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冬
摘 要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推進和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英語能力已經成為新時代優秀人才所必備的素質。遼寧師范大學每年在新生中開展“促進杯”英語競賽,旨在適應這一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介紹了該競賽的宗旨、特色、實施步驟、實施效果和需要改進的方面等問題,以求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為今后更好的發展完善和全國高校的類似競賽提供借鑒。
關鍵詞 英語賽事 做法 借鑒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18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and the gradual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glish ability has become a necessary quality for excellent talents in the new era.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launches "Promotion Cup" English Competition among freshmen every year in order to meet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er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urpose,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ation steps,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aspects needing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summarize experience and lessons in time,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imilar competi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Keywords English competition; practice; reference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推進和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入,英語能力已經成為衡量新時代人才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針對這一現狀和要求,遼寧師范大學自2002年以來開始每年在新生中開展“促進杯”英語競賽,得到了學校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全校師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競賽宗旨
“促進杯”英語競賽旨在以全校新生為對象,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新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1]從根本上強調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關鍵作用,使他們盡早地適應大學期間新的學習方式,從而推動整個學生群體英語能力的全面提高。
2 競賽時間
每年9月中下旬,歷時一周左右。
3 實施步驟
(1)學院內部的初選。主辦單位首先要求學院在新生中進行選手的初選,要求所有新生必須全部參加,題目和選舉形式由學院自行決定,最終選出全部新生的25%參加全校范圍的決賽。
(2)全校范圍的決賽。競賽形式為筆試,難度大約與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一致,所有學院的所有選手必須參加,時間90分鐘。
4 獎勵辦法
“促進杯”英語競賽的獎項設置分為以學院為單位的團體獎和個人獎兩部分,并且最終成績以決賽成績為準,與學院內部的初選成績無關。
團體獎的評選方式為:以學院為單位選手的平均成績進行排序,按照平均數劃線由高到低選出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若干名,并頒發證書和牌匾以示鼓勵。
個人獎則與學院成績無關,按照選手個人的得分進行評選。設有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優秀獎。組委會根據每年新生的整體情況劃定每個獎項等級的分數段,凡是得分處在相應分數段的選手,均獲該獎項。每個獎項等級沒有名額限制。獲獎學生除了可以得到證書之外,還可以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
5 競賽特色
5.1 普及性和廣泛參與性
“促進杯”英語競賽針對的是全校所有新生,而不僅僅是少數優秀學生的競賽,參與面及其廣泛,能夠最大限度地給予每個學生參賽的機會,調動整個學生群體的學習積極性。[2]與傳統的“精英式”競賽相比,“促進杯”英語競賽打破了學生對競賽的傳統認識,都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參與競賽,增強了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感,使他們獲得學習動力。
5.2 參賽對象的針對性
“促進杯”英語競賽并不是全校所有學生的競賽,而只針對當年的大一新生。不僅能夠較為客觀地對新生的英語水平進行整體、大致的評估,更能幫助他們迅速、高效地適應大學期間新的學習方式,讓他們了解大學英語的難度和水平,及時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剛入學的新生在學習上往往處于從高中被動的學習方式向大學中自主、探索模式的轉變階段,在剛入學時針對他們進行這樣一個全面、基本的英語競賽,能夠很好地起到警醒和激勵的作用,對學生未來四年的學業發展起到深遠的積極作用。
5.3 客觀性強、標準化程度高
“促進杯”英語競賽的競賽形式只是筆試,并且所有題目均為權威性較強的客觀題,這就使競賽結果更加公正客觀,標準化程度高,避免了在評判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偏見和誤差,使競賽結果更具體直觀,真實地反映出每個學生的英語水平。
5.4 注重學生團體意識的培養
“促進杯”英語競賽除了設立個人獎項之外,還對整體成績處在全校前列的學院團體進行表彰,這就意味著學生個人的成績不僅與自己能否得獎有關,更關系到整個學院的成績和榮譽,從而使學生們在入學之初就樹立較強的集體精神和榮譽感,增強整體凝聚力,同時有利于學院其他活動的舉辦和開展。
6 實施效果
我校舉辦“促進杯”英語競賽已有16年,已經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充分調動了新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大多數新生在入學之前對大學期間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和所應表現出的積極性并沒有足夠正確和清醒的認識,那么在大學生活的開始階段組織進行這樣一種大規模的、正式的、標準化程度高的英語競賽,讓新生們充分地認識到英語學習在未來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從而積極地投入到英語學習中,主動地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
(2)為全校同類競賽提供了成功的經驗。“促進杯”英語競賽是一項特色鮮明、規范性強、程序正規的競賽,因此它的整個操作和實施過程都具有一般競賽的特征和規律性。它的成功舉辦勢必會為全校其他同類競賽提供借鑒經驗,達到取長補短,共同發展的效果。
(3)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英語專業的學生之外,很多其他專業的學生通過參加“促進杯”英語競賽認識到了英語在自己未來發展和綜合素質中的關鍵作用,在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中高度重視英語學習,許多同學都有非常優異的表現,頻頻在省市甚至國家級的競賽中獲獎,在獲得成就感和全面發展的同時,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同時,更有許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通過發揮自己的英語方面的突出能力,在畢業后從事了英語的相關工作,增強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7 目前存在的問題
7.1 普及性和選拔性的矛盾
競賽,畢竟是一種以選拔和競爭為突出特征的活動,最終獲獎的同學必定是少數,只有表現非常優異、成績突出的學生才能獲得獎勵。這就導致結果與普及英語學習、全面提高整個學生群體英語能力的初衷有一定的出入,雖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盡量調合這種矛盾,但就目前的情況看,仍是比較突出的問題之一。
7.2 考試形式單一
由于時間、人力和物力上的限制,目前“促進杯”英語競賽只有筆試形式的測試,并且全部是客觀題,只考察學生的讀、寫能力,這顯然與當代社會對學生英語上的綜合要求還相去甚遠。因此,在未來的改革和完善中,“促進杯”英語競賽應該逐步增加對學生聽、說能力的考察,突出語言學習的精髓,切實提高學生駕馭和使用語言的能力,從而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的高要求。
總之,“促進杯”英語競賽是遼寧師范大學獨具特色的一項競賽活動,得到了學校有關部門和全體師生的共同配合,已經具備一定規模,并在不斷完善,逐步成為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和學生英語學習中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在今后的發展和實踐中,校方將會在保留精髓的同時適時進行改革,借鑒優秀經驗,與時俱進,更加適應社會要求,致力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胡丹娟.淺談自我效能感與大學生英語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5:27-28.
[2] 張立巍.吉林化工學院學報[J].專業競賽中實時成績反饋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機理研究,2013.1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