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館是我國現代公共服務體系構建的關鍵組成部分,是組織群眾進行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工作中起著關鍵作用。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和數字化技術的快速發展,文化館建設、服務模式等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向著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向轉變,這是符合現代民眾對現實文化的訴求,推動文化事業大繁榮大發展要求的。
關鍵詞:新時期;數字化;文化館;建設;規范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的時代,是大數據時代,網絡化、數字化、信息化這些是具有時代代表性的詞匯,現今社會各個行業領域都在積極進行數字化的建設。文化館是社會公共文化中的關鍵組成部分,需要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進行文化館的數字化建設,能夠為文化館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文化館的服務能力。
1對資源內容進行合理有效地整合
大數據已經廣泛應用于多種領域上,數字化文化館建設也是基于大數據,對復雜、繁冗的原始數據進行合理有效的收集和整理,研發出相對應的技術體系和綜合形式的分析系統。建設數字文化館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結合整個數字文化館的具體情況和要求,對原始資源進行全面、有效地整合梳理,實現各區域內容的全面覆蓋,提高數字文化館的影響力,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終端用戶。例如,要綜合當地文化資源的優勢與原始資源,構建多元化的文化數據平臺,兼顧終端用戶的具體訴求,對相關資源實施綜合性地分析和整理,更好地為用戶提供開放式服務。舉個簡單的例子,分別構建地方級別與國家級別的數字文化館,再在其間加入一個平臺實現二者的資源內容實施對接,在便利、快速的基礎上,讓用戶獲得更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
2完善并加強數字文化館的服務功能
科學技術地飛速發展,一方面,促進了數字文化館的形成與發展,使數字文化館的服務功能更加多元化,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可以接納更多的訪問用戶,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數字文化館的服務能力。例如,當對數字文化館中的文化產品進行充實的時候,需要對社會各個領域中的用戶提供相應的文化產品內容,滿足了用戶更為廣泛的訪問需求。另一方面,提醒我們要及時提升數字文化館的系統服務效率。比如,對數字文化館的檢索功能進行合理、有效的完善,盡量做到使所有用戶在使用檢索功能的時候,能夠快速地找到自己想要查找的信息資源,滿足用戶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最后一點是,利用現在已經具備的軟、硬件能力,創建一體化形式的信息服務平臺,一般都需要尋求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資源、財政資金、人才等方面,這樣才能奠定數字文化館實際建設的基礎,才能使廣大民眾享受到數字文化館帶來的便利。
3全面推動終端體驗形式
現代屬于數字媒體時代,終端體驗形式有線上、線下兩種,將二者進行有效結合的方式,是數字文化館建設和發展的方向,廣大用戶都可以通過線上數字文化館提供的服務檢索功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源,若對檢索到的內容有進行深入了解和交流的興趣,通過線下的形式到文化館中實體感受與體驗,這種形式能幫助訪問者節省巨量的時間與精力。當前數字技術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要以此為契機,實施360°全景與三維虛擬技術的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上構建全新的體驗模式,例如,將文化館實體、動態、展覽以及活動現場等情況,都轉移到網絡平臺當中,為廣大終端用戶創建出更加新穎的網絡瀏覽模式,使數字文化館能夠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更加開放的公益性文化服務,這種互聯網瀏覽模式在數字文化館中的應用方式,盡可能讓所有用戶在進行瀏覽的時候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提升線上體驗的真實感,不僅節省了用戶獲得真實體驗感受的時間與精力,更是增添了趣味性,為文化館提升了吸引力。
4加強專業數字化人才隊伍的構建
具備專業能力的人才隊伍,對于數字文化館的建設具有無法代替的作用,組建一支具備專業知識、技能的人才隊伍對數字文化館的建設至關重要,能夠切實提升文化工作者應用數字技術以及信息化技術的能力,另外,在數字文化館建設過程中,必須引進具備數字化技術和能力的人員,以此來提升數字文化館的建設能力以及服務水平。作為數字文化館的管理者,需要組織有針對性的培訓班和交流學習活動,邀請專業老師講解相關知識和技能,充實其理論知識,與有數字化建設的文化館進行對標學習,通過交流活動,學習建設經驗,開拓眼界,具體感受數字化的文化館,對數字文化館的建設具有完整和全面的認識,能夠將理論知識同實踐相互結合,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建設活動。數字文化館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需要建立對應地評價機制,如:用戶評價、管理者評價、同行之間的評價等體系,這樣做不僅可以對專業工作者起到切實有效的監督作用,讓其在工作崗位上更好地為數字文化館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服務,而且,可以實現對自我能力、技能等方面的能力提升,促進數字文化館的建設與發展。
5結束語
總而言之,文化館實現數字化建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其不但可以強化文化館的服務能力,更能夠為終端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文化源泉,有助于提高我國民眾的綜合文化素養。數字文化的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任務,需要多方面的支持與努力,才能夠真正全面實現數字文化館的建設。
參考文獻
[1]肖貴中.互聯網時代數字文化館的建設現狀及發展方向[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6):16-17.
[2]冷小嚴.新時代文化館數字化建設的幾點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8(08):54-55.
[3]王文戈.依靠文化大數據,不斷推進數字文化館建設[J].人文天下,2017(20):35-37.
作者簡介
馮艷紅(1989.01.08—),女,河北省石家莊市,碩士研究生,群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