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元
(陳天元玉雕工作室,江蘇 蘇州 215000)
現在人們對玉石的喜愛只增不減,對玉石的開采,也沒有任何的節制性,作為一種能保留玉石原有的雕刻工藝,俏色玉雕已經開始被廣泛運用,在很多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俏色玉雕的身影,說明俏色玉雕已經成為玉器中的主流。
俏色玉雕作為一門造詣很深的學問,它要求雕刻者兼顧材料的顏色與適當的雕刻題材,使得兩者和諧統一,這對雕刻者的考驗是相當高的。就俏色利用而言,巧妙、俏麗是較為基本的功力,巧妙運用材料的形狀、顏色和技巧,巧的是手法,是構思、是前提,只有“巧”得恰如其分,相得益彰,只有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才能使觀眾理解,回味無窮。但若更上一層樓,要對“色”利用得更為精妙絕倫,才能被稱為珍品。
1.在玉雕技藝上大膽創新。玉雕技術包括鏤雕、圓雕、浮雕等,以寫實為主,寫意為輔。到目前為止,對許多同行來說,評價一件作品的唯一依據是雕的“像不像”,似乎作品越接近真實的物體,效果越好。所有玉雕藝術家都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轉變觀念,汲取自身的長處,大膽創新,不僅形似,更重要追求神似,要依色取巧,突出寫意,大膽采用國畫留白手法和寫意。
2.要善于大膽構思。玉雕藝術是自然美和藝術美的有機結合,玉石的種類和形式各不相同。玉雕藝術家借助原石的自然色、形、質,充分利用自己精湛的技藝,通過大膽的構思,滲透自己的思想和審美意識,最終形成作品的形象、動態和藝術美。在創作過程中,我們要大膽設想。只有充分利用玉的自然質地,結合藝術家的理解和技巧,才能創造出好的作品,實現“玉通人性”,達到玉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俏色工藝的作品由于與眾不同,藝術特色非常明顯,這些作品既有生動傳神的造型,又具備繪畫艷麗的顏色,從而有了更深層次的審美價值。和現在各種藝術一樣,意境由心生,博取百家所長,看皮色生情,巧妙設計,精雕細琢,一件完美的精品就此誕生。“俏色”雕刻先要確定出俏色部位的色質與走向,然后盡量以俏色部位為核心,規劃出原料其他部位和整體形象的比例,這樣就能使底色、俏色與整體形象協調一致,從而產生和內涵契合的立體感官享受。一件成功的俏色作品不僅使主題在依料賦形的基礎上與自然生態絕妙地吻合,更是創作者的知識閱歷、靈感智慧和獨到的藝術洞察力的完美體現。如作品《財神》,此玉雕精品材質為新疆和田籽玉,此玉石定眼一看,保持著天然的風貌,玉質縝密細膩,玉色溫潤柔和,把玩在手,順滑涼爽,油性十足,本是和田籽玉中不可多得的精品,細細品味,有養眼靜心之感;玉石上面有一處棗紅皮色,鮮艷俏麗,具有“暖玉”之效果,極富視覺沖擊力。一者運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表現手法,以流暢飄逸的線條來勾勒出財神的面部特征,臉寬有清福之相,耳大有長壽之意,胡須濃密,衣袖輕盈,笑語盈盈,憨態可掬,一幅和藹慈祥的長者之容顏,觀之可親。二者運用巧奪天工之設計,俏色巧雕,將棗紅皮,巧雕成為財帽和方孔錢,寓意紅紅火火,生意興隆。
包體像雜質一樣,是礦物和寶石中的“外來物質”,多是固體,也有液體或氣體。
玉料中的包體對玉料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少部分能給玉料“錦上添花”,如貓眼寶石中絲狀金紅石礦物包體、水膽瑪瑙中液體水等。大部分包體對玉料起負面作用,影響玉石的透明度、堅固度和美觀性等。對于后者如能巧妙運用,也必能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出令人叫絕的作品來。
俏色雕要用得恰到好處并不容易,運用得好出精品,甚至出絕品,用得不到位,反倒弄巧成拙,它與設計專、制作專的閱歷,文化積累,見識、智慧、想象力、創造力以及駕馭雕刻技藝的水平密切相關。俏色玉雕創作需要經驗的積累,在逐步提高的過程中,閱歷、見識、智慧等許多方面也會漸漸豐富。努力提高藝術想象造詣,以及其他創作能力,才能使俏色玉雕創作和傳承“蘇幫”琢玉技藝上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