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紅萍
[提要] 基于公共管理視角,對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的特征及價值進行研究。通過總結國內專家學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厘清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與內涵,并結合我國實際對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作詳細界定,分析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特征。最后,立足于政府數據開放實際效用,對其價值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政府數據開放;特征;價值
本項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學研究生創新型科研項目:“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特征與價值研究”(項目編號:CX2019SP90)資助;本文系成都市軟科學研究項目:“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制度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5RK0000120ZF)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2月24日
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是創新社會治理、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國家大數據戰略與陽光型政府建設有效結合的實現路徑,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儼然成為一種必然的發展趨勢。當前形勢下,凸顯政府數據開放的特征及價值,不僅能夠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推動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向更深層次遞進,同時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務能力,推動電子政務的建設和發展。
一、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
自2009年美國數據開放門戶上線,政府數據開放運動在全球范圍內興起。我國學術界對政府數據開放的關注度和重視度也隨之上升,眾多專家學者立足于不同視角對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及內涵進行了研究。
在政府數據開放構成要素研究方面:學者沈亞平、許博雅(2014)采取拆解式辨析的方式,分別從數據的屬性、特點、管理與運行方式以及開放的義務主體、特點等方面對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作了解析,指出政府數據開放既強調政府主動向公眾公開其所掌握的物理符號,同時也強調公眾對開放數據的使用和監督,政府與公民之間是雙向互動的關系。符嶸(2014)對政府數據開放的主體要素進行了分析,指出政府數據開放的四大參與主體包括政府、第三方研究機構、公民和媒體,四者之間是一種促進和監督的博弈關系。在政府數據開放相似概念辨析方面:付熙雯、鄭磊(2013)將“政府數據開放”與“政府信息公開”、“政府信息資源再利用”、“公共部門信息資源增值利用”等相似概念進行對比分析,指出政府數據開放強調政府機構在注重信息技術使用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向社會公眾提供免費且真實精確的政府數據,所有數據均應具備原始性、公共性和便捷性的特征。鄭磊(2015)分別從內容、目的和方式三個層面對政府數據開放與政府信息公開進行辨析,指出政府數據開放是大數據時代政府信息公開在廣度和深度上的提升與發展。趙需要(2017)認為政府數據開放得益于大數據的發展與應用,相較于政府信息公開而言,政府數據開放注重并強調“數據集”和“需求導向”,在價值取向上更加關注公共價值的創造。在結合大數據進行分析方面:趙龍文、莫荔媛、潘卓齊等(2016)以關聯數據思想為基礎,指出政府數據開放即政府將單一孤立的數據集整合起來,建立各數據集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在保證數據不涉及國家安全和隱私的前提下,向社會和公眾開放“原始的”、“機器可讀的”數據,最終實現數據的共享。汪雷、鄧凌云(2017)將政府數據開放置于大數據背景下進行探討,認為政府數據開放是指政府結合大數據的特點和優勢,將原始數據向社會公眾開放以供社會挖掘利用的過程,政府數據開放的目的是使數據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進而實現數據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鄧崧、葛百潞(2017)認為在大數據時代下,政府部門不僅是政府數據開放的主體,同時也是數據資源的最大持有者。也有學者從行政法理的視角對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進行界定:宋華琳(2018)便認為政府數據開放是行政主體提供政府數據的行為,接受數據的對象主要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組織等。
綜上訴述,專家學者們立足于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對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及內涵進行了分析,但從目前的研究成果來看,學術界尚未達成統一、公認的說法。筆者在借鑒各領域專家學者觀點的基礎之上,結合我國發展實際,對政府數據開放的概念作如下界定:政府數據開放是在國家實施大數據戰略背景下,政府部門結合大數據的特點和優勢,將其所擁有的海量數據通過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向企業、社會組織、媒體和公民公開,并將各類信息接收主體對數據的評價和反饋進行收集匯總,以實現數據共享和利用的互動過程。其具體內涵包括:數據的提供方和義務主體即政府;受益方和權利主體主要包括企業、社會組織、媒體和公民;數據開放的對象是無專屬所有權的全部數據(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開放的數據具有完整性、原始性、非排他性、時效性、可機讀和免于授權的特點;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是政府數據開放的主要運行載體。
二、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的特征
(一)以海量數據為基礎的多領域數據開放。大數據時代全球數據呈現爆發增長、海量聚集的發展趨勢,數據資源數量多、規模大、來源廣的特點給政府數據開放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政府數據開放工作的實施和推進。集原始性、實時性和精細化為一體的數據,奠定了政府數據開放的基礎,其開放范圍和開放程度直接影響著政府與社會組織、公民的溝通互動。大數據時代下,政府數據開放建立在海量數據資源基礎之上,其范圍覆蓋了醫療、衛生、養老、教育、就業、安全、交通、氣象、環保等與公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個領域,各領域數據的價值在交互共享中得以凸顯和展現,共同促進著政府數據開放的發展。同時,各類社會組織和公眾通過汲取有效數據信息,并將其應用到現實生產中,以發揮數據資源價值,也是大數據時代多領域政府數據開放不容忽視的重要特征。
(二)以開放平臺為載體的全社會數據共享。大數據背景下,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新興媒體不斷涌現,政府數據開放不再局限于傳統、單一的線下傳遞模式,其方式和渠道變得多樣化。以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為載體來推進數據共享是政府數據開放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時也是拓寬數據開放廣度、促進數據開放向更深層次遞進的重要途徑。政府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將分散存儲于不同政府職能部門內的數據信息在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上進行整合與共享,以實現數據資源在全社會的開放和流通,已是當前政府數據開放最顯著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統一的數據開放平臺并不能取代各政府機構的門戶網站,前者主要通過收集、匯總各級各部政府數據的方式,實現數據集的有效整合,二者之間是彼此配合、信息互通的關系。
