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彩寶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革新的同時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更多要求,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的很多不足浮出表面。隨著各學科的改革進程推進,高中歷史作為一項重要學科也在進行改革。本文就高中歷史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歷史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歷史教學 策略
教育改革從未停止,不同事情對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同,針對高中歷史學科,自然有針對歷史學科的要求,高中歷史教師要與時俱進,發(fā)現目前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正,才能為國家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
一、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現狀
高中歷史教學工作者通過自身努力發(fā)揮自己才智,在歷史教學過程中進行了諸多探索嘗試和創(chuàng)新 ,誠然努力就得到了回報,取得一些進步 。但是目前看來這些做法仍然不太成熟,在實踐中不可避免地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一些問題。由于受到地域、地方文化、學生特點、老師素質等方面的制約,沒有任何一種可以能夠皆大歡喜,滿足所有的地方,能夠做到通用的方法。當然由于各地教育水平不一樣,使用的方法不同,那么存在問題也不盡相同,普遍問題主要有:
(一)高中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設計
目前高中歷史教學的注重點已經發(fā)生了變化,以前是注重知識點的講解,現在是注重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但是認知分析下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目前主要關注的還是教育者的目標作為出發(fā)點,由于高考的壓力,很多還是最終強調知識的記憶,能力培養(yǎng)不夠突出,可是在考試時卻更加側重能力的考查,在教學過程中的目標制定還存在不足,使教學效果不很理想,沒有明確精準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就不突出。
(二)高中歷史教材的編寫有地方差異
在課程內容上,新課標更加重視歷史知識的客觀性和真實性,對于歷史事件的連續(xù)性貫穿始終。原來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的解讀,由于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數量巨大,學生會耗費許多時間進行記憶,但是知識點著實太多 ,并且有的內容內容繁瑣 ,記憶起來有一定難度,與此同時就不可避免的導致學生不能全面的理解課程目標。針對以往歷史教材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在教材編寫上進行了必要的改進和調整:一是推行教材編寫放開制度,從而致使歷史教材有多個不同版本的現象出現,引起了在教材編過程中出現地區(qū)競爭,同時也造成了一定資源的浪費;二是在教科書編寫質量上,當前高中歷史教材將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加以分類。這些調整雖然比較完善,但是各地也有自主編寫和使用的地方教材,在一些細節(jié)上還是存在差異。
二、高中歷史教學新課改下施行的策略
針對目前高中歷史教育存在的問題,高中教育工作者要因地制宜地開展教學,從教法到教具,從內容到習題都精心準備進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一)解讀新課改,改變教育觀念
雖然廣大教師都學習了新課改的精神,但是思想觀念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全改變的。所以,尤其老教師更要全面理解新課程的要求,建立新的教學理念,進而改變教學方法。首先要認真研讀新課改的要求,結合自身教學,找出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能夠正確發(fā)現問題這是很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現問題之后在想方法去嘗試解決問題,教學才能進步,這個過程才是課改的靈魂。
(二)增加歷史教學手段,全面提升教學效果
歷史作為過去的事件,有的會留下一些歷史的痕跡和證據, 也有的無跡可尋但是有理可推,所以歷史有具象的證據也有抽象的思維。歷史教學如果單純地說教和念課本無疑很枯燥,甚至無聊,難以引起學生的深刻思考。隨著教育科技的發(fā)展,互聯網能夠為我們提供很多難以獲取的資料做參考,人工智能的開發(fā)讓很多問題簡單化,電腦、手機等硬件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很多教學軟件輕松運行,所以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可以進行利用和加工,豐富我們的教學方法,活躍課題氣氛。同時傳統的一些教學手段也很有效,比如辯論賽、情境再現、表演等等,既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體現其主體地位,又能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這些手段的合理運用,能夠將枯燥的歷史課堂活躍起來,提高教學的效果。
(三)以教材為中心,制定教學目標
歷史教學目標一定要以教材為中心,合理的選擇材料和習題,不能為了題海戰(zhàn)術就脫離考試大綱,造成很多時間精力的浪費,這樣會給學生增加很多無意義的負擔。歷史教師要 認知研究高中歷史教材,制定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上要合理拓展,以教材為中心,進行橫向和縱向的延伸,選取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將有效信息傳達給學生,進而達到教學目標。
(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作為主體,要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歷史很多事件都有一定的關聯,很多分析過程不能老師全部全盤托出,要學會“留白”,讓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問題,提升能力。比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利用歷史材料,讓學生分析深層次的歷史原因。比如通過展示《德黑蘭宣言》與英國和俄國的外交電文內容,讓學生認識冷戰(zhàn)關系。
三、總結
新課改更加重視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就需要再依據課改精神,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通過自己努力來發(fā)掘新的教學學方式。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教學手段,不斷地發(fā)現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本,再探求解決之道,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豐兵.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圖片史料的意義及策略[J].甘肅教育,2018,(16).
[2]焦文娟.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內蒙古教育,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