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芳
摘 要:本文著眼于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展開探討,作者結合個人在這方面的一些實踐工作經驗提出幾點思考,希望借閱者能夠積極提出改進意見。
關鍵詞:企業? 財會? 內部控制? 存在問題? 對策
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實際上指的是針對建立、加強、和削弱特定的政策以及程序效率而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具體其反映了董事會和總經理階層以及業主或其它的內部人員控制的態度、認識以及行動。而我國的企業財會內部控制因素則主要包括有:公司的治理結構、管理哲學與經營風格、組織結構、董事會、經營者素質和職業道德、企業文化、權責分配體系、信息系統等。
一、我國企業控制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公司治理結構有待完善
公司的治理結構屬于公司內部控制的最高層次,而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完善,也會為公司的內部環境治理奠定良好的基礎。相反的,如果缺乏對應良好的治理,此時的內部控制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21世紀以來,由于企業治理機制的失效以及內部控制的缺失為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是毀滅性災難的事件屢見不鮮,面對這些層出不窮的慘痛經驗和教訓,如何有效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對公司風險的防范作用,提高企業的價值,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我認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否符合相關的管理規范內容首先要看董事會是不是能夠充分的發揮其有效作用。
據我觀察當前我國多數公司的治理結構還不盡人意,并且公司的章程也都是照抄《公司法》,比較流于形式而缺少具體的理論基礎指導。這樣一來,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形成的一套班子三套人馬就真正成了擺設。此外,現有的公司發展過程中,其具體的發展內容則都是由總經理來擬定的,董事會僅僅只負責審批環節的具體工作,這恰恰和國外的公司的做法是相反的。如此看來,公司的董事會內部股權從某種意義上分析來看絕大部分都掌握在企業內部人員手中。公司現行的運行機制,會決定內部控制制度是否達到具體預期的目標。
(二)企業管理層和員工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企業經營者的整體素質不高或參差不齊。經營者的素質素養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高管素質差異,必然導致個體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有所差異,甚至由于素質過低還會造成團結協作意識差,相互拆臺、內耗等現象發生,從而嚴重影響企業健康發展。很多西方國家因為市場經濟較為完善,因此就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職業經理人市場。但在我國,市場經濟起步比較晚,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具有約束、監督以及激勵經理人員的外部機制。
另外,企業員工的素質還有待提高,處于經濟知識時代,企業需要大量能通曉各類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來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但實際上行業內部普遍存在大多員工知識單一,能力較弱,完全不能滿足現實工作的需要的問題,這樣的員工整體水平難以適應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無法推動企業快速的發展、進步。譬如像財會部門屬于內控中心,并且它又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服務部門,和所有部門都有業務銜接工作,這就要求財務人員不僅要通曉財務的專業知識,還要懂經營、了解生產技術、熟悉工藝流程,否則只能做個賬房先生缺乏其他應該具有的能力,就不能發揮有效的成本管控和經營管控機制的作用,從而致使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不能有效發揮。
二、公司財會內部控制的對策
(一)強化控制活動,完善制度執行
控制活動的完整性意味著流程的流暢與協調,比較完整的控制活動不僅包括與之相關的規章制度,同時又涵蓋了相應的工作流程。我認為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且符合企業實際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通過對于預算的總體規劃與討論,提高資本在工程中的利用程度,促使資本的控制工作得到強化。企業在未來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總體規劃就是緊緊圍繞企業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來進一步推動戰略目標的逐一落實,并通過完善其管理機制,將各個部門工作進行明確任務、責任到人,并通過有效設計KPI值對部門業績加強考核。第二就是建立起較之科學完善的授權審批制度,將各級次的權利和職責進一步明確,盡可能的做到權責分明。然后再以經濟活動的重要性以及金額的大小來決定不同的授權審批程序。第三在具體貫徹落實環節必須上至高管下至員工,具體到每一個業務執行人員,都需要強化其內部的控制意識。最后工作中設涉及的每一個工作人員都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自律意識,在工作的整個流程之中必須要有高度的制度遵從度,秉承言必行,行必果的工作原則,共同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從而達到符合企業內部發展的控制的要求,保障企業的經營發展。
(二)建立企業內部建設環境,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內部環境的好壞與整體的工作效果直接掛鉤,一個符合行業規定的環境的營造與維護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支持。各企業需依照《會計法》和《審計法》以及《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來作為實施日常工作的法律指導,同時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制定出一系列相關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這些制度制定的目的在于規范日常的生產行為活動。尤其要注意到的是,我們在進行設計企業內部控制度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企業內部控制的整體性,綜合整個流程中的多種因素,從而達到企業內部控制的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慢慢的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企業內部管控制度體系。
三、結束語
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又實際上屬于助推企業發展的引擎控制,同時它也是其它的一切活動開展的核心,它不僅決定了其它因素是否能夠有效發揮,同時它又充當了內部作為企業控制其它要素的基礎內容。
參考文獻:
[1]張素會,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15).
[2]湯穎紅.新《企業財務通則》中的成本控制問題解讀[J].今日南國.2008(0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