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
[摘要]由于傳統教學模式不適應現代教學發展的需求,為此提出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與機制創新。通過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環節,完成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機制創新包括構建多元化育人機制、創建校企聯合機制、完善實踐育人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創新考核激勵機制四個創新項,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以實現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
[關鍵詞]應用型;實踐育人;體系構建;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1-003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15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一直以來,我國都采用課堂教學為主要教學方式,雖能完成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但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單板,限制我國高校教學模式的進一步發展,為此提出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與機制創新。本文通過三個方面論述了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方式,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將娛樂教學與實踐教學引入到基礎教學中來,增加教學過程的實踐環節,切實保證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高校實踐育人的機制創新項包括多元化育人機制的構建、校企聯合機制的創建、實踐育人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的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的創新。通過將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
一、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
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首先要確定育人體系的發展理念,應用型、實踐性是整個體系構建的核心標準,因此,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建立,要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中的不足;創新教學方式,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習慣;增加教學過程的實踐環節,在實踐中,檢驗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的掌握程度。
(一)轉變教學觀念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轉變教學觀念,摒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創新教學理念與目標,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的重點。充分認識到實踐育人理念的科學性和重要性,明確實踐育人在高校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地位,使高校教師和學生能夠將學習的重點轉變為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以真正實現高校應用型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對增強學生實踐育人意識的教學,將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念,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自身的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還要將娛樂式學習模式融入到實踐教學過程中來,為實踐育人體系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校園氛圍,以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并在實踐環節中對其掌握程度進行檢驗。
(二)創新教學方式
根據實踐育人體系的核心理念,將教學方式轉變為實踐教學為主,課堂教學為輔,按照課程性質劃分教學重點,開設必修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實踐課程,嚴格按照教學目標對四類課程進行教學,并設置實踐檢驗環節,定期對學生的掌握程度進行檢驗,確保教學效率。高校課程教學的分類方式及特點如下。
1.必修課程
課程特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學方式;教師講授政治、英語、體育、計算機基礎等學科內容;檢驗標準:在期中和期末設置課程問卷,以評分高低的形式進行評判。
2.學科基礎課程
課程特征:開展專業課程的基礎;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課堂教學;檢驗標準:對學生每章節、每單元的掌握程度進行檢驗。
3.專業課程
課程特征:學生能夠學以致用的必須課程;教學方式:在教師指導下,引導學生動腦、動手,主動學習專業課程內容;檢驗標準:利用計算機網絡,對學生進行上機等級評價。
4.實踐課程
課程特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學習效率;教學方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參與到實踐課程的各個環節;檢驗標準:對比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學方式過于呆板,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創新教學方式的重點在于積極融人實踐教學環節,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加深對課堂知識的掌握,將所學知識能夠加以利用,實現應用型高校育人的核心理念。
(三)增加實踐教學環節
應用型高校育人體系的建立,還要增加教學過程的實踐環節,積極開展各項技能競賽,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競賽,既能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又能增強學生的凝聚力與團結意識。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實踐環節中來,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開設學生喜歡的實踐課程,逐漸培養學生對實踐環節的興趣,全面提高高校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加快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
二、高校實踐育人機制的創新
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機制的創新要從多方面人手,構建多元化的育人機制,使實踐教學內容不再單一;還要創建校企聯合機制,使學生通過參與企業工作感受實踐環節的魅力;完善實踐育人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保證高校育人體系的構建有堅實的制度支持;創新考核激勵機制,多層面、多維度地對學生實踐能力進行等級評價,并予以一定的獎勵,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到實踐教學環節,以實現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高校實踐育人機制的創新項主要內容分為:構建多元化育人機制;創建校企合作機制;完善實踐育人管理和遠行保障機制;創新考核激勵機制。
(一)構建多元化育人機制
建立校外實踐基地,使學生充分感受實踐教學的氛圍與魅力。高校要不斷創新實踐模式,開展校外實踐環節,構建校內外育人實踐體系。要通過科學規劃、系統考慮后,制定實踐計劃,將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劃分,每個小組分別派遣一個專業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與管理,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在校外開展實踐活動,并組織學生編寫實踐心得,總結在本次實踐中所學習與掌握的專業知識。還可以建立創新實踐基地,通過各項實踐活動,使師生共同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在實踐環節中滲透協作、創新和思辨意識,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真正把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貫穿于實踐育人環節的始終。
(二)創建校企聯合機制
高校是教師傳授知識解答疑惑的地方,而企業是將學生的所學知識應用實踐的地方,將二者有效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有利于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創建校企聯合機制就是通過建立學校與企業的實踐基地,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活動中,熟悉企業工作過程,將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與企業工作聯系起來,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理念。還要使學生在參觀企業作業的過程中,培養其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對企業作業的過程從感知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生產加工意識上升到研發創新意識。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統一起來,形成一種科學的思維模式,主動參與到社會實踐中,真正培養出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三)完善實踐育人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
高校要完善實踐育人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的建立,加強對實踐育人工作的引導和監督,加強各部門的責任監管,確保實踐教學的成效,高校的領導也要充分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展開,建設并完善一整套教育監管體系,切實保障實踐育人體系有堅實的制度支持。還要加強高校師資力量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將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的重點,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不斷增強其實踐能力。政府還要建立校企合作機制的監督機制,切實保證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
(四)創新考核激勵機制
傳統教學模式中,考試成績成為衡量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唯一標準,這種模式雖能完成對學生知識掌握的檢驗,但衡量標準過于單一、死板,不適用于應用型育人體系的構建。應用型實踐育人體系中,考核機制的評判標準要多層面、多維度,以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評價標準,并激勵學生參與到社會實踐中來。還要建立考核激勵機制,對評價等級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與上進心,如此形成良性循環,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實踐育人考核激勵機制的針對性較強,要從學生的綜合能力出發,合理設置考核項目,將實踐環節的評價等級也作為綜合素質的評價標準,引導學生將綜合能力作為學習的重點,從實踐環節出發,不斷提升其綜合素質。
三、結束語
本文對應用型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和機制的創新進行分析與設計,通過轉變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方式,增加教學過程的實踐環節,完成高校實踐育人體系的構建。機制創新包括構建多元化育人機制、創建校企聯合機制、完善實踐育人管理和運行保障機制、創新考核激勵機制四個方面,只有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現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