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美花
【摘要】大部分學生進入高中后對地理這一課程充滿了興趣,但是隨著學習的深入,知識點及學習難度的增加,再加之學習要求不斷增多,使得部分學生學習興趣及熱情受到影響,與此同時,理論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偏差較遠?;诖耍處熑绾握{動學生學習熱情,激發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已經成為研究的重點。本文主要針對創新能理培養中地理課程教學藝術教學進行探析。
【關鍵詞】教學藝術? 地理課程? 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66-02
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是創新能力,人類學習及生活期間,利用各種信息創造多種價值產物?,F階段,教育學科中,地理學科具有重要作用,其是一門具有科學性的學科,其涉及范圍較廣,除了涉及實際運算,同時也包括了諸多文科知識。地理學科是一種具有綜合性能力的學科[1]。課堂教學期間,地理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創新思想的培養,激發學生內在能力,促進其綜合實力的提高。
一、將課前準備工作做好
就教師來講,備課是開展教學前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其是開展教學的基礎。為了將一堂課程做好,首先需要將備課工作做好,對于一名教師而言,明確教學重點、目的和難點,并加強對難點講解的重視程度,指導自己如何講解,學生如何學習。作為地理教師,首先需要對教材內容仔細鉆研,將課本教材作為基礎,然后站在學生角度對教材研讀,以此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而不是從教師角度思考問題。就學生來講,良好的預習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課堂有關知識,跟上教師講課步伐,預習可以讓學生提前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帶著問題聽講。教師開展課堂活動期間,通過設問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該做法不僅可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高,同時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宇宙中的地球這一課時,教師在上課前,針對地球有關知識進行研究,并分析學生學習特點,站在學生的角度講述地球有關內容,上課之初,由教師講解“蓋天說”和“地心說”,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主動融入到教學當中,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二、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活動時間較短,通常僅有45分鐘,在此期間,要想取得相對理想的教學效果,也就是如何讓學生獲取新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相關知識,也要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其主動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創建多種教學方法,從中選擇一個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聯系好先前所學內容,將教學流程做好。每種教學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獨特性[2],要想實現教學目標,則需要聯系教學環境及方案,與此同時,注重教學內容,以此獲取理想的教學效果。在此過程中,因人施教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課程內容多種多樣,教師可聯合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開展教學,將抽象的知識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出來,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
三、學會創新,找尋新的思路
各學科教學期間,創新均發揮著重要作用?,F階段,大部分教師教學經驗豐富,但是教學模式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從教學方法角度來看,要求教師用于創新和探索,并不斷反思,就每位學生提出的問題、每章所講述的內容及每節課的創新均需要教師進行反思,適當的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并設立有關問題,讓學生思考,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氛圍,利用教學工具創建情境教學環境,并設問,讓學生在疑惑中學習,然后探討結果[3]。對于地理教師來講,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和解題思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加強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
在開展課堂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演示實驗、開展課堂實驗及小型課后實驗,可以對學生創新能力及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并為其創建更廣的學習實踐,使其主動參與到課程實驗當中,僅有通過動手實踐,才能夠讓學生更深一步理解有關內容,對學生創造能力及意識進行培養,提升其思維能力,從多個角度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高中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課堂,從多個角度開展教學有助于強化學生全球意識,提高其創新能力、探究能力,培養其愛國情懷,從某種角度來看其具有其他無法代替的作用。高中地理課程具有一定的教學藝術,通過創新教學有助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提高,使其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景先.創新能力培養中的地理課堂教學藝術探索[J]. 教育,2016(7):183.
[2]童亞麗.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之我見[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104.
[3]蔡國赟.談如何培養高中地理教學創新能力[J].東西南北:教育,2017(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