦校園生活拼音讀物《米小圈》《小屁孩日記》;識字量比較大,閱讀興趣濃厚的孩子,推薦系列童話《笑貓日記系列》《馬小跳系列》;喜歡科普類書籍的孩子,選擇《十萬個為什么》《神奇校車》等書籍;喜歡歷史類書籍的孩子,選擇《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等書籍。
讀書不僅僅是讀懂書本上的知識,更要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開展非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展示閱讀的內容,讓閱讀充滿樂趣。
3.1 我校組織開展讀書節活動,每個年級共讀一本書,讀后學生展示。讀書節活動形式豐富多彩,有配音、歌曲、訪談、朗誦、片段再現等,學生一一走上舞臺,用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讀書節旨在展示讀書魅力,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閱讀運用能力,營造好讀書、讀好書的學習氛圍。
3.2 每一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結合學校書香校園文化建設精神,我校每年舉辦讀書節活動。根據年級孩子的特點,設計與讀書相關的活動,以讀書小報、親子閱讀、設計讀書推薦卡、打造班級圖書角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推進活動開展。
選擇恰當的課型是做好課堂閱讀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學對象、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不同,需要相應的不同課型。指導孩子讀一篇文章,拓展讀相關主題文章,可以上成群文閱讀課;指導孩子讀書方法,學會讀書方法去讀其他書籍,可以上成閱讀指導課。根據閱讀內容、閱讀目的的不同,還有閱讀推薦課、閱讀展示課等。
教給低年級兒童讀書,可以采用精讀法,讀一篇文章首先課題質疑,讓學生根據題目自己提一些感興趣的問題,這樣帶著問題去讀,讀書有目的性。初讀感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文章后對內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細讀感悟,是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學生根據自學提示邊讀邊畫,寫出自己獨特的感悟。背誦積累,對文章中出現的好詞好句進行熟讀背誦,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總結收獲,學完一篇文章,看看自己有哪些收獲,鞏固所學,拓展運用。
對小學低年級趣味閱讀方法的探究,有助于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提高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