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必章
[摘要]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是我國稅收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對于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收稅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意義,也將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本文簡要論述“營改增”的主要背景及重要意義,并分析“營改增”的對于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繼而提出“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路徑。通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進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會計核算;影響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4-008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4.040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營改增”是我國稅收改革的主要內容,“營改增”政策的貫徹落實,將有效降低企業的納稅負擔,提高企業市場的發展活力,增強企業的市場發展競爭能力。實行“營改增”政策,將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帶來一定的影響,其中包含企業的收入核算、利潤計算、票務管理等多方面內容。現階段,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促進企業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價值及意義。通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將深入了解“營改增”對企業核算的影響,以及有效的解決策略。
一、“營改增”的背景及意義
(一)“營改增”實施的背景
我國傳統的稅收制度之中,實行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的政策,稅收制度的不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優化升級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創新受限。首先,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的制度,將限制增值稅作用的發揮,不利于我國稅收制度的完善發展。其次,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稅收的管理難度將加大,企業的發展中將面臨著重復征稅的問題。傳統稅收制度中,實行營業數與增值稅的并行,主要為平衡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稅收均衡,是社會經濟發展至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增值稅與營業稅在征收對象、征收范圍、計稅方式、稅率、稅目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現代化發展的深化,實現“營改增”的發展具有必然性及合理性,“營改增”政策應用而生。
(二)“營改增”實施的意義
“營改增”的實施,對于我國稅收制度的完善發展,以及促進企業的優化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的意義。全面實行“營改增”政策,首先,有助于實現增值稅對企業服務及貨物的全方位覆蓋,解決傳統稅收制度中,重復征稅的問題?!盃I改增”政策將開通企業增值稅抵扣的鏈條,完善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的分工與協作,加速企業發展以及制造業的轉型優化升級。其次,“營改增”中規定不動產將納入抵扣的范圍,完善消費型增值稅的機制,實現了稅收制度及模式的規范化發展。“營改增”將經濟促進企業投資模式的延伸,提高社會企業的發展活力,完善第二、三產業增值稅的抵扣方式,促進社會企業的優化轉型發展。最后,全面“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為我國的就業市場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貨物、及勞動服務類企業增值稅的完善發展,改善我國進出口的稅收制度
二、“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影響
(一)對企業成本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實施之前,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中,成本計量重要采取價稅合計數進行計算,成本的價稅分離,成為進項稅額與實際成本兩個方面。“營改增”政策提出之后,企業的成本計算之中,將按照進項稅的發票數目與銷項稅進行抵扣,促進了企業成本計算的合理性。以建筑企業為例,企業生產經營之中的人工費成分,作為企業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人工費是否納入征收范圍內,根據不同的情況將采取不同的措施。企業直接為對方提供勞動力時,企業應按照勞務合同之中的總金額進行納稅,其中稅率為5%,即為服務營業稅。企業針對相關的招標工程進行分包時,則按照勞務合同中規定的純勞動收人進行納稅,其中的稅率為3%,即為建筑營業稅的內容。
(二)對企業收入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提出,對企業的收入核算將產生一定的影響,“營改增”稅收政策,對于企業收人核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計算方式、計算準確度等方面。以工程施工企業為例,在實施“營改增”之前,企業的收入納稅,主要按照工程的法定款額進行納稅?!盃I改增”政策實施之后,企業的增值稅納稅,將不再按照工程的總體造價進行納稅,增值稅與間工程而言,屬于造假之外的相關稅費范疇?!盃I改增”在計算公式之中,主要的計算公式為:不含稅價格=含稅價格/(1+增值稅率)。
