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民進黨2020“總統”初選政見會8日登場。雖非辯論形式,但蔡英文與前“行政院長”賴清德同臺發表政見,并通過回答提問各有攻防,可以算是初選以來最近身肉搏的一次。值得關注的是,兩人雖然針鋒相對,但都堅持分離主義和“臺獨”論調。
糾結兩大問題
蔡賴除了初選時程及民調方式有爭議外,雙方一直糾結兩大問題:一是蔡英文陣營不滿賴清德“偷襲”登記參選,打亂蔡的布局;二是賴清德陣營質疑蔡一再避談“若輸掉初選是否挺賴”。這兩大問題,也成為8日政見會的焦點。
據聯合新聞網報道,賴清德在申論一開始就稱他參選不是否定過去執政,“執政功過共同承擔”,而是臺灣為民主社會,并非“世襲帝制”,“沒有宮廷政變、偷襲或是誠信的問題,何況那些指控都不是事實”。隨后申論的蔡英文稱,“我們要相信自己的成績,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輕易地自我否定……一個執政黨如果自我否定的話,我不知道我們將要如何面對即將到來的2020大選”。臺媒注意到,她在回答提問時,僅表示“重點在于這個人能不能體現民進黨執政價值,能不能為臺灣帶來根本性的改變”,并未直接回答若選輸是否挺賴,兩人在會后記者會再度隔空交鋒。蔡英文之后表示,“我是黨員,一個黨員必須遵守黨的意志和黨的決定”,并稱賴清德的藍圖就是她現在正在蓋的房子,中途不能換人,“賴前院長的未來式,其實就是蔡英文的現在進行式”?!堵摵蠄蟆贩Q,這是兩人首度正面交鋒,從參選正當性、否定執政價值、敗選后是否支持對方以及“修憲”等議題都針鋒相對,完全看不到所謂的“君子之爭”。
至于備受關注的兩岸議題,蔡英文聲稱,“維持兩岸穩定、不挑釁、堅持主權”是基本立場,關鍵時刻絕不含糊,不會讓大陸誤判,也不會讓國際誤解。賴清德鼓吹成立所謂的“國土安全部”,“通過反并吞及反滲透法,才能阻止五星紅旗到處看得到、人心惶惶的問題”,并聲稱“臺灣有足夠嚇阻力量,才能阻止中國越雷池一步”。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分析稱,蔡賴在電視政見會中有一個共識,就是所謂的維護“臺灣主權”,蔡的意思是“中華民國臺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賴的論調則是“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兩人均堅持分離主義,等于民進黨已經選擇了與大陸“斗”和“戰”。
被批內容空洞
針對這場蔡賴首次直接對決,島內看法不一。中國文化大學學者鈕則勛稱,蔡賴兩人的戰略都很清晰:賴主要強調未來愿景,蔡則刻意凸顯現任政績優勢,但是對選民來說,2016年的勝選等于已經還給她了,如今談這些“當年勇”效應恐怕不大。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溫偉群注意到,蔡英文全場表現嚴肅,看稿次數比較多,有時可以看出并非真需要看稿子提詞,而是習慣性動作,顯示她心中壓力很大。民進黨“立委”鐘佳濱稱,初選時交鋒很正常,只要初選結束后落敗一方愿意支持勝出方,就不影響團結。陳水扁質疑民調差距萬一在誤差范圍內,民進黨是否要祭出“霸王條款”,“總統初選后是團結的開始,還是分裂的結束?!”
藍營則批評政見會內容空洞。高雄市長韓國瑜8日稱,他看蔡賴辯論講了一堆美好數字,但他們忘了一點,大多數基層過得很辛苦。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說,鴻海對創新有個定義,“老猴子要有新把戲”,而過去3年執政的民進黨并沒有什么新的把戲,所以也沒有什么創新。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提到,之前傳聞蔡英文若不能參選連任,將以“退黨”要挾,從8日她的發言來看,似乎還是沒有化解外界疑慮。面對初選后是否愿真心團結的問題,她仍然選擇回避,誠意不足。
10日開始民調
政見會落幕后,接下來就是10日到14日決定勝負的民調?!堵摵蠄蟆?日稱,由于此次民調不是只有家戶電話,還納入手機,蔡陣營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落實接電話及手機,最后幾天“步步為營、穩扎穩打”。另據《聯合晚報》9日報道,蔡陣營的民調顯示,20歲至29歲的年輕族群支持率,蔡英文都領先。親賴人士則稱,賴清德沒有資源細算民調,一直以來媒體民調是其重要參考,而從基層聲音等來看,賴的聲勢較佳。民進黨人士分析認為,唯一支持蔡英文或賴清德的人在民進黨內都是極端派,真正接受民調的對象大多都是單純挺民進黨的人,在這樣的態勢下,近日民調領先就很關鍵。
聯合新聞網的一篇言論稱,蔡英文在政見會上聚焦“護主權”及強化“政績”,似乎是向“獨派”交心。但兩人一味粉飾太平,或許能鞏固基本盤,卻無法讓中間選民埋單。香港中評社直言,2020年這場選舉,無論是對臺灣,還是對兩岸關系都相當重要;哪個候選人有處理兩岸關系的能力、有改善兩岸關系的能力,一定會是選民投票的重要考量因素。▲
環球時報2019-06-10