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晨薇 張茂林
[摘要]大學生宿舍是學生學習、生活交流的重要場所之一,學生宿舍中的和諧人際關系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學校安全穩定有著重要的影響,“人在情境中”是社會工作的核心觀點,這一理論通過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環境等途徑解決大學生宿舍矛盾問題,對于解決大學生宿舍矛盾具有指導作用。文章以“90后女大學生”宿舍矛盾為突破口,旨在為如何構建和諧的宿舍人際交往環境提供建議。
[關鍵詞]人在情境中;女大學生;宿舍矛盾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4-0072-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33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人在情境中”理論屬于心理社會治療的重要理論之一,其內涵是指人的行為是受到社會環境影響,主要影響來源于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的影響。大學生宿舍是學校當中最小的社會群體單位,其中發生的矛盾問題可以根據這一理論進行系統的分析。人所在的情境不同使得人與人之間經濟狀況、個性、價值觀,處事方法都有不同。因此,如何處理好宿舍矛盾問題是大學生以及高校輔導員日常生活和學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必修課”。
一、案例概述
甲、乙、丙三人屬于同一宿舍同學,三人從一開始的宿舍生活過程中就因為一些生活小習慣不同而發生小摩擦,不斷將這些不滿積壓在各自的內心。在一次節假日放假中,甲離校回家,只有乙、丙二人單獨留在宿舍,由于丙不注意休息時間,影響到了乙休息,在乙多次提醒未果的情況下,長久以來積壓的不滿全面爆發。雖然事后丙也向乙道歉,但乙卻無法釋懷。至此二人便開始了冷戰,甲放假回來后得知此事,由于兩人成長背景相似與乙越走越近,也開始疏遠了丙。半個月后丙在宿舍因身體不適蹲在地上無法行動,甲、乙二人看見后沒有第一時間伸出援手;無奈之下,丙只能求助其他宿舍的同學,在醫院就醫過程中,身體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難過不斷折磨著丙,她無法理解甲、乙二人竟然如此冷漠,甚至產生換宿舍的念頭。
二、案例分析
宿舍關系修復是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常見問題,根據“人在情境中”觀點可以分析出這次事件的發生最主要的問題是人所處的情境不同使得每個人對事情理解產生差異所引發的。
成長背景的差異化,造成學生個人性格、生活習慣、心理發展水平的不同,使得一個宿舍中的女生行為、習慣、思想都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的融合與碰撞都容易產生矛盾,造成沖突。作為95后的當代大學生,大部分喜歡擁有私密空間,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無法適應宿舍的群居生活。大學期間是學生慢慢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差異較大的雙方無法相互理解,同時又缺乏有效的溝通方式,那么宿舍矛盾就容易產生。
女大學生的宿舍矛盾特點突出,女生與男生不同,女生經常會糾結和顧慮很多事情而無法坦誠相待,這樣的特點使得女生宿舍矛盾沒法在第一時間解決,容易將矛盾積少成多。在另一方面,女生宿舍內部容易形成小團體,小團體在宿舍矛盾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導致沖突矛盾變得更加復雜。
三、輔導干預過程
女大學生宿舍關系危機的生命周期大體可分為危機的潛伏期、爆發期、延續期和康復期。為了可以更好地解決此事件,本次干預過程分為直接介入與間接介入,通過輔導員自身的直接介入和班導師第三方力量的間接介入合力更好地將事件往好的方向引導。
(一)輔導員德育介入緩解宿舍矛盾
輔導員得知此事后,第一時間聯系當事人,深入學生宿舍,借助網絡,了解情況。與該宿舍的成員、舍長進行溝通,了解宿舍成員近況,以及事件的起因和過程。關注學生的網絡空間狀態,了解學生現狀。引導每位女學生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改善與舍友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化解矛盾。
1.主動傾聽:拉近與三名同學的距離,傾聽其內心真實想法。輔導員可以利用校園優美的環境走出辦公室,在籃球場、跑道或者湖邊等地方與學生進行談心談話,使學生更容易放下戒心。了解學生內心真實想法并且安撫其沖動之下產生的不良情緒。同時關心另外兩名同學的日常宿舍情況,引導學生說出宿舍存在的問題,掌握事件的詳細情況。
2.情感引導:通過對進校后美好情景的回憶以及舍友之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例子,從情感上引導三名同學產生共鳴,教會學生相互理解、尊重,學會感恩。
