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青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61-01
整本書閱讀勢在必行,傳統經典的回歸非常迫切。讀唐詩能涵養性情,提升審美,開闊胸襟。然而,大多學生對唐詩閱讀興趣度低,教師講詩效率低。為解決此問題,利用信息化社會大背景和青少年的心理特質,使用靜心課堂閱讀和借用信息化平臺閱讀兩種渠道,同學同讀,家校同讀,師生同讀,讓信息技術平臺的適切運用激發學生興趣,培育深度賞析唐詩的能力和習慣,達到提升語文綜合素養的目標。實踐1年以來,預期效果基本達成,師生受益頗豐。
語文教學著眼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了“語言的建構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升”、“審美的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傳承”共四大板塊。當前備受關注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就能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閱讀范疇當然首推經典著作。
眾多經典中,《唐詩三百首》憑借其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文字美感被推崇。通過閱讀該書,感受滋養詩歌的土壤——富庶繁華的大唐風范,領略詩歌各類題材和體裁的不同魅力。通過誦讀繪畫,切磋交流,名家鑒賞輔助閱讀,論文作品的展示等活動的開展,對于構建學生核心素養,尤其是審美鑒賞和創造以及文化理解與傳承不無裨益。葉嘉瑩先生說“古詩詞是能夠喚起你心靈深處很多美好的感情和高尚的意趣的”。即使從考試這個現實角度,學生大量閱讀唐詩,也能很好形成唐詩語感,對于完成詩歌鑒賞題肯定獲益匪淺。可惜在教學現狀中,面對學生對古詩詞興趣低,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是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信息化發達的社會背景,我們巧借信息平臺做了以下嘗試:
一、閱讀總綱指導先行,借力多維信息平臺
整本書的閱讀需要教師給予學生明確有力指導,提前制定了具有操作性的翔實閱讀總綱,熟悉總綱,明確閱讀方向。
一起明晰閱讀本書的價值,愉悅接納閱讀任務;熟悉閱讀進程和每個階段的閱讀任務;接收到完成不同閱讀任務的基本方法。
總綱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為學生讀書預熱造勢。同時補充朱自清等名家給青年人的閱讀唐詩方法旨要,讓學生多方面掌握閱讀方法。
我借助的信息平臺有:
1.微信公眾號。2.APP“簡書”。簡書分類清晰,隨時可以把學生的閱讀書面成果及時上傳,目前設有唐詩發展思維導圖,唐詩書畫展覽,唐詩翻譯,唐詩改寫,唐詩鑒賞,唐詩試題研究、唐詩研究性深閱讀等欄目。3.利用喜馬拉雅廣播電臺,及時上傳師生音頻。4.按照班級創設唐詩閱讀QQ群,利用QQ空間保存和傳播閱讀成果。假期里,學生在群里上傳自己的唐詩誦讀和賞析視頻,語音打卡。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科代表負責統計閱讀情況,同學們閱讀積極性很高,效果甚好。
利用好信息化技術共讀一本書,對于保存學生資料很有幫助,在資料中研究學生閱讀水平,及時調整閱讀策略,確保每一位同學對唐詩的領悟能力、鑒賞水平得以螺旋式上升。
二、線下線上相得益彰,閱讀互動教學相長
學生多是住校生,除周末無法接觸手機。唐詩的閱讀主要借助在學校常規學習時間。把閱讀任務分散,課堂唐詩背誦天天見,日積月累方可厚積薄發。其次設立每周“我愛唐詩日”,同學精心準備,上臺講解,演講過程錄音、錄象,增設師生質疑和知識補充環節。
假期是讀書的黃金時期,借力信息化手段遠程布置閱讀和作業網絡提交檢查。整個閱讀過程,學生是主體,教師補充,部分家長的積極參與也擴大了詩歌輻射人群,發揮了唐詩更大的閱讀價值。
三、多元閱讀成果展示,互切互磋碰撞激情
閱讀成果是學生完成閱讀任務的展現,閱讀任務需要激發學生參與興趣,充分考慮各層次學生愛好和水平。 每一種任務后面都有預設效果,隨著閱讀進程的深入,閱讀要求與能力同時提升。
假期里讀唐詩的作業發布在APP簡書里,學生在評論區提交作業。老師能掌握學生完成作業的順序和質量。閱讀伙伴的刺激作用很多時候大于老師的講解。不論是線上的直接觀摩,還是每次線下作業的及時展示和品評,同學們都對質量高的閱讀成果佩服不已,有效激發了提高自我水平的內在需求。
除此以外,在學生閱讀疲軟時,引入和唐詩相關的欄目(《經典詠流傳》、《詩詞大會》等)及其他視頻、音頻。或把唐詩與傳統節日以及學生情緒狀態相結合,試聽結合,表演和比賽結合,多維刺激,對于重新激發學生閱讀熱情很有幫助。
王珍在《感性閱讀理性分析——古典詩歌教學初探》說詩歌需要“感性了解,理性賞析”的教學方法。利用信息平臺推送名家賞析,給予學生特定時間讀名家賞析論著,學生鑒賞深度也不斷提升。
截止目前,閱讀進展順利,學生通過信息平臺發表各類閱讀成果多,成就感強,多數同學對唐詩表現出了很大興趣,詩歌賞析的能力明顯增強。
在后期,要注意對學生研究性閱讀指導更個性化和專業化,讓學生的研究成果更有學術價值,同時保護學生質疑精神,抓住契機,因勢利導。
巧借信息平臺,幫助學生吸納傳統文化的營養,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是永恒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