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中不可忽視的部分,同時也是我國勞動就業和創新的最主要載體,在當下互聯網時代,推動國內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傳統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助力實施制造業強國戰略“中國制造2025”的目標。
關鍵詞:財務戰略決策? 發展方向? 決策? 中小企業
許多中小企業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智能制造,已經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不可忽視的力量?!吨袊圃?025》絕對不是光指大企業,制定相關方案和支持措施時千萬不要只瞄準大企業,對中小企業要予以充分支持,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今天,中小企業更應做好其企業戰略決策,而企業戰略決策的重中之重就是財務戰略決策。
一、財務戰略定義
劉志遠(1997)的《企業財務戰略》最早對財務戰略開始系統的研究。在該著作中,他對企業財務戰略作了系統性的定義:為了保證資金高效率流動、保證企業財務競爭優勢,在綜合考慮了內外環境對資金流動影響的基礎上,對企業的資金流動進行全局性、長期性地策劃和實施的過程。
二、影響財務戰略選擇的因素
財務戰略的選擇主要與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企業戰略、內外部環境等因素相關。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生命周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企業根據自身所處的時期選擇適用的企業戰略類型,發展型戰略、穩定型戰略、緊縮型戰略等等都可能影響財務戰略的選擇。
三、中小企業財務戰略決策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財務戰略目標模糊
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制定出與總體發展目標相一致的財務戰略目標。然而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中小企業往往既想擴張企業規模又想獲得穩定盈利,相應的財務戰略既有通過高負債融資進行新產品研發投入和市場宣傳,同時仍要不斷提升現有產品和服務質量。
(二)中小企業管理層弱化財務部的職能,定位偏低,不利于財務戰略實施
首先,建立科學和規范的財務戰略才能夠支撐中小企業發展,引領企業發展,財務戰略如同企業其他戰略一樣是作為引領發展方向的企業頂層設計,因此應當強化財務部的職能定位,定位偏低則無財務戰略可言,企業的發展又從何談起;第二,財務戰略有效的實施需要不斷動態地反饋調整,其實施效果關鍵在于控制,在財務戰略目標相對穩定的基礎上,中小企業將財務部定位偏低,會導致財務戰略應對環境變化能力弱,缺乏適時調整的彈性,從而無法保障戰略有效順暢的開展;第三,中小企業本身內部結構松散,不同于大企業有明顯的層級組織形式,同時資源有限,內控制度不健全,因此從有利于中小企業監管方面考慮也應強化財務部職能,這樣才能夠更好避免問題的發生從而引發的財務戰略主觀性的誤讀,保障企業內部對財務戰略的控制力度和戰略的有效實施。
四、案例分析
樂視網在財務戰略實施方面,注重對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和業務多元化布局。通過公開資料顯示樂視垂直產業鏈整合業務涵蓋互聯網視頻、影視制作與發行、智能終端、大屏應用市場、電子商務、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手機等。如此大規模的擴張并購,背后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我們從財務戰略角度簡單分析,樂視網優先選擇業務單元、市場增長,為了保障資金鏈的順暢,在生產服務利潤及資金回流尚不能支撐其快速不間斷的并購時,其必須巨額籌資,因此致使其深陷“欠款危機”。簡單的說這就是未能動態的平衡生存、發展、資金三者之間的關系。
通過樂視的案例可以看出,財務戰略就是將生存盈利性指標(凈利潤/毛利率)、發展增長性指標(市場份額/銷售收入)、資金流動性指標(現金存量/凈現金流量),在資源有效的情況下不斷協調平衡。企業不同的發展時期有不同的發展目標,根據不同的發展目標制定財務戰略,尤其是要平衡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三者不能同時達到最好時,必須有所側重。
五、中小企業財務戰略的發展方向
(一)知已知彼,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
根據生命周期理論,企業生命周期分為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個階段。企業應根據自身所處的時期來制定相應的財務戰略。初創期的企業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產品結構單一,生產成本較高。此時需要兼顧研發和市場拓展,同時企業的產品并不一定能帶來利潤,有較高的風險。這個階段的財務戰略主要側重于內源型融資和集中型投資,強化內部資金使用效率,節約成本,從而間接提高盈利。成長期的企業開始盈利,但利潤仍處于較低水平,仍然需要擴張市場,努力形成規模經濟。財務戰略應采用外援型融資,加強負債管理,同時投資戰略應集中在提高核心競爭力,如研發新技術提高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水平,以求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成熟期的企業資金充實,資金周轉率高,產品和服務有穩定的市場占有率。此階段融資戰略要內外并重,投資需要特別謹慎,除非是特別有把握的項目,一般不進行投資,使用資金時進行收益留存;收益分配方面采取現金股利政策的高收益分配戰略。
(二)關注國家政策、法規及時了解各類信息
為了避免中小企業財務戰略僵化和應對環境能力差等問題,一定要密切關注國家政策導向、財政法規更新等各類信息。特別是關注金融、證券、銀行領域的新政策,有效緩解與各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除此之外,了解銀行、投資者的財務領域政策變化,有助于更好的維護投融資關系。
(三)建立有效的預算機制
財務預算機制和財務戰略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中小企業實行財務預算控制是在財務戰略的前提下,科學合理編制財務預算;另一方面,有效的預算控制可以確保財務戰略穩步執行。在財務戰略實施過程中,需要嚴格執行所編制的財務預算,不得隨意更改或超出預算,同時要關注企業內外部環境變化,及時調整預算,以適應中小企業整體戰略和財務戰略環境。
(四)做好預警并及時應變
中小企業應有財務危機意識,構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有效控制財務風險。在財務戰略的制定與實施的過程中,挑選并實施監控敏感性財務指標,運用財務危機預警模型,實時監控危機信號,以便及時有效地采取應對措施,避免財務危機的產生。
六、結束語
中小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隨著我國“互聯網+”、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中小企業也隨著“互聯網+小微企業”開始逐步轉型升級。在“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的時代背景下,中小企業應抓住機會,通過平臺利用資源,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出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財務戰略,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蘇凱.“互聯網+”時代中小企業財務戰略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5(08):136-137.
[2]張嶸.中小企業財務戰略決策及發展方向[J].財經界(學術版),2014(23):205-206.
[3張雅薇,白雪梅.中小企業財務戰略選擇[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4(07):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