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廣慶
痤瘡,常發于青春期,是一種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以粉刺(白頭、黑頭)、丘疹、結節、膿皰、囊腫性皮膚損害為主,若傷及真皮,可形成瘢痕和竇道[1]。痤瘡對患者容貌有一定損害,容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孤僻、自卑感等不良情緒[2]。研究發現,中藥面膜能促進皮脂腺排泄、預防繼發感染,有消炎、殺菌、止癢等功效,對痤瘡有較理想的治療效果[3]。筆者采用針清術后外敷自制中藥面膜,配合維胺酯膠囊口服治療痤瘡,取得較滿意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8月—2016年1月浙江省蘭溪市皮膚病防治站皮膚科痤瘡患者126例,均符合痤瘡診斷標準[4]。近1個月內未進行與本病相關治療,無妊娠,無其他疾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進行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63例。本研究經過單位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并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維胺酯膠囊(重慶華邦制藥,批號 2015001,規格:25mg/片),1 次 25mg,1 天3次,連續6周,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治療組針刺清后外敷自制中藥面膜,同時配合口服維胺酯膠囊,方法同對照組。方法:將方藥(金銀花20g,黃柏、白芷、皂角刺、土大黃各15g)用電砂鍋水煎制100mL冷卻備用。患者取平臥位,局部皮損消毒。用粉刺針對毛囊內的粉刺、膿栓進行清理。取上述中藥50mL用麗舒特牌軟膜粉調成糊狀,均勻敷于患部皮膚上,20min后揭去面膜。1周/次,6次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面部粉刺、丘疹及膿皰進行計數,統計非炎性皮損(白、黑頭粉刺)、炎性皮損(丘疹、膿皰)以及總皮疹數。生活質量評價[4]:采用生活質量量表(Acne-QOL)量表進行評分,評分內容包括自我感知(30分)、痤瘡癥狀(30分)、情感功能(30分)與社會功能(24分)4個維度,滿分114分,評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兩組均囑其減少食用高糖、高脂、甜食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4 療效標準[6]根據皮損消退率進行評估。皮損消退率=(治療前皮損個數-治療后皮損個數)/治療前皮損個數×100%。痊愈:皮損消退≥90%;顯效:皮損消退60%~89%;好轉:皮損消退20%~59%;無效:皮損消退<20%。治療總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復發率:所有患者均隨訪3個月,3個月后,新發皮損>30%為復發。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 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治療組63例,其中男42例,女 21例,年齡 15~35歲,平均年齡(21.4±8.2)歲,平均病程(21.8±5.2)個月;對照組63例,其中男35例,女 28例,年齡 18~36歲,平均年齡(22.6±8.5)歲,平均病程(23.5±5.6)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圖1 a:HRCT掃描:右下肺病變內密度不均,呈蜂房狀氣腔,大小不一,為圓形與卵圓形的低密度影,呈“蜂房征”,右下肺葉體積增大,葉間胸膜膨隆,呈弧形隆起改變,呈“葉間胸膜膨隆征”。b:HRCT掃描:左下肺腫物邊緣分葉,其內見小空泡影,呈“空泡征”。

圖2 增強掃描后右下肺實變中出現血管強化征象,稱為“血管造影征”。

圖3 增強掃描后右下肺病灶內見結節樣強化影,呈“結節征”(白箭頭)。

圖4 HRCT掃描:兩下肺滲出病灶內可見空泡征,支氣管充氣征,走行迂曲,管壁欠光滑,凹凸不平,普遍狹窄,支氣管扭曲呈“枯枝征”。

圖5 經皮肺穿刺病理顯示:肺泡內襯腫瘤細胞,貼壁生長,部分具有黏液細胞特征,胞質豐富透亮,病理確診為肺腺癌 HE染色高倍放大。
2.2 兩組痤瘡患者臨床療效 治療組痊愈44例,顯效13例,有效3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4%,對照組痊愈22例,顯效12例,有效6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63.5%。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痤瘡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前,生活質量各維度與Acne-QOL總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維度評分與 Acne-QOL總分均顯著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兩組痤瘡患者不良反應與復發率 治療過程中治療組及對照組出現嘴唇干裂分別為3例(4.76%)、9例(14.29%),有統計學意義(P<0.05),給予潤唇處理未影響繼續治療。治療后兩組均未出現肝功能異常及血脂異常反應。治療組復發4例(6.35%),高于對照組的10例(19.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痤瘡具有一定的損容性,不僅影響美觀,對患者情緒以及行為方式也會產生影響[7]。痤瘡的發生主要與雄激素增高及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開口過度角化、痤瘡丙酸桿菌感染和繼發炎癥反應等因素密切相關。維胺酯膠囊是維A酸類藥物,能促進皮脂腺導管的上皮細胞生長,抑制異常角化,調節免疫和抗炎[8]。
痤瘡屬中醫“面瘡”、“酒刺”范疇,認為該病因肺、脾、胃有熱,血熱郁于皮膚或過食肥膩、辛辣刺激,以致脾胃生熱生濕上熏皮膚所致。本研究根據中醫病機自制中藥面膜治療,全方配伍以清熱解毒、抗炎、排膿、引藥透皮為主,由金銀花、黃柏、白術、皂角刺、大黃組成。金銀花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種藥理活性[9]。黃柏清熱燥濕、抗菌抗氧化、促進皮下溢血吸收等功效[10]。白芷具有抗炎、抑菌殺菌等功效,可改善人體的微循環,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11]。皂角刺具有抗菌、免疫調節、抗癌等作用[12]。皂角剌辛散走竄性強,具有載藥、透皮之功,引藥作用[13]。大黃清熱解毒,具有抑菌、消炎等作用[14]。中藥面膜治療是近年來研究較多的新型痤瘡治療方法之一,可增加角質層通透性,利于中藥成分滲入[15]。
表1 兩組痤瘡患者治療前后Acne-QOL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痤瘡患者治療前后Acne-QOL評分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5;Acne-QOL:生活質量量表;對照組予口服維胺酯膠囊;治療組予對照組基礎上針清后外敷中藥面膜
組 別治療組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治療前治療后例數63痤瘡癥狀 自我感知 情感功能 社會功能Acne-QOL總分13.34±2.18 25.42±3.23*△18.87±3.42 27.37±3.41*△14.13±2.78 24.48±3.22*△13.71±2.43 21.59±2.72*△63.87±9.24 102.06±10.13*△63 13.31±2.23 20.86±2.85*18.92±3.45 23.79±3.27*14.23±2.71 20.15±2.91*13.65±2.91 13.65±2.75*64.18±9.03 90.23±9.9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顯效率90.4%,對照組總顯效率63.5%,治療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嘴唇干裂不良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治療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與Acne-QOL總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針清后外敷自制中藥面膜配合維胺酯治療痤瘡不僅明顯提高治療效果,復發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