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近年來,中考語文選材廣泛,命題角度新穎,增加了答題難度,考生在日常學習中應進行科學的訓練。本文對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進行了研究,為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 現代文閱讀? 解題方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04-01
現代文閱讀是中考中占比較大的部分內容,對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中考語文命題隨新課標的實施不斷變化,中考現代文命題也更側重考查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體現了試題的開放性。研究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解題技巧對提升學生的答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閱讀試題研究
近年來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吸收了新課標的指導思想,考查形式靈活多變,考查內容更加全面,更重視學生的創新思維開發與閱讀感受[1]。現代文閱讀常見考點有揣摩關鍵詞句的意義,感受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系統把握文章中心思想。感受作者寫作思路,獲知文章寫作手法,抓住文章關鍵信息。
現代閱讀選題來源主要分為教材與課外讀物。經典教材試題主要考查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課外讀物考試內容與時代接軌,有利于引發學生的興趣,達到考查與教學的雙重目的。
命題點與角度也變得靈活多變,命題角度注重新穎適當,引導學生思維的積極發展,有利于激發學生全方位思考及科學系統的整體把握能力。命題形式靈活多樣,對背誦類題目有所減少,更重視學生的閱讀量與思維的考查,有利于引導初中語文教育素質化發展。
二、現代文答題問題
當前很多初中學生在現代文閱讀答題中往往失分較多,究其原因為學生對現代文閱讀解題方法技巧掌握不足。很多學生雖在試卷上寫下了大段的答案,但卻未真正領會文章的意思。僅按個人主觀意識答題,未抓住文章的核心,導致答非所問不能得分。答題必須尊重客觀實際,必須堅持客觀性的原則。閱讀試題的設計在于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只有建立在對文章內容理解的基礎上,才能準確作答。
對閱讀文章整體把握不足。試題題干有明顯的關鍵詞暗示,答案與文章內容相對應。如審清題意,準確抓住關鍵詞便可得分。考生平日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勤于思考,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與寫作技巧,以提升自身閱讀理解能力。
不能抓住文中關鍵信息。閱讀理解必須對文章內容有全面清晰的認識,對承載信息語句有一定的語感,反映文章思想的特殊句子包括核心重點句,概況總結句等。體現文章結構的句子包括首尾句,過渡句等。閱讀中要培養對此類句子的敏感性。
三、答題技巧教學
現代文閱讀解題步驟包括整體感知文章要點,深入剖析思想,總體把握脈絡,認真審題組織語言。第一,先應對文章內容進行宏觀把握,按文體規律思考問題;第二,對重點句子關鍵詞句深入進行分析;第三,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理清文章思路;第四,審清題意,提煉題干要求,把握全篇,找到與問題對應的內容[2],挖掘一些較含蓄的句子;第五,合理組織語言,答題緊扣問題要求。
解題表述主要分為概括提煉題與分析闡述題。概括提煉題是從穩重材料提取符合題干的內容,以簡明扼要的語言進行表達。概括方法主要包括摘抄,整合,提取與歸納等。分析闡述題是用概括內容進行解釋。此類題型必須基于原文內容,不可主觀臆測。闡述內容包括對抽象內容的闡發及對含蓄內容的解說。把握解題的規律技巧,可提升解題效率。
記敘文主要以敘述描寫為主,通過生動的形象與事件反映生活,是中考語文閱讀考查的重要內容。文章中心思想通常蘊含在具體材料中,初中教材中包括小說,散文等文體,文短小精悍,文質優美。閱讀時應把握其時間,地點,人物與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
記敘文分為順序,倒敘與插敘三種形式。基本結構是按時間順序組織材料,按場面轉換安排材料,按材料性質安排結構。把握文章結構是理解作者寫作意圖與表達技巧的重要方法。
記敘文常用表達方式有敘述、抒情、說明、議論等。記敘文的人物形象通常通過正面,側面與細節描寫等手段進行刻畫,分析時應根據具體問題進行分析。
四、結語
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全面發展的基礎。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是中考語文中的重點,加強對初中語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研究,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幫助學生掌握答題技巧,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桃利.初中語文現代文課內外閱讀試卷得分率對比調查及指導策略[D].蘇州大學,2011.
[2]吉俊維.新課標下中考現代文閱讀考點分析與答題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
李月鳳(1978-),女,福建福安人,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