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林 薛小榮 劉瑩斌
【摘 要】 文章以我國A股2001年以前上市的民營企業2014—2017年連續4年數據作為研究對象,對審計委員會、盈余質量與資本配置效率三者的關系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審計委員會與投資不足和過度投資兩類效率損失之間均存在顯著的負向相關關系,這說明審計委員會具有直接提高資本配置效率的作用;在盈余質量對資本配置效率作用的研究模型中發現,審計委員會對這種作用有顯著的正向調節效應,即審計委員會可以加強盈余質量與資本配置效率的正向相關關系;審計委員會在高成長性公司中可發揮的效用高于在低成長性公司的效用,且主要表現在對過度投資的約束上;在現金流充裕的公司中,審計委員會主要在抑制過度投資方面有效,而對現金流缺乏的公司,審計委員會則主要在緩解投資不足方面有效。
【關鍵詞】 審計委員會; 盈余質量; 過度投資; 投資不足; 資本配置效率
【中圖分類號】 F239.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5937(2019)11-0117-06
一、引言
2018年11月1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的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強調,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穩定增長、增加就業、推動創新、出口創匯、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毫不動搖。民營企業中有一類典型的企業——民營上市公司,它們在競爭中一步步完善自己,通過考驗后存活至今,是一批優秀的企業,也為我國證券市場增添了活力。隨著我國民營經濟發展進入轉型升級的歷史新階段,民營企業為了擴大規模,進行過度投資的情況屢見不鮮,但同時融資難、融資貴依然是民營企業面臨的問題,這可能使民營企業存在投資不足現象,民營企業資本配置效率難以提高。因此,如何完善民營企業治理結構、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從而實現健康發展,對于我國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影響。
審計委員會被賦予確保內外部獨立審計、強化內部控制并優化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重任。我國現有法規政策對民營上市公司是否需要設立審計委員會沒有做出強制性規定。我國民營上市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自愿設立審計委員會,自覺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但是,我國民營上市公司審計委員會制度的運行機理怎么樣?是否得到有效運行并達到相應的治理效益?還有待進一步實證檢驗。
本文可能的貢獻如下:第一,研究了審計委員會對資本配置效率的影響,目前國內涉及審計委員會與資本配置效率之間關系的文章較少,為進一步研究審計委員會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提供了經驗證據;第二,在衡量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效率時,從多個維度出發,避免了前人研究中只使用某一個或幾個指標的局限性,構造了衡量審計委員會運行效率的綜合M指數,從而可以更全面地衡量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效率。
二、研究假設
(一)盈余質量與資本配置效率
企業是通過契約連接在一起的組織,由于利益的沖突性以及信息傳遞的不對稱性,締結契約的各方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違背企業利益的投資行為,大大降低了投資的利用率,使企業的效益甚低。會計信息治理功能可以有效改善這個弊端,公平公正公開地公布企業的投資數據,極大地提高企業的投資效率。Verdi[ 1 ]的研究表明,財務報告質量越高,企業的投資效率就越好,且當企業面臨融資約束限制時,財務報告質量與企業投資不足的關聯性越大,在那些資金比較充裕的企業里面,財務報告的質量與企業投資過度的關聯性越大。韓靜等[ 2 ]研究發現,會計穩健性對投資過度有抑制作用,對投資不足有加劇作用,且這種作用在非國有企業中的效果比國有企業更加明顯。真實的會計信息有利于外部投資者估算企業市場價值,從而為是否投資提供依據,緩解企業內部高層與外部投資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方便企業融資,給那些發展前景好卻缺乏資金啟動的企業帶來生機,解決其投資不足危機。我國民營企業普遍存在融資約束的情況,據此提出假設1:
H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民營上市公司的投資不足與滯后一期的盈余質量呈負相關關系。
盈余質量高有利于企業合理有效地挑選項目方案進行投資,從而盡可能地減少投資過度情況出現的概率。根據以上分析,提出假設2:
H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民營上市公司的過度投資與滯后一期的盈余質量呈負相關關系。
(二)審計委員會與資本配置效率
在有關審計委員會的研究文獻中,大部分是通過與內外部審計的溝通及審查財務信息及其披露,從保證財務報告的質量角度來探討的,很少有從監督公司內部控制的職能出發進行研究的。然而審計委員會通過監督公司內部控制可以將監管范圍擴展到公司經營和管理的各個方面,從而保證公司經營活動的良好運轉。黎文靖[ 3 ]研究指出,管理層內部治理不完善時往往會操控企業投資行為,以期提高個人收益,這會對公司的投資效率造成很大影響。有審計委員會監督企業日常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避免管理者的非效率投資行為。Karamanou和Vafeas(2005)認為審計委員會之所以贏取更高的市場回報,是緣自投資者對公司信任的提高,而這種信任正是來自諸如財務專業性、規模和會議頻率等被普遍認為是傳遞良好治理機制的信號。審計委員會作為公司治理的一項制度,如果其運行效率越高,債權人及投資者越有理由相信公司具有良好的治理機制,從而降低融資成本,使得公司原本由于資金不足不能投資的凈現值為正的項目得以投資,從而提高資本配置效率。據此提出假設3:
H3: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民營上市公司的投資不足與審計委員會的運行效率呈負相關關系。
審計委員會作為專業的委員會,在監督內部控制有效運行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梢酝茰y,在企業面臨重大投資決策時,審計委員會的專業成員利用其所具備的專業財務知識對投資項目進行科學決策,向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建議,可以避免因盲目擴大規模而進行的過度投資行為。據此提出假設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