(三)以數據多樣性為優勢的大范圍數據互通。數據多樣性是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的特征和優勢。當前形勢下,政府數據開放正朝著“開放數據是常態,不開放數據是例外”的目標前進,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有賴于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更離不開數據多樣性作支撐。數據多樣性是促進數據共享和傳播的重要推動力,是數據格式多樣性和數據來源多樣性的有效統一。數據格式多樣性即政府在開放數據時大量采用XSL、JSON、CSV等多種機器可讀格式。這一特征改變了各級政府之間、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以及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存在的信息孤島和數據鴻溝現象,實現了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零障礙數據獲取,有利于加強各類數據資源的互聯互通。數據來源多樣性即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的提供者并不局限于某一政府部門或整個政府部門內部,政府外部的各類社會組織、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個人在作為數據接收方的同時,也扮演著數據生產者和提供者的角色。政府與各類主體協作共享,在實現數據對接與整合上是一種緊密合作的關系。
三、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的價值
大數據時代下,數據資源在國家經濟、政治、社會等方面的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價值也隨著數據量的不斷擴大以及數據類型的不斷豐富而日益凸顯。作為全社會數據資源的最大生產者和擁有者,政府有必要在結合大數據發展特點及優勢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社會公眾的實際需求,實現其所保有數據的開放共享。當前形勢下,政府數據開放是推進我國大數據戰略實施的重要切入點,在促進國家發展、社會進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不容忽視的重要性,以下將具體從經濟、社會和政治三個方面來對其價值進行探討。
(一)經濟價值。大數據時代,數據的根本價值在于利用。對于政府而言,實現政府數據開放能夠有效促進海量數據資源在各級政府和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自由流動,有利于打造高效便捷、開放共享、實時動態的政府數據網,避免政府部門出現因信息重復、數據缺失而造成的資源浪費現象。同時,互通共享的數據資源能夠促進各類信息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節約行政成本和信息服務成本。對于社會而言,政府數據開放降低了各類數據的使用門檻,實現了原始數據在全社會的共享與交流,使企業、社會組織和媒體在數據資源的獲取和利用上更加便捷。政府釋放數據紅利,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數據的流動率和使用率,還能為各類社會組織充分挖掘數據的經濟價值創造條件,進而帶動大數據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對于個體而言,政府數據開放改變了以往公眾被動獲取數據的方式,實現了以用戶需求為導向,政府主動開放數據資源的建設目標,這不僅簡化了數據獲取流程,同時也有效地節約了公眾獲取數據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
(二)社會價值。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在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架起了一道溝通互動的橋梁,數據的實時流通和開放共享,不僅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驅動社會治理創新,創造極高的社會價值。當前形勢下,大數據資源和技術的迅猛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經濟和治理模式。將大數據思維融入政府數據開放中,并通過大數據技術實現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既有利于促進不同部門、不同領域間數據的互聯互通,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又能夠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升社會治理水平。我國政府數據開放所涉及的數據來自教育、醫療、養老、就業、公共安全等多個領域,通過促進各類數據資源的分享、利用和開發,能夠提高數據的使用價值,發揮數據為社會各領域提供服務的作用。大量具有實用價值的開放數據,在滿足企業、社會組織、媒體和公民對數據需求的同時,也真實、客觀地反映了各行各業的實際情況及發展趨勢,對各領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
(三)政治價值。大數據的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政府原有的管理模式。當前形勢下,積極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已成為政府適應時代發展、不斷創新治理模式的重要途徑,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價值。從政府層面來看,政府數據開放意味著政府將其所擁有的海量原始數據向全社會開放,這不僅能夠增加公眾對政府工作的了解,提高政府透明度,而且有利于減少甚至消除政府權力尋租,促進陽光型政府的建設。政府與社會組織、政府與公民之間就數據資源形成的雙向互動關系,能夠保證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充分考慮多方意見,使決策更具公平性和合理性,從整體上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同時,政府數據開放有利于打破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促進數據資源的流通共享,推動政府各部門在公共事務治理中的協同合作。從公民層面來看,政府數據開放在增強公民主人翁意識、提高公民政治參與度的同時,有效地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與政府互動的過程中,公民就公共事務提出觀點和看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和提升公眾政治素養,同時也能不斷增強其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四、結語
大數據時代下,政府數據開放具有全新的特征和價值,對國家、社會和人民都起著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將進一步推動政府數據開放工作的實施,當前形勢下,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將以全新的速度向前邁進。
主要參考文獻:
[1]沈亞平,許博雅.“大數據”時代政府數據開放制度建設路徑研究[J].四川大學學報,2014(5).
[2]符嶸.參與主體視角下的政府數據開放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科技促進發展,2017(12).
[3]付熙雯.政府數據開放國內研究綜述[J].電子政務,2013(6).
[4]鄭磊.開放政府數據的價值創造機理:生態系統的視角[J].電子政務,2015(7).
[5]趙需要.政府信息公開到政府數據開放的嬗變[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40).
[6]趙龍文,莫荔媛,潘卓齊.基于關聯數據的政府數據開放實現方法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16(6).
[7]汪雷,鄧凌云.基于大數據視角的政府數據開放保障機制初探[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40).
[8]鄧崧,葛百潞.中外政府數據開放比較研究[J].情報雜志,20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