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芳 許建楓 武燕玲 焦怡迪 宋娜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過程,微課被視為一種很有發展空間和發展前景的信息化教育資源。本文針對體育課程的特點,提出體育微課開發應始于符合學習者的認知特征和認知規律的設計。提出了體育微課5環節的設計范式。從而為體育微課的設計找出了一個可遵循的路徑。讓體育微課的設計方案清晰可見。
【關鍵詞】體育微課? 設計范式? 動作技能
【課題項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MOOC視角下高校體育教育資源開發范式的研究》(HE3324);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科研專項課題《基于自主學習的<體育與健康(3-4年級)-基本活動>視頻資源研發》(17TY0219021ZB)。
【中圖分類號】G61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18-02
引言
體育作為正規教育重要學科以及非正式學習的重要內容。在促進人的健康、強健民族體魄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地位。體育微課某種意義上猶如體育教師的一個替身,將教師所不能為的技術呈現在學習者面前;它也猶如學生的一雙復眼,讓你能看到通常肉眼所不能察覺的細微或快速的動作要領;它還是一位那從不發脾氣的家庭教師,幫助學生開展體育課程的預習和復習;它還可以是運動愛好者身邊的一個私人教練,隨叫隨到,可以重復上同一堂課,但從不重復收費……
設計是體育微課制作的前提和重要環節。體育微課的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的過程,而非僅是課程教學設計或視頻腳本設計。它應起始于學習者對內容與媒體形式等的心理、認知和身體需求,止于體育微課的可實施方案。本文以動作技能已確定為體育微課設計的前提,將設計劃分為需求與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講形式選擇、畫面呈現方式與策略設計、媒體素材采集方法設計等五個環節。
一、需求與目標分析設計
當前體育學習的需求社會化所體現出的體育學習多元化特征日益明顯。形成了正規體育學習、非正規體育學習以及非正式體育學習的多種體育學習形式并存的體育社會化學習形態。正規體育學習的學習目標具有標準化、明確性、系統性、持續性等特征,但有時靈活性不足;非正規化體育學習的學習目標靈活、多樣,但大多標準不夠明確,系統性與持續性不夠顯著;非正式體育學習更少有顯著的或有意識的目標設定。不同的需求所帶來的不同水平的目標,決定著體育微課呈現過程中差異性的知識與技能的表達方式、傳遞節奏,甚至體育知識與技能的邏輯等。
根據三種學習形式的需求所針對的教、學目標。本文將體育微課分為如下類型。即:用于正規學習形式中的預習類、新知識類、復習類微課;用于非正規學習形式中的新知識類、復習類微課;用于非正式學習形式中的兼容類微課。如:用于正規學習的“新知識類”微課,要強調微課“課”的嚴謹屬性,即過程完整、知識與技能表達系統、目標明確。而用于非正規學習的“新知識類”微課,可以主要針對動作技能(單一的動作單元、連貫的動作組合、技戰術等)的單一表達。可以說用于正規學習的微課更應該像“課”,用于非正規學習的微課更應該像能表達科學動作技能信息的“示范者”。而針對非正式學習的兼容類微課,在保障動作技能知識的科學性原則基礎上,對其表達形式等的設計更加寬泛,包容度更大。
學習目標以需求設計為前提。需求是方向,目標是可觀察、可測量的結果。按照教學系統設計理論中學習目標分類原則,通常我們將人的學習目標分為三類,認知目標、動作技能(外顯)目標、情感目標。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認知目標是動作技能外顯目標達成的基礎和前提,沒有對動作技能的正確理解,正確的外顯肌肉動作是不能產生的。同樣有了對動作技能正確的理解,如果身體肌肉組織存在功能上的問題,或神經傳導組織存在問題,其動作技能外顯目標也不能達成。因此,體育的學習需要認知能力和身體肌肉能力的協同。同時,體育學習過程中對人的意志品格、團隊精神等的塑造都是以對體育課程的興趣情感目標的達成體現。
二、學習者特征分析設計
由于學習者自身的認知基礎與認知能力、運動技能基礎以及視覺偏好等差異。帶來對學習材料的感受也不盡相同。因此,針對體育微課的設計,開展對學習者特征的分析,能夠保證體育微課更好的適應學習者的基礎和學習風格。
本研究將學習者特征分析設計分為認知基礎與認知能力、運動能力基礎、學習風格。認知基礎與認知能力指向對動作技能的理解和認知。具體包括:能看懂動作演示、通過口令(解說)和演示能理解動作要領;運動能力基礎,指向學習者本身所具備的元生的動作協調能力與平衡能力,以及日常的運動習慣表現。具體包括:有日常運動習慣,肢體動作協調。無日常運動習慣,肢體動作協調。無日常運動習慣,肢體動作欠協調;學習風格則指向學習者在利用微課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偏好。匹茨堡市杜肯大學哲學博士Diane L.Williams曾指出:沒有情緒的參與,學習的效果會減弱。本文針對體育微課畫面及畫面要素對學習者注意力的影響,根據威特金在學習風格中“場”的論證原理,將體育微課多媒體畫面以“場”的要義予以解讀。來歸類學習者對體育微課學習的學習風格,即:對課程結構的認知風格、對畫面結構的認知風格、對講解形式的認知風格、對講解聲音的認知風格、對動作呈現形式的認知風格。對課程結構的認知風格包括:更容易關注有故事情節貫穿的課程結構、更容易關注有競賽情節貫穿的課程結構、更容易關注主題直接的課程結構。對畫面結構的認知風格包括:更容易關注1-2人的講解或示范畫面、更容易關注多人講解或示范的畫面、更容易關注演示與同期聲同步的講解。對講解形式的認知風格包括:更容易關注有項目或運動場景的畫面、更容易關注結構簡單的畫面、更容易關注有字面的畫面。對講解聲音的認知風格包括:更容易關注有同期聲的講解、更容易關注標準語音的畫外音的講解。對動作呈現形式的認知風格包括:更容易關注動作的整體性、更容易關注動作的細節、更容易關注動作的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