3.傳授技巧:與三名同學一起探討和分析現狀以及造成現在矛盾的主要原因,指出她們在人際交往上存在的不足,傳授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指導學生要學會面對面真心交流。
(二)巧借第三方力量化解宿舍矛盾
借助第三方力量,例如班導師、班委等,改善外部環境達到間接影響,實現宿舍關系的改變。
1.班導師助力化解沖突矛盾。請班導師介入,采取情感漸進疏導的辦法,通過了解學生日常學習的情況,讓學生放下戒備心,獲取精神上的放松,獲得她們的信任感。從點滴表現中,適時引入人際關系的話題,讓學生無意識暴露自己對這件事情的完整看法。通過社會話題有意識地對甲,乙兩位同學進行情感上的疏導,點出甲、乙兩名同學由于家庭及成長經歷存在的自卑心理,用實際經歷獲取她們的情感共鳴,幫助她們正確認識內在自我與環境映射刺激下的自我區別;正確認識性格缺陷存在的必然性與可塑性;正確認識社會關系與社會資源分配在家庭個體上必然導致的差異性,讓她們能夠正確看待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同時結合學業輔導,使她們重獲自信;通過共同分析相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以及三人所存在的問題,讓她們分享內心感受,達到共情效果。
2.積極互動,增進情感融合。引導班委和舍長組織開展班級聚會、團日活動、宿舍臥談會、宿舍活動等集體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增進舍友的感情。通過互動讓學生學會多為他人考慮,不能保證事事都做得最好,但是可以盡量做到不影響別人。學會與舍友分享自己所擁有的;學會主動融入宿舍這個團體中,遇到問題及時溝通消除誤會。
四、經驗與啟示
據調查當代大學生有60%以上的課余時間都是在宿舍度過的,宿舍成了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因此,宿舍內部的人際環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著直接的影響。“人在情境中”理論指出,學生宿舍矛盾不僅僅是單純的個人自身問題,必須把學生放在現實的環境中,即她的家庭,社會環境、事件發生的背景關系中去研究。
(一)創新教育載體,突破時空界限
作為新時代的思政教育者,應該要根據學生特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目前大多數的學生為95后的一代人對網絡的依賴程度很高;為了滿足同學們及時與老師交流的愿望,又免除學生當面找老師的尷尬。高校輔導員要充分利用網絡,公開自己的QQ、微信、微博等以達到充分了解大家思想狀態的目的。學會從學生的QQ說說、微博、朋友圈等網絡社交平臺中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生活困擾等多方面問題。
(二)拉近師生距離,建立信任關系
輔導員的工作不只是局限于辦公室,應該要深入宿舍、課堂等地,深入了解學生尤為重要。為了可以更好地解決困難,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動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情況,拉近師生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互信,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為日后工作奠定基礎。
(三)澄清誤會,化解矛盾是核心
女學生宿舍往往因為一些小事處理不當并積蓄已久而引發。學生之間產生這些矛盾并不是彼此難以融合,大多數是因為誤會而激發矛盾。開誠布公,直面矛盾,消除相互間的誤會是解決宿舍矛盾的核心所在。這就要求高校輔導員要做足功課,特別對于自卑型性格的人與自信型性格的人相處過程中,容易留下矛盾的隱患,需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體差異化的現象。
(四)借助第三方力量,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思政教育的隊伍不是僅僅依靠輔導員的力量就能實現,高校輔導員應該學會成為溝通橋梁,學會借助第三方力量,利用一切資源開展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從此案例可以看到班導師也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骨干力量。班導師對三人的幫助,對學生思想的改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學會發動班級班委、宿舍舍長等學生力量巧妙的化解矛盾。
(五)完善認知,提高技巧是關鍵
學生缺乏對自我的認知以及對他人正確的認識是造成人際關系緊張的重要原因,輔導員要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課程,完善學生自我認知,鼓勵學生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他人,通過心理團輔,個別談話,人際關系處理系列講座等形式教授人際交往以及人際沖突應對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提高人際交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