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阿 茹娜
內容摘要:當今,有關英國印裔小說研究是我國外國文學研究近年來的熱點,始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是研究成果集中在離散性、后殖民性、女性主義等,且限于個別作家作品的評介,仍處在初級階段,相比國外研究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欠系統性等問題。就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文學總體研究理論方法的建構以及從宏觀角度全面強調英國印裔小說表現內容和特色研究上的價值和意義,是本文的一個嶄新的嘗試。
關鍵詞:二十世紀中后期 英國印裔小說 價值與意義
一.印裔小說研究的價值
在當今世界文壇中,英國印裔作家的作品頗具傳奇性和爭議性,其作品反映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等問題極具深刻。然而,在國內,從各大知名出版社或學術期刊上可查到的作品研究不過幾人的幾部作品,主要集中在拉什迪、奈保爾和萊辛的作品研究,極少涉及其他。即便在研究較為深入的奈保爾和拉什迪作品的研究,也存在集中關注幾部著作,忽視其他作品的偏頗,缺乏對文學形式特征的整體深入探討和研究,這是國內外國文學研究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印裔小說研究的一大缺失。
二.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小說研究的價值
國內,有關英國印裔小說研究主要對象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英國印裔主流經典作品,需要對英國印裔文學的主題學和文類學進行深入探討,所以把研究的時間段推至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語境產生的根源年代---殖民語境一起分析還是一塊還待開發的領域。研究當二十世紀中后時期英國印裔小說是認識英國其他少數族裔文學乃至整個英國少數族裔文學的重要契機,以便掌握英國少數族裔文學發展的全貌。研究英國印裔小說有助于我們認識多遠文化中包括印裔在內的英國整個少數族裔小說中的文化和心理訴求,其文學作品中體現出的主題意義、審美價值及文化價值等可以起到借鑒和啟發的作用。
二十世紀中后期的英國正處在多元文化互相交融、少數族群混居的社會文化大背景。這一時期英國印裔小說,尤其是獲獎作品和影響較大的作品,對解讀和界定英國少數族裔小說的特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將通過理論梳理與文本個案研究,把英國印裔小說置于二十世紀中后期的英國文化語境中,總結這一時期英國少數族裔小說的基本面貌,重要作家和作品,探討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小說的獨特發展路線;在文學形式上,側重文本細讀與理論關照相互結合,探討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小說的文學敘事特征,其獨特的審美空間和表達形式,深入探討其文學魅力與文化意義。
三.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小說研究的意義
1.在研究內容上,把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較有影響的作品納入研究,把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引向七十年代作品的分析當中,研究它們的文學表現形式和審美意義,拓展國內英國印裔文學研究的領域。
2.將著重分析印裔小說超越故事范疇的藝術成分,探尋所選文學作品文學性的開拓和創新。
3.在科研方面,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印裔小說研究能夠豐富和完善英國印裔文學研究。
4.研究和介紹二十世紀中后時期英國印裔小說,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對我國的少數民族文學創作提供參考和啟發。
5.在教學方面,少數族裔文學研究對未來有關文學教學內容起到補充作用,以窺見二十世紀中后時期英國多元文化下的少數族裔文學全貌。
參考文獻
[1]林承節著《后殖民統治時期的印度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林承節著《獨立后的印度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3]石海軍著《后殖民:印度文學之間》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尹錫南著《英語文學中的印度》巴蜀書社,2008年版.
[5]張曉紅“記憶的家園,歷史的想象—解讀拉什迪的《物業的孩子》,《當代外國文學》,2007第2期.
[6]吳錫民“‘拉什迪風波論”,《外國文學評論》,1998第1期.
基金項目:本文是作者2018年3月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科研項目“二十世紀中后期英國少數族裔小說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NJSY18387.
(作者介紹:趙阿茹娜,內蒙古包頭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