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芬
摘? 要: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所呈現的一種心理狀態,直接關系到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本文著力探究如何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力。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濃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
關鍵詞:探究小學;語文課堂;如何營造;愉快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活動的心理傾向,一旦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教學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師生理相容、感情融洽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心理學家認為:積極的情緒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思維敏捷,從而更容易接受知識,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進而開發智力,陶冶情操,優化教學效果。
一、精準營造輕松愉快激趣法
語文課堂要體現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新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進入語文學習,煥發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將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學生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盡情地自由參與自由表達,往往能產生一種寬松、新奇、愉悅的心理體驗,學習興趣高漲,從而誘發潛在的創造智能,迸發出創造的火花,展現語文課堂的無限活力。
二、精準使用表揚賞識激趣法
人類本質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賞識。老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清代學者顏元也說過:“數子一過,不如獎子一長。”這都是講贊揚欣賞的激勵效用。同學的掌聲,老師的贊揚,小小的獎品,都是學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課堂上表揚方式有多種:“你說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豐富!”;或用親切的動作,輕輕一點頭,微微一笑。有了贊賞,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躍,學習效果好。贊賞出創造力,贊賞出學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激發了創造熱情。
三、精準聆聽學生發言激趣法
傳統的課堂教學多是老師“老師包攬課堂”,學生只能當作一個個容器,等著老師往里灌東西,結果往往扼殺了學生的天性。新課標提出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發言。學生“講”教師‘聽”三大好處:一是通過“聽”可以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二是通過“聽”可以真正使教師領悟“教學相長”的真諦。三是通過學生“講”教師“聽”,可以鍛煉學生。課堂成了學生發揮的舞臺,這樣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出課堂的活力。新課程要求教師樹立“自主學習和協調學習”的教育觀,由傳授知識向學生終生發展延伸。要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使語文課堂呈現無窮的活力與魅力。
四、精準激發評學選優激趣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具有最高裁定權,卻忽視了學生的自評與互評,實質上也漠視了學生的主體發展。當學生的自覺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內在的進取熱情已得到激發,教師就可以把學生的自評與互評權交還給他們,激發其活躍的主體意識,感受班集體內平等、和諧、信賴的自由氛圍。作文評改是語文教師的重荷,而往往教師批得辛辛苦苦,學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對于作文的評改,具體做法為:將作文評分標準板書在黑板上,先由學生獨立評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畫有旁批有總評有分數并有簽名,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補充,目的是多多學習他人的作文寫法及評法,最后由各組推薦出一兩篇優秀作文,師生一起復評,選出最佳作文或評文。這樣不僅讓筆者從繁重的作文評改中解脫出來,而且也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以往死氣沉沉的作文評講課變得活力四射,每次的作文評講課也成了同學們的周末禮物——開心一刻,收獲無限。
五、精準體現教師魅力激趣法
核心素養的實施,就是要造就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既有魅力又有魄力的教師。要有一個自然大方的教態,一身時尚端莊搭配得當的衣著,一手過硬相濟的書法,一口抑揚頓挫的普通話,一段聲情并茂慷慨激昂的朗誦,一句委婉動聽相得益彰的輕唱,都會對學生的注意力具有無形的控制作用,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具有潛移默化的導向作用,從而激發起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對典范的名篇佳作記憶成誦,而且應形成自己鉆研教材的真功夫,能常教常新,能給學生以藝術熏陶與美的享受,真正成為學生求知與做人的良師益友。語文教師出色的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創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朝氣與生機,因為學生在教師的引領與點撥下,能夠從教材的字里行間發現各種靜態美、動態美、形態美、色澤美、韻律美,能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到教材橫生的情趣。不僅如此,教師匠心獨運的板書設計也能給學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從而激發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煥發出語文課堂的活力。
總之,良好的課堂氣氛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有效的互動活動,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在課堂上教師不挫傷學生的自尊心,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拋棄包攬課堂的教風,要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讓學生喜歡語文,學好語文。
參考文獻
[1]語文新課程標準.
[2]李述富.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創新與思考,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