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良紅
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就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必然需要調度和使用相應的資金進行一定的財務活動,但由于內外部環境的復雜性,項目資金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會受到一些風險因素的影響,導致投資與收益不成正比,從而使企業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造成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原因不僅僅有市場和環境這一外部不可控因素,還包括企業內部的管理因素,而這類因素是可以通過提高意識和完善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來進行控制的,因此文章就主要針對導致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內部管理原因進行探討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解決之策。
一、造成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
(一)財務風險管理水平不高
財務風險管理水平不高是致使企業面臨財務風險的首要原因。很多企業缺乏相應的風險管理機制,不管是在機構設置還是人員配置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時由于缺乏相應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的約束,使得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無法獨立進行,而是與企業其他管理工作如經濟管理、人員管理等并行,這就使得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缺乏全面性和系統性,無法將企業財務運行所面臨的外部風險與內部風險進行統籌分析,也就無法制定相應的風險管控策略,使企業的經營管理面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人員缺乏風險管理意識
企業財務人員缺乏風險管理意識也是導致企業面臨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之一。企業在進行經營發展的過程需要一定的資金作為支持,不管是進行項目投資還是籌措啟動資金,只要涉及到資金的運行就必然會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也就是說企業的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經營發展的每個環節和每個階段,我們不可能完全的消除財務風險,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盡量的規避財務風險,這就需要充分發揮相應的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作用。但是很多企業的財務部門缺乏風險管理的意識,不重視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片面的將財務風險理解為市場風險,從而忽視內部管理的作用。
(三)企業制定相關的決策缺乏風險分析
企業在制定財務決策時由于缺乏風險分析也是導致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關鍵因素。企業所制定的財務決策必須要經過嚴謹科學的分析,包括市場環境分析、投資收益分析等,但是很多企業在財務決策的過程中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長遠的發展分析,導致決策具有盲目性和主觀性,由于缺乏全面的風險分析,使得財務決策很容易出現失誤,使企業面臨著財產損失的風險,嚴重者甚至有可能會致使企業破產。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具體防范措施研究
(一)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企業要更好的防范財務風險,就要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首先,企業要將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放在內部管理更加突出的位置,組成專業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對企業的每一項業務進行風險審核與分析,制定相應的風險管控方案。其次,企業要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運行機制,提升風險管理的系統性,將風險管理工作融入到企業經營管理的每個環節。
(二)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
企業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時,必須要注重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首先,要強化企業財務人員對風險的認知,明確財務風險管理的概念,將財務運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內外部風險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制定出風險防范措施。其次,企業還要不斷的提升財務風險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充分的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財務風險分析處理與預警一體化的管理系統,從而提高財務風險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三)不斷提升企業的科學決策水平
企業要不斷的提高財務風險防范能力,還必須要提升科學決策水平。首先企業在制定財務決策時,必須充分的聽取風險管理人員給出的意見和建議,對于相應的資金投入與收益進行準確的統籌與分析,并且出于對風險因素干擾的考量,還要預留出一部分的風險管控資金,以保證企業的穩定發展。其次,企業要不斷提升決策的科學性,不能單純的依靠過往的經驗進行決策,而是要通過對市場環境的分析,謹慎的做出決策,最大限度的避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
三、結語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日益增加,企業必須重視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不斷的提高財務管理能力和水平,為企業的穩定發展保駕護航。(作者單位:貴陽金陽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