(三)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改革政策提出,對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將產生一定的影響。“營改增”之后,企業增值稅繳納將涉及較多的發票,企業的專用發票為進項稅抵扣的憑證?!盃I改增”背景之下,對于窮也的票務管理工作將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票務的規范化、專業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盃I改增”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需要企業業務交易環節中,涉及的專用發票監督審核工作,針對發票的印章及時間、地點等信息內容進行審核,準確的審核將保護企業的財產安全,杜絕財務風險的發生。企業的稅務部門對于發票管理重視程度提高,減少虛假發票問題的出現,降低違法違規事情發生的概率。
(四)對企業利潤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提出,對于企業利潤的核算將產生一定的影響。首先,“營改增”對企業利潤計算及現金流的影響,與企業的納稅負擔緊密相關。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企業營業稅的納稅金額、成本比例、收入比例等將直接影響企業的利潤及現金流。以建筑類企業為例,企業的納稅金額主要依靠工程的進度進行計量,實施預交制稅收政策,企業繳納的稅款通常高于實際的稅額?!盃I改增”實施之后,企業主要在收到相應的款項之后,針對稅款進行計算和繳納,降低對企業現金流的沖擊,減少企業經濟利益受損的風險。
三、“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措施
(一)完善稅務管理機制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應完善企業的稅務管理機制。首先,企業在對成本進行預算的過程中,應轉變原有的計算理念及方式,創新原有對支出金額直接計算成本的方式。針對出售的商品應按照商品的價格與稅金的區分進行計算,避免業務收入減少問題的發生。企業在商品定價的過程中,應革新原有營業稅背景下的定價方式,通過提高商品的價格,解決“營改增”背景下企業營業利潤受損的問題。其次,“營改增”對于進項稅及銷項稅的抵扣具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企業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企業,應建立健全進項稅與銷項稅抵扣的機制,提高稅務籌劃工作的質量及效率。最后,企業在“營改增”背景之下,應全方位、多角度的協調企業預算,企業內各個部門及環節相互配合,為“營改增”做好應對措施。發展情況允許的情況下,企業組建專業的稅務部門,成立專門的稅務會計計算機制,負責增稅發票管理、進項稅、銷項稅、稅務規劃等。例如,大中型企業應建立單獨的物資采購公司,加強對物資、材料、固定資產采購工作的規范性,解決單獨購買對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
(二)完善發票管理模式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企業應加強對于發票工作的管理,建立規范化、專業化、合理化的管理機制。首先,在“營改增”政策提出之前,社會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之中,主組要開具普通發票即可,因此,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對于發票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較低?!盃I改增”背景之下,企業的增值稅可抵扣性變化,一般納稅人需要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在增值稅發票管理之中,需要具有專業財務管理工作能力的人員,促進發票的開具、管理等工作實現規范化發展。企業的發票管理工作,需要完善增值稅發票的開具流程,并確保發票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及合理化發展,建立健全企業的發票管理制度,解決發票管理工作中,丟失、借出、撕毀、造假等問題,對增值稅發票進行準確登記,并定期進行檢查。其次,“營改增”背景之下,企業的管理與銷售人員都需要提高對發票的管理能力,掌握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基礎知識及管理能力,嚴懲為提升個人業績而虛假開票的行為。企業應定期組織發票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訓活動,實現企業發票管理流程的規范化發展。
(三)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營改增”背景下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改進,需要切實提高企業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及能力?!盃I改增”政策的實施,對于企業會計人員的工作提出新的挑戰,需要會計工作者具備更加專業的業務素質及專業能力。首先,企業會計工作者應準確掌握“營改增”的相關內容,明確“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影響。企業會計工作者應積極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內容,促進企業會計核算工作的完善發展。其次,企業應定期組織相關的技能培訓活動,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工作監督機制,并完善相關的獎懲機制。在提升會計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基礎之上,調動會計工作者的工作熱情及積極性。最后,企業的會計工作者應正確認識計稅基數及稅率,熟悉增值稅與營業稅的區別,對收入含稅及不含稅的進行準確計算。通過合理的工作機制及培訓體系,強化會計工作者適應政策變化的能力及專業素質。
結語
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下行壓力較大,全面實行“營改增”政策,將有效的帶動投資,通過供給的提升促進社會需求。“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將完善稅收制度,進社會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重要方式,將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避免重復征稅。“營改增”政策的提出,也將影響企業的會計核算方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創新發展,成為企業現代化改革,適應“營改增”